【唯物主义与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有些不知从何说起,根源于建筑师张永和本人的丰富性。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9月30日开幕的“张永和+非常建筑:唯物主义”展览便是有力的证明。这是一次回顾展,最早可追溯至1983年的自行车公寓图纸,涵盖了张永和与非常建筑多年来所做的建筑设计研究图纸和模型,以及一些装置,产品设计、微电影等,他所做的服装设计则呈现于9月29日晚的“开幕秀”中。张永和的设计除建筑外,涉及规划、景观、室内、家具、首饰、服装、展览以及其他产品类别,兴趣则更加宽泛,不过大抵没脱离文艺范畴。
  先看展。刚进大门,便是塑料植草格子搭建的装置《塑与茶》,这是非常建筑2008年为英国V&A博物馆庭院而做的,如今搬到了UCCA的前厅。绕过植草格子屏障,转到里间的展览大厅,张永和已经把这里变成了充斥着混凝土的工地状态,摸上去还湿湿的,未干透。具体做法是:把混凝土浇入模板,成型后直接把模板垂直升到凝固物上方,作为悬挂图纸和照片的中空构筑物,而下方的混凝土台则用于摆放各类模型及实物。如此形成了六个类似于胡同的院落,成为展览的主体,位于大展厅的中部。展厅一侧,从“推拉折叠平开门”迈入一个隔离的空间,是放映微电影《影捉影》的存在。展厅的另一侧尽端,则是用传统铺屋顶的瓦所搭建的装置《瓦拱》。该侧还顺序摆放出六口大箱子,在开幕秀当晚,箱子作为最后的仪式被打开,里边藏着的也是建筑模型,张永和笑称其为“六箱建筑”,有点儿压箱底的意思。
  混凝土构筑的六个整齐排列的区域,分别为单车公寓、无间造、无尽院、不理想城,后窗和圣人书房六个展览单元,单车公寓与无间造两个单元靠近推拉折叠平开门一侧,后窗与圣人书房单元则靠近六箱建筑一侧。各区域既连通又阻隔,穿越其中很有乐趣,估计你带上孩子看展览都没问题,因为孩子们可以在里边玩躲猫猫游戏,不影响你专心看展。“单车公寓”是从居住的日常生活观察出发,引导人们做出格的事,从而改变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无间造”是探索新建造方式的展示,对建构、材料,技术、地方性等做出思考与实验;“无尽院”则是对建筑的核心问题——空间所做的讨论;“不理想城”既是建筑师的都市介入,亦是对当代城市规划的一种批判,“后窗”关乎视觉,受到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所启发,提升我们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圣人书房”最能展现张永和兴趣广泛多元的一面,他的观念艺术、跨学科性均在此有所勾勒。
  展览内容很扎实,值得细品,篇幅所限就不赘言了。回到展览名称,也就是展览主题来解读,才能把握重点。
  “唯物主义”这词儿,按官方解释是:它既是对空间客观性以及中国式实用主义的致敬,又是对充斥着标志和象征的享乐主义物质世界的挑战,同时还包括该概念对马克思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指涉。话说得太绕了,其实就一个中心词:物质。多思考思考物质,以及物质对建筑、对当下社会的意义,展览的核心也就理解个七八分了。在张永和的成长年代,物质相当匮乏,人们每天谈着没有物质的唯物主义;今天,物质极大丰富,崇拜物质的人们却似乎有些忘了科学意义上的唯物主义。相信在构思这个展览的时候,张永和内心是有些纠结的,“物质”带给他的思索实在是太丰富了。
  “物质”带给观展者的思考也是丰厚的,比如解释建筑的方式。从小老师就教过,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套句话说张永和在UCCA的这个展览,则为:是否解决了材料、建造,空间、城市等“物质”基础,决定了你能否设计出有丰富感知和文化内涵的“上层”建筑。这话依然符合逻辑。

推荐访问:上层建筑 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