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陶行知的奖励艺术】 《陶行知文集》

  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时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经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带着怀疑的神情接过糖果。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的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看似简单的四块糖,却赋予了深刻的教育内涵和奖励策略,细细回味这“四块糖”,深深被陶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思想所折服,这“四块糖”带来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甜蜜,更有别样的滋味——挚爱、理解、关注、善诱。
  一、挚爱——让孩子感受爱的奖励
  陶先生的第一块糖,轻而易举地让准备挨训的学生解除了心理紧张,为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建立了良好氛围。
  奖是手段,励是目的,对孩子而言,能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是孩子获得的最好的奖励。如果老师的作用,只是一个形式,全然没有爱和关心,如此做,反而会失去做这件事情的意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陶先生做到了,当面对“用砖头砸同学”的严重错误时,他没有批评,没有斥责,没有让学生写检查,更没有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反之以奖代惩。正是怀着对犯错误学生的爱与宽容,引发了学生心中的愧疚感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才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心灵深处产生改正错误的愿望。
  工作中,我们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忽略多用爱心与关心在我们的奖励方法中,甚而会直接批评孩子,虽然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内心深处却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没有深刻反省,更不会去思考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赶快逃离学校和家庭,逃离老师和家长的管束。陶先生曾形象地概括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付出,唯有爱的奖励才能“教人求真”,孩子才会“学做真人”。
  二、理解——让孩子明白被奖励的原因
  陶先生的第二块糖,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陶先生对自己的理解,达到师生“共情”的效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例如我们常常会说“你真能干”,倒不如把“能干”的表现用言语具体地表述出来。如一孩子做值日生,之前两天不是少发就是多发碗筷,今天他分发正确了,老师送上一句:“今天你们第二组的小朋友都能拿到碗筷,不多也不少,刚刚好,今天的值日生工作干得真好,相信接下来你会做得更好!”再比如一孩子午睡起床后常常穿反鞋子,老师教了一下方法后,他一边念着儿歌一边比划着试穿:“攀攀鞋,穿穿好,两个攀儿向两边。带带鞋,套套鞋,鞋底弯弯面对面”,见穿正确了,老师肯定一下:“左脚和右脚都找对了自己的鞋子,再也不搞错了,是不是走起路来也更舒服了!”老师带有生活化、儿童化的语言表述不仅让孩子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也让孩子朦胧的是非观念变得更加分明。
  三、关注——让孩子获得点缀式的奖励
  陶先生的第三块糖,关注学生错误行为背后的原因,让学生看到自己不足中的优点,进一步感化学生。
  陶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孩子生活细节中关注一些小事,抓住一闪而过的教育契机,进行不经意处的奖励,即当孩子自己也没注意或没想到的地方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可以对孩子渐渐形成的、自己也没有注意到的优点或偶尔的一次良好表现进一步强化。比如大部分孩子在就餐时都不会去注意自己撒在桌子上的米粒,即使掉了也只会等着阿姨最后整理干净,可有一个孩子,他会把自己不小心掉落的米粒一粒一粒捡起来,然后放在桌子中间的盘子里,这种良好的习惯老师不妨给以一定的奖励,给他一个肯定和惊喜,同时也让同班的孩子学习这种好习惯。
  四、善诱——让孩子拥有个性化的奖励
  随着最后一块糖放到学生的手里,相信陶先生已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彰显着真爱无痕。
  陶先生的奖励采取了一步一表扬,一步一奖励的方法,结合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不仅有甜甜的糖果还有真切的语言鼓励。教师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不断采用不同奖励方式给予孩子正面、有效的鼓励与支持,提倡“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并重的方法。
  “物质奖励”在传统的“小红花”“五角星”的基础上延伸拓展为更多的形式。比如孩子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可以给“进步真快呀”巧虎奖励贴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孩子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和鞋子,可以给他一个带着笑容的卡通苹果奖励贴等。老师可以集中一段时间给一种奖励贴,等几周后再更换其他系列的奖励贴,让孩子对各种奖励贴充满了向往和追求。“精神奖励”包括低层次的语言鼓励和高层次的行为表达。语言鼓励比如“你真行、你很棒、我欣赏你、我很佩服你”等语言进行暗示与激励,行为表达比如善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深情的拥抱等,用动作进行交互激励与肯定,使孩子身心获得极大满足。
  奖励能让自卑的孩子自信,让自信的孩子成功。在“爱满天下”照耀下,让我们做一名心中装着糖果的老师,在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同时,为孩子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养与基础!
  【作者单位:昆山市实验幼儿园 江苏】

推荐访问:有感于 奖励 行知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