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研究】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内容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通过人才发展规划的实施建议,为地方政府或部门的决策制定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关 键 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人才需求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挑战,一些主要国家在应对这场危机时,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代表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同时,它对知识条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存在着强烈的人才资源依赖性,因此,我们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管理创新的同时,要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
  1.产业涉及范围广、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七大产业,涉及范围广、覆盖面大。199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为2511.6亿元,到了2011年已超过10万亿元,2011年全国88家高新区上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总计5.96万家,实现营业总收入131595亿元,工业总产值104931亿元,工业增加值27432亿元,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1105.6亿美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9050.8亿美元,增长了8倍多。由于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一部分产业相互重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
  2.新兴产业初现规模,产业链体系不断延伸
  中央企业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致力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了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张。据估算,2010年,仅中央企业中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通讯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方面的业务收入就高达3000亿元左右。中央企业还立足各自的资源优势,从具有核心技术和资源优势的产业环节入手,采取“点模式、线模式或网模式”,积极拓展产业链,形成了某些产业链的延伸和品牌,例如:为了参与我国大飞机制造工程,中航系统内的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主动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抓住“发动机”这个关键点,充分整合和利用全球资源,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构建合作共赢格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3.部分核心关键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中央企业通过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投入和研发,逐步在某些细分市场,以及LTE、煤的清洁转化、高端装备制造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已取得重大进步,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我国神八顺利实现返航,以及2012年即将发射的神九和神十载人航天飞船升空就是重要的证明。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的现状
  1.人力资源储备巨大、人才质量不断提升
  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开发,到2010年,我国人力资源储备达到了1.14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195.6万人,高技能人才835.5万人。巨大的人力资源储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所亟需的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与知识储备,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具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已接近9000万人,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输入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质量不断提高。
  2.人才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大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需要人的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广大农村和基层厂矿急切需要的初中级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十分缺乏。根据赛迪顾问对重点区域与城市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分析,高层次人才需求量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科技研发设计人员;高技能人才需求量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机械制造加工、机电产品装配工、市场营销人员。
  3.高校人才培养力度在加强
  2010年,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教育部公布了2010年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的名单,新增专业25种140个专业点,全面覆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领域。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更新,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人文社科的融合,突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区域人才竞争激烈、人才质量有待提高
  近几年,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新兴产业人才的重要性,纷纷采取措施吸引人才集聚,区域人才争夺日趋激烈。现阶段我国人才总体规模较大,但高层次人才仍然十分短缺,具体表现在:公派留学生数量不足、引进国外人才的规模小、缺乏高端技术专家和复合型人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民营企业人才状况令人堪忧、高校教育人才补充速度缓慢,人才质量有待提高。
  2.各区域专项人才供给不足、区域人才分布不平衡
  目前,从各区域人才资源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新兴产业领域人才明显不足,创新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华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从城市分布来看,北、上、广、深聚集了超过30%的人才。而广大中西部以及东北等地区的人才缺口较大。
  3.高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专业人才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但高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每年都有大量人才流入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出国留学的人员达到17.7万人,然而同期的归国人员仅5.3万人;我国1052个高新产品研究项目的部分核心人才(项目负责人)已经出国,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超过流失总人数的一半。另外,近年来,微软、惠普、摩托罗拉等一批国外的大公司,纷纷在我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加盟,还直接进入高等院校招揽人才,和我们进行人才争夺。   4.各地区“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态本身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导致其人才的培养十分模糊。一方面,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人才,纷纷采用高薪聘请等各种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却鲜有人愿意投入资金和时间培养人才。短时间来看,高薪聘请是解决技术骨干人才不足的有效手段,但从长远看,不仅不能增大人才的总体储量,而且还会造成人才流失问题的出现。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规划的实施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部署,按照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遵循战略性、先导性及带动性原则,制定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坚持人本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变观念,充分发挥区域人力资源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作用;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通过财政支持和政策导向,消除人才区域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围绕产业布局,优化人才层次结构
  加强人才开发的产业导向,以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优化人才资源的空间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的人才与产业协调互动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完善人才开发的企业培育模式,积极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举措,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开发体系;依托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加大人才配置力度,以国家重点需求为导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为依托,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配置体系。
  3.强化基础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打造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结合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大学生专业选择、就业方向的引导,优化区域人才环境和就业环境;强化公共服务基础管理,通过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人力资源的整合能力,促进各层次人才的集聚、优化和共享,形成统筹的培养体系;开展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协调运用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途径,构筑相互协作的多级培养体系,逐步形成基础、骨干、战略梯队人才协同培养和锤炼的提升体系。
  4.加大政策扶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加大人才引进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制定一系列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政策措施,营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环境;完善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推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科技奖励制度,调动新兴产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英才引进计划,通过落实国家、省、市各项人才优惠政策,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英才引进专项计划,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团队。
  5.实行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加快国内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把用好人才、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作为出发点,鼓励和督促广大科技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及时更新知识,把科技工作转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国际人才的争夺。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积极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以发展自己和报效祖国。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冲击下,我国经济将面临新一轮的下行压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开辟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现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孙静芳,从现代企业的人才观看高校的素质教育[J].成人教育,2005(3).
  [2]王蔷,吴茂林,应用胜任力模型提高人才测评绩效[J],现代商业,2007
  [3]虞丽娟,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推荐访问:战略性 人才需求 新兴产业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