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文化 釜山文化管窥

  徐水县成立了“釜山文化研究会”。对于釜山合符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近来笔者查阅考证了一些资料,作管窥之见,抛砖引玉,以对炎黄文化的研究,增添思路。   地望还原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釜山”究竟在哪里?《资治通鉴》注:“合符釜山”为“武遂之釜山”。昔周武王封召公�于蓟,建燕国,后遂建城,名“武遂”,即今徐水城西二十里之“遂城”。据《保定府志》“舆地略•山川”载:“釜山在安肃县西四十五里,其状类釜。”“安肃”即徐水古称。今徐水县境内确有“釜山”,在县城西北约22.5公里处,形如倒扣的大锅,当地人又名其为“锅顶山”。
  关于“涿鹿”,《通鉴》“黄帝擒蚩尤于涿鹿”注云:“涿鹿山名,即今涿州。”“涿鹿之阿”,即涿鹿所属的丘陵之地。
  《史记•五帝本纪》又载: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正妃……黄帝崩,葬桥山。“西陵”,在易县县城西南方向,现为狼牙山,古名“西陵”。“桥山”,在满城县马场村北一公里处。《魏书》记载:在河北涿鹿(即涿州)西南。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阪泉”,《水经注》记载在河北涿鹿(即今涿州)。清末民初史学家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讲:“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三战,然后得其志。”其注云:“涿鹿今直隶涿州,阪泉在今涿州城东南。”
  以上对《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当时活动的地名或人名考证,尽管同一地名,有多种方位的记载,但总揽之下,大部分记载集中在今徐水县。记载为他处的,分散单一,没有整体呼应。如果把集中在今徐水县的记载综合联系在一起,大致可勾画出以今徐水釜山为圆心,半径约为五十公里的方圆地域,为黄帝当时扎根、创立基业的“根据地”。
  文明初创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部落兴起时,只是帮助神农氏炎帝征讨、平息诸侯之间的侵伐,诸侯都震慑于黄帝的强大,“咸来宾从”。而炎帝又嫉恨诸侯的倒戈,反要“侵凌诸侯”。于是黄帝与炎帝在涿鹿东侧三里之地的阪泉,进行交战。三战之后,黄帝与炎帝握手言和。此时,唯有蚩尤不宾服黄帝,反叛作乱。蚩尤是北方一个部落的首领,比较强悍,于是黄帝又联合诸侯之师,在涿鹿与蚩尤大战,擒住蚩尤,在涿鹿附近的山梁上斩杀蚩尤。诸侯随即拥戴黄帝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炎帝的统治。
  黄帝为了开拓疆土,东征西讨,南到湘江之畔,而后又回师北上,把北方一个小部落荤粥,从涿鹿附近驱逐到燕山以北,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然后,以釜山山腰的巨石为台,召集各路诸侯,合符会盟,统一号令。在涿鹿的东北较平坦的丘陵开阔之地建立都城,并以都城为核心,开始了文明初创的伟业。这一时期,黄帝率众创历法,制典律,稼农桑,驯兽养畜,治理环境,树立风气,在后山修建祖庙,让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缫丝,让人们安居兴业。
  他死后,葬在离“都城”涿鹿之阿(涿州)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满城桥山。
  由此可以推论,黄帝的初期活动地域就是在釜山的周边地区。涿鹿、阪泉、釜山、涿鹿之阿,西陵、桥山,这些地名以及和这些地名有关的事件、部族、人物等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合情合理,经得住推敲,且凿凿可考。
  大釜山文化圈
  根据现存的人文资料分析,黄帝的初期活动地域,就在以釜山为核心的保定及周边地区,并构成了一个呈辐辏之势的大釜山文化圈。
  从当时这一带地理、气候条件分析,这里应该是黄帝定居的首选之地。据《山海经•北山经》《汉书•地理志》记载,距今5000多年以前,黄河曾沿太行山东麓向北,流至北京的西南,沿永定河的淤积扇面,折而向东南,至雄县、霸县而折向东北,从天津入海。黄帝当时所选定的这块定居之地,正是在黄河流域下游的“河套”之地。这里有黄河冲积的大片平原,土地肥沃,便于耕种;与大河为邻,水美物丰,舟楫方便;有太行依托,山高林密,狩猎、山果、木材等生活用度便利,且攻、防咸宜。有黄河的滋润,有山林的遮蔽、调节,气候湿润,冬无酷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最适宜人群居住。黄帝选定此地定居,似可确信。
  大河所经之处,文明孳生之地,以黄帝为代表的中华初祖开创的大釜山文化圈,是典型的黄河文化现象。
  保定,早期华夏文明的原发之地
  沿着炎黄文化的发展脉络分析,保定可谓是早期华夏文明的原发之地。
  黄帝的曾孙尧,据传生于今顺平县伊祁山的山洞中,称为“尧母洞”,该洞至今犹存,仍供人瞻仰。在顺平境内还有尧城、大王子城等遗迹;因尧为“陶唐氏”,被封为“唐侯”,其地在今唐县,因此史有“唐尧”之称。唐侯的都城在当地的平阳(今阜平境内),尧的母亲“庆都”居住在今望都县,尧想念其母时则登高相望,故名“望都”。
  尧的封地──唐地,范围大致包括现在的唐县、顺平、曲阳、望都、定州、阜平、满城等靠太行山一带地区。位于保定的西南方向,现在都辖属保定市。黄帝初期的都城“涿鹿之阿”,周边范围大致包括现在的涿州、高碑店、荣城、定兴、徐水、涞水、易县、来源、安新、高阳等。位于保定市的西部北部和东部,也都是现在保定的所属之地。
  据此而论,保定文化与中国上古的源头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

  中国人为何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相传,自轩辕氏黄帝至陶唐氏尧帝,三皇五帝之母都是与龙结合才生子传宗,所以炎黄子孙都被称为“龙的传人”。按釜山当地传说,炎黄在釜山会盟,通过“画龙合符”,也就是截取各部族图腾的典型特征画到一起,产生了龙的图腾,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饶有意味的还有近年的考古发现:2008年9-10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队在釜山挖掘出一块奇特的残碑,上书:黄帝时诸侯合符即此……后有庐井为四村……而……氏最著龙之先……
  尽管三皇五帝是龙子的传说充满神话的色彩,尽管画龙合符尚止于传说,但龙确实已经成了我们的祖神,成了我们祖先所崇尚的图腾,并且逐步演变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象征,凡是黄帝的子孙都承认龙文化,都认可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也因而成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
  又因为尧帝开创了文明形态,“唐尧”影响所及,在海外,凡有华人的地方,又称作唐人,华人聚居的街道称作唐人街,华人的服装称作唐装。可见上古文化是多么神圣,是多么充满凝聚力!
   (注:作者系保定市原文联主席)(责编:郭文岭)

推荐访问:釜山 管窥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