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咪达唑仑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氯胺酮、咪达唑仑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药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80例小儿斜疝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氯胺酮6 mg/kg,咪达唑仑0.1 mg/kg肌注,至患者意识消失,置于手术台上,选用普德药业生产的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配成2.3 mg/ml浓度,由手术医生行切口部分层阻滞。对照组单独用氯胺酮6 mg/kg,咪达唑仑0.1 mg/kg肌注。结果:观察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氯胺酮、咪达唑仑、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药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麻醉有较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 氯胺酮; 咪达唑仑; 甲磺酸罗哌卡因; 小儿斜疝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19
  小儿由于其生理结构特点,许多麻醉药被列为禁忌[1]。本院2010-2011年将氯胺酮、咪达唑仑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药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麻醉,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1年小儿斜疝手术患者80例,年龄6个月~2岁,其中女5例,男75例,无严重肝肾并发症,无严重心律失常,无明显脱水,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禁食,肌注阿托品0.01~0.03 mg/kg。
  观察组给予氯胺酮6 mg/kg,咪达唑仑0.1 mg/kg肌注,至患者意识消失,置于手术台上,选用普德药业生产的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配成2.3 mg/ml浓度,由手术医生行切口部分层阻滞。对照组给予氯胺酮6 mg/kg,咪达唑仑0.1 mg/kg肌注,至患者意识消失,置于手术台上,术中患者出现体动则追加静脉注射氯胺酮3~10 mg。如术中患者出现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等则用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1.3 观察指标 记录入室后T0,术中切皮前T1,术中手术T2、清醒T3时、心率HR、SpO2等生命体征,比较两组患者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比较(x±s)
  组别 起效时间(s) 苏醒时间(min)
  观察组(n=40) 82.3±4.5 51±6*
  对照组(n=40) 85.5±6.1 103±1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R、SpO2变化(x±s)
  组别 观察指标 T0 T1 T2 T3
  观察组(n=40) HR(次/min) 127.0±4.3 157.0±5.6 159.0±4.7 140.0±3.0
  SpO2(%) 98±1 99±1 98±1 99±1
  对照组(n=40) HR(次/min) 126.0±6.7 162.0±6.8 172.0±6.1 161.0±6.2
  SpO2(%) 98±1 96±2 93±4 96±3
  2.3 观察组体动、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发生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比较
  组别 体动
  (例) 呼吸暂停(例) 低氧血症(例) 患者满意度例(%)
  观察组(n=40) 4* 1* 1* 40(100)
  对照组(n=40) 24 14 17 40(10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观察组氯胺酮用量为(6.3±1.3)mg/kg,对照组氯胺酮用量为(10.0±0.8)mg/kg,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
  3 讨论
  氯胺酮易溶于水,无刺激性,有良好镇痛作用,其不仅可以静脉推注,也可以肌注[2]。氯胺酮对各器官毒性作用小,可以重复用药。近年来,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重视[3]。
  小儿氯胺酮麻醉有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年龄越小呼吸并发症越多,且随着剂量增多而增大[4-5],苏醒时常有梦幻,恐惧及情绪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有心肌抑制作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抑制咽喉反射;增加脑血流量,脑耗氧量和颅内压[6]。鉴于氯胺酮的这些不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在小儿斜疝手术中,应用氯胺酮加局麻,明显减少了氯胺酮的用量,从而减少氯胺酮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后的一种国产新型酰胺类局麻用药,因其具有较小的心脏毒性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而广泛用于区域麻醉[7]。甲磺酸罗哌卡因作为局麻药,能与神经膜上钠通道的特殊受体结合,通过门控机理使钠通道失活,抑制钠离子内流,进而产生感觉和运动阻滞。小剂量用于小儿局麻,不失为较为安全的选择。
  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中,判断麻醉深度的两个比较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是呼吸和体动。笔者认为,氯胺酮加局麻较单独用氯胺酮更安全,麻醉效果更可靠。观察组氯胺酮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达到相应的麻醉深度,所用的氯胺酮麻醉药量更少,而且术中体动发生率低,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氯胺酮加局麻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中,氯胺酮的用量明显少于单独用氯胺酮,更适合于门诊短小手术。
  参考文献
  [1] Roberta L. Hines.小儿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7-268.
  [2] Lipton. Ischemic cell death in brain neurons[J]. Physiol Rev,1999,79(4):1431-1568.
  [3] 过伟,胡毅平,梅宏,等.预注射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80-81.
  [4] 薛庆生,夏梦,于布为,等.氯胺酮对不同性质脑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12):734-737.
  [5] 张瑞莲.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8):372-375.
  [6] 曾因明.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2010:125-127.
  [7] 李西宽,焦亚奇,刘俊田,等.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通报,2004,20(2):236-237.
  (收稿日期:2012-09-14) (本文编辑:王宇)

推荐访问:氯胺酮 局麻 小儿 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