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司马光翻译_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手段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巧用教材,丰富素材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材,老师上课也离不开教材。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教材并不能决定效果,关键是我们采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教材。我认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开放性地让学生质疑,讨论和交流注意随时捕捉时机,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可以信心十足地学好数学。
  例如,我教六年级学生“按比例分配”这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到有的学生吃过蜂蜜,而且大家对吃蜂蜜感兴趣,所以,一上课,我问同学们:“你们喝过蜂蜜吗?”这个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致,教室里一片沸腾,有的说没喝过,有的说喝过原汁蜂蜜,有的说喝过冲好的蜂蜜水。我说:“看,老师这儿有一小瓶蜂蜜水,是用蜂蜜和水配置而成的,那么,大家用数学的眼光看看,想提出什么问题?”同学们七嘴八舌提出了许多问题:“我想知道这瓶蜂蜜水有多重?”“我想知道这瓶蜂蜜水里有多少水?”“我想知道这瓶蜂蜜水里有多少蜂蜜?”等等。我借此机会告诉同学们,这瓶蜂蜜水重500克,蜂蜜和水是按1:9配置的。同学们根据所提供的条件,结合板书,蜂蜜水(500克),蜂蜜和水的比是1:9。小组合作,编出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并共同探究解答方法,最后各小组把他们的方法又进行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关注思维 培养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品质,要注重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对学生要多鼓励,当学生受到挫折的时候要给他们讲一些励志的故事鼓舞大家,在获得成功的时候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不断加强,学习就会有动力了。
  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倒数”中,同学们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倒数方法——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练习中有一个带分数一又八分之七,因为新教材的调整,删去了带分数的四则运算,同学们在交流汇报时,对一又八分之七的倒数产生了争议,一部分同学认为一又八分之七的倒数是一又七分之八,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一又八分之七是带分数,应该是把整数部分化到分数的分子后,再得到它的倒数是十五分之八。在此,我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大家分成两组进行辩论。同学们都很固执,各持己见,两组同学分别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验证过程,A组同学认为:根据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我们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得到一又七分之八,一又八分之七乘以一又七分之八,8和8约分,7和7约分,相乘结果是1。B组同学认为:一又八分之七的倒数是十五分之八,一又八分之七乘以十五分之八,等于八分之十五乘以十五分之八,结果是1。我提出既然大家验证的结果都对,那么一又八分之七的倒数就有两个了?同学们马上反驳:“不可能!应该只有一个!”那问题在哪儿呢?同学们又进入激烈的争议中,最后B组同学提出了A组的问题,一又八分之七等于八分之十五,一又七分之八等于七分之十五,一又八分之七乘以一又七分之八不等于1。也就是说要求带分数的倒数,就必须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按照一个分数的倒数方法来做就可以了。A组同学听了心服口服。整个教学中,我只是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同学们的思维不受压抑,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联系实际 体验价值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当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学习数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老师对学生适时引导,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学习的数学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和能力。
  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知识后,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和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安排学生课后做一下调查,找一找自己认为和按比例分配相关的一件事,先了解它的总数多少,各部分量之间的比又是多少,然后改编成一道应用题,大家互相交流。第二天交流时我们发现,一是同学们编的题数量多;二是题目新颖独到,内容广泛,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张师傅有一根长10米的铁丝,想围成一个三条边的比是5:4:1的三角形框架,那么,这三条边各是多长?我把这道题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观察分析,同学们认真读题后,有两名同学提出:如果是按题中5:4:1来做的话,是绝对围不成三角形的。马上有人反对:“能!”“不能!”同学们相互争论起来了,我建议:“口说无凭,拿出证据。”同学们马上几个人一组在本子上画起来,有的找出了合适的材料操作起来,同学们一阵忙碌之后,都认为这道题不符合实际,不能围成三角形。在交流中,大家发现,其实不需要把三条边求出来,只要根据它们比的关系,最长的是5份,和其余2条边的份数和一样多,根据三角形最长的边一定小于其余2条边的和可以断定,结论是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虽然这道题目看上去是按比例分配的题目,实质是一条错题。同学们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一定会认识到原来数学知识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学习好数学知识就一定能帮自己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在尝试教学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兴奋劲和那种激动的场面,我想:新课程的改革,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的智慧和才华得到张扬,教师必须具备更多的知识、能力和多方面的素质,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充满活力。

推荐访问:充满活力 课堂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