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动”起来]学生音乐课总结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动态的教学过程其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实时引导,促进师生间良好愉快的交流互动关系的形成,从而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和个性特征,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一、教师个人魅力的形成
  这个魅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如:音乐素养高、文化底蕴丰厚、有幽默感、性格开朗、亲和力强等等,接下来就做一个富有幽默感及专业素养高的的教师谈谈个人的看法。
  1.一个魅力四射的教师才会吸引学生全部的注意力,并熏陶出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学生,快乐的音乐课堂需要快乐的音乐教师,有激情的教师,特别是有幽默感的教师。有幽默感的音乐教师,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表情,都可以创造出一个宽松的、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课堂上适时的幽默会使学习过程更为轻松有趣。成功的教师会把幽默不露痕迹地融入自己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艺术魅力。
  2.教师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语言、备课、课前准备等等,对一节好课的教学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备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活动资料的搜集等等,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尤其像音乐课更要求教师像一个“曲库”,头脑里装有许多的歌曲,这个“曲库”要求能对乐曲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时做出判读,以便给学生更精确更丰富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添光彩。例如在教新授课时我就要搜寻很多的与新课有关的各种音乐或儿歌,通过它们相联系的音乐要素导出新课,并以此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时在拓展方面也需要教师的内心里有与之相关的音乐形式,比如在教《田野在召唤》时,我的拓展内容就是让孩子们欣赏了一段Rap的音乐,然后让大家以这种形式来表演《田野在召唤》,并穿插了节奏的训练、力度的对比等音乐要素,伴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孩子们都玩得高兴极了。
  二、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
  所谓听觉分为音乐外部听觉和音乐内心听觉。外部是指音响对人耳的听觉刺激。例如听范唱,听伴奏,听管弦乐曲等感性的内容,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听,如何让看似无生命力的音符变得生动立体,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感受到有诸多的音乐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这就要求在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习惯,更要在听得过程中带领学生做实践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合作,更有利于孩子们体会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及调式结构。无声的听觉是指在无声的状态下,人的内心对音乐作品的感知、想象、理解,并以此来指导聆听和用动作表现音乐。例如在教唱歌曲前,为了让学生熟悉旋律、熟悉歌词,我一般采用学生边拍节奏边欣赏歌曲,或轻声跟唱歌曲,或是与多媒体音乐播放做“双簧”表演(只张嘴、不出声)来达到熟悉歌曲、体会情绪情感的目的。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介的产生,音乐开始实现同时进行视觉和听觉上的技术传播,超越自然传播状态,那样不仅是发出声音,还伴随着表情、动作、姿势等等。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多地要让学生多听、多欣赏音乐,通过听来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尤其是在唱歌教学中更要让学生多听歌曲的范唱,这有利于学生的学唱及对歌曲情感的把握,还有利于对歌曲的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例如柯达伊教学法中利用钢琴来为歌唱定音,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用钢琴为学生的演唱进行前奏、间奏、尾奏的弹奏,以便学生更准确、更整齐地加入到演唱的状态中去。
  三、把音乐课看作学生彰显自我的舞台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教学要讲究策略,让学生动起来、跳起来,能唱则唱,能舞则舞……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设开放式教学,可以更生动的展示学生个性。比如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简单的律动入手,紧密联系音乐本身,平时尽可能多进行音乐故事的收集,音乐游戏的积累,适合律动的儿童音乐的搜集。我在教授《小乌鸦爱妈妈》时就用《小雨沙沙》的律动导入的,用这个律动是这两首歌有相通的地方,一个是5 3 1出现的多,又都是2/4拍子的,第二段演唱我用改了的词来导入,教育孩子们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由此引出孝顺的小乌鸦。加入了律动和歌表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尤其低年级的律动和歌唱表演是最能表达他们的欢快心情的实践活动,是听觉和动觉训练的结合,从而达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和谐统一。律动不但可以训练孩子的动觉,还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个性。歌表演是在歌曲的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伴随音乐做身体律动,感受音乐。形式有有集体的、个人的表演。爱动是学生的天性,音乐欣赏教学应利用人的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尽情的表演,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乐中学,学中乐”。尽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知识,发展他们眼、耳、脑、口、手、脚并用能力,从多种感官同时刺激以得到良好而深刻的音乐印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应时刻牢记孩子在教育活动中,欣赏、感受、体验在先,创造表现在后。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孩子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激起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能力。
  (责任编辑 全 玲)

推荐访问:课上 学生 如何在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