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为何领先世界】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芬兰学校因材施教的作法,值得世人学习。      2003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全球开展了一项名为国际学生测试计划的调查,全球有25万名学生参加。调查结果显示:在科学和阅读能力排名中,芬兰学生名列前茅,领先其它40个国家及地区,而且远高于平均数。
  芬兰中小学生的教育开支比其它北欧邻国都要少。此外,芬兰也没有采纳其它国家在教育工作上使用的包括严格的测试、大量的功课、基本知识重温、加强纪律等等条条框框。芬兰的学生几乎都就读于公立学校,7岁才开始上学,比其它国家儿童的上学年龄都晚。他们上课加上家庭作业的时间每星期不过30小时。相比之下,韩国学生要花56个小时,而他们的成绩却逊于芬兰学生,排名第二。
  芬兰学校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教育方式的成功转变
  
  上世纪70年代前,芬兰学校还称不上是教育的典范。和许多国家一样,芬兰学生10岁时,学校就要按照考试成绩来分班,一种是普通班,一种是职业教育班。分班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因为转班几乎是不可能。有舆论认为,芬兰要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立足,就必须彻底检讨本身的教育制度。
  芬兰教育从此转变,以学生为本。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权,学生个人的需求也获得更多照顾。原来学校学生10岁即参加的全国考试被废除了,16岁之前,所有学生一律在综合学校就读。1994年,芬兰当局下放教育管理权,学校可自行决定教育方式。
  芬兰人把他们的教育成就归功于以下几点:
  教师训练有素,居世界前列:薪水尽管不高,每月只有2000至4000欧元,但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崇高。大学教育课程录取学生,每7名申请人中只录取一人,比法律和医学课程更为严格。芬兰教职工会特别顾问利坦•莎拉说:“学校有权解雇不胜任的教师,但是这种事几乎没发生过。我们的师范教育要求非常严格,凡是考试合格者,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教师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可自行决定使用什么教学法,也可自行制定课程,自选教科书,或者完全不用教科书。受聘后,不会受到定期视察、考评及审核。理查•卡仁斯来自英国,在芬兰教授数学10多年,他说:“英国教育局对教师做了大量的记录,然而在芬兰,政府完全信任教师。”
  例行考试已告取消。芬兰的教育家认为:考试带给学生不必要的时间压力。对独立思考的学生不公平。莎拉说:“不少国家的教育部门认为,强调考试,教育就会改善,我们却认为适得其反。考试太多,学生只会穷于应付。其实学习往往不能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不过,学生到了18岁还是要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约有2/3的学生可以升学,以国际标准而言,比率很高。”
  
  培养学生自我评估
  
  芬兰的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就教学生评估考核自己的成绩,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观念。他们负起责任之后,读书就更自由自在。教师不会经常监视学生在做什么。许多小学教师都会发给低年级学生每周评估表,其中有“完成功课”、“发言前先获老师许可”等项目。每个项目的左边和右边会有一张笑脸和苦脸,学生对自己表现满意,即在笑脸旁做个记号;不满意,则要选择苦脸。教师也会以标记说明自己对学生的选择。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评估则要用文字表达,并在每学年结束时写一篇较详尽的评核。图奥玛斯•西塔拉今年18岁,于去年5月份高中毕业,准备上大学攻读法律。他说:“如果你能够学会评估自己的能力,那自欺还有什么用?”
  学习气氛轻松。在芬兰所有中学,学生除非有课要上,否则根本不必上学,而一下课,学生就可以回家。上下课都不响铃。英国教师理查•卡仁斯说:“太多管束只会令学生反感。我们的学生有责任感,有尊严,因为他们是自愿上学,而不是被逼来的。”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调查中,芬兰学生不但学业上排名第一,在教育弱智学生和缩小男女生学业差别上,芬兰也远胜其它国家。
  芬兰人不视需要辅导的学生为失败者,却视辅导为进步的手段。奥拉利中学教师玛嘉•科伊维斯托负责辅导学业或品行有问题的学生。她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资质,各自给他们制定了循序渐进而且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首先,她只要求要来上课;接着,准时来上课;之后,带教科书来上课等等。她说:“我要求他们做家庭作业,不要求他们的答案正确,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努力去做。”
  教室里挂着记录各个学生表现的曲线图。一个学生做了功课,科伊维斯托就会在曲线图上加一点,并与上次画的一点连起来。明显地这种做法很有成效:所有学生的线条都稳步呈上升趋势。
  芬兰教育整体而言非常成功,要说到有缺憾,那真的是吹毛求疵了。芬兰有些教育工作者只能说:“高才生似乎未能得到足够的照顾。”古洛沙利中学校长基利基•维古纳说:“我们是否能令高才生的天赋完全得以发挥?是否应设立高才生学校,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不过,芬兰人认为,学生不分学习能力同班上课,则全班可获益。芬兰教师桑塔荷马常把她的法语课分成2至4人小组,每个小组至少安排1名高才生。她说:“如果成绩较差或中等的学生集中在一组,我自己就必须加入。但是如果把成绩较好的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较好的就可以帮助较差的。我则可以往来各组之间,从旁辅导。”
  桑塔荷马从来不批评学生。她说:“一批评就会使学生尴尬,一尴尬就不想学习了。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不要紧。学习一时没有进步或是进展很缓慢是很正常。我们要学生和自己以往的成绩相比,而不是和其他同学相比。”
  桑塔荷马的话可谓是高度概括了芬兰教育制度对学生的态度,即耐心、宽容、力争上游而不自满:如果我不能教好一个学生,那么一定是我的教学工作出了问题。

推荐访问:芬兰 领先 世界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