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心得感想六篇(图文)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开乡村振兴局面提供干部人才支持作出了具体安排。基层是砥砺党性、锤炼本领的“大熔炉”,更是彰显担当、诠释初心的“大考场”,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做到“驻村”更“驻心”、“做事”更“做实”,用心书写时代答卷,用力奔赴时代征程。…小编为您整理了《选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心得感想六篇(图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驻村干部的“360度考核”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中,明确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选派标准、选派范围、工作职责,以及要求组织部门、农办、农业农村部门等把握好选人用人导向、加强管理考核、强化组织保障。当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到各地、施展一番拳脚后,有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360度考核”,从多角度检验驻村工作成效,全方位识别驻村干部,并作为今后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通过自我评价,总结实践经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现代农村的“大舞台”上,驻村干部磨练了意志、转变了作风、提升了能力,但在取得工作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骄傲自满,而是要实事求是作出自我评价,分析自身强项和弱项,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促进各项工作落实。驻村干部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才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出下一步工作计划与成长规划,使头脑更清醒、思维更清晰。

  通过领导评价,挖掘干部潜能。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派出单位、乡镇党委作为驻村干部的直系领导,清楚其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结合平时表现作出的综合评价,能体现出驻村干部的工作态度与能力。有关单位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向驻村干部反馈,逐步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并且注重挖掘干部潜力、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完全激发内在动力,激励驻村干部在这片大有可为的农村地区担当作为。

  通过队员评价,审视自身不足。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工作期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需要吃住在村、严格执行考勤制度,队员们相处时间长,了解情况多,因此,从队员相互评价中可看出个人的生活习性和沟通协调能力,查摆其是否存在“四风”问题。针对队员指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驻村干部要切实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排查,随时掌握驻村干部思想动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拧紧思想的总开关。

  通过群众评价,检验工作成效。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驻村工作实际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农村谋发展,从群众的客观评价可看出驻村干部的工作是否“接地气”、是否有成效,是否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取信于民。驻村干部要真诚接受群众监督与批评,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老大难”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选好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驻村干部的“三步曲”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加强农业农村的建设力量,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这些驻村干部将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书写美丽的新篇章。

  干部驻村“沉得下心”,带领一方百姓“谋划”好创业之路。驻村干部都是从各级各单位选派的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敢于担当、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优秀干部。这些驻村干部,从县级以上的城市深入到农村基层一线。干部驻村就要“沉得下心”来,发挥他们思想活跃,有专业优势,创造能力强,对新问题、新情况善于研究的优点,深入驻村工作地调查研究,协助“两委”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结合乡村振兴的方针和本村的实际,在乡村振兴规划“二十字方针”的前提下,“谋划”好本村发展规划,带领一方百姓“创业”起来,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进而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干部驻村把“职责”扛在肩上,牢记“实干”为先。作为驻村干部,要牢记的“初心”,时刻把“职责”扛在肩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乡村振兴不是“谈”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驻村干部想要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来,在脱贫攻坚奠定的物质基础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这所急,向上争取项目及发展资金支持,向下强化执行,实干担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把群众中的致富能手、种养殖能人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带领广大群众一起投身于农村产业发展之中,同时补短板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优势产业以实现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发展,进而实现产业兴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目的。干部驻村只有“实干笃行,砥砺奋斗”,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驻村干部善于“吸取”教训,及时“总结”经验。前进的道路布满荆棘与未知数,农业发展涉及的因素太多,农村发展农业产业的劳动力流失严重,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的发展。驻村干部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发现群众议论较多的不认可的事,以及群众津津乐道的事,驻村干部要及时“吸取”工作中的不足,“总结”成功的作法和经验。乡村振兴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奋斗的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的驻村干部接续做好各种衔接工作,驻村干部要把工作中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总结好,为更好地提升农村基层治理、为群众办实事、促进群众增收等方面提供借鉴,最终实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选好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驻村干部的“腿”“手”“肩”

  乡村是干部成长的“大熔炉”“练兵场”,也是“蹲苗壮骨”、展现作为的广阔舞台。驻村干部要带好“情”“责”“能”三书,用“泥腿子”“帮拉手”“硬肩膀”在驻村工作中走出老百姓的“连心路”“解困路”“幸福路”。

  带好“情之书”,用“泥腿子”蹚出“连心路”。深厚的人民情怀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提高驻村工作成效的现实之需。脚沾泥土留芬芳,驻村第一书记们要时刻脚下有泥、心中有民。缺乏真心实意的驻村,必然引发群众的反感,要沉下得去,与群众同耕一块田,同坐一张凳,同吃一锅饭,以诚心打动群众,用真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坚持“眼睛向下”,多学习“土话”,零距离和群众沟通交流。要把群众当成亲人,多听多问多了解,从而找准群众的真实心声。要甘当“小学生”“老黄牛”,及时发掘群众的智慧,汲取群众经验。这样才能真正摸清情况、获得真实认知,才能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才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带好“责之书”,用“帮拉手”绘就“解困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驻村期间,第一书记的手是用来“帮一把”“拉一把”,是为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手,是改善农村民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手。如果第一书记们的手只是悠闲自在地“背着”,在群众面前“挥着”,是一双“白白胖胖”的手,如何对得起党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第一书记们要拥有一双勤劳的手,用“老茧”换来硕果,用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要有一双推动的手,推动化解各类矛盾问题,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推动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要有一双干事的手,真干事、干实事,把事情干到老百姓的心坎里,用扎实的工作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和爱戴。

  带好“能之书”,用“铁肩膀”扛起“幸福路”。“重任千钧惟担当。”乡村振兴的难度一点不低于脱贫攻坚,要扛起重责、展现新作为,第一书记们当有“宽肩膀”“铁肩膀”。唯有心中有担当,肩上方能有力量,要把人民的期盼作为前进的动力,坚持抓铁有痕、踏实留印,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始终保持紧迫感,发挥自身经验、特长和新理念,发扬“拓荒牛”精神,在不懈奋斗中找准老百姓的“幸福方向”。要下足绣花功夫,善研究,不断提高破解难题的本领,不断向前推进强村富民。要面对矛盾问题不回避、不退缩,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上前、担当作为。要涵养清正廉洁的真品格,树立“奋斗幸福观”,时刻系好自律的“安全带”。

选好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驻村干部的“一日三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强调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从派驻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细化任务清单,认真抓好落实,完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驻村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驻村干部要“一日三问”,在常思常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切实可行的措施吹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

  常问“是什么”,找准职责定位,做工作中的“明白人”。新的征程昭示新的前景,新的任务激发新的动力,从机关到农村,驻村干部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找准职责定位,为驻村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关键要常问自己“是谁”、岗位“是什么”、工作目标“是什么”。要坚守岗位职责,积极支持和帮助村“两委”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遇见事情共同商量,发现问题共同解决,共同责任共同担当,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参与而不包办、帮忙而不添乱。要立好工作任务“总航标”,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责任心,积极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政策,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问题不胆怯,面对困难不退缩,主动上前、担当作为,在实际工作中跑出“加速度”。

  常问“为什么”,牢记初心使命,做人民群众“贴心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驻村干部要常问“为什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听党指挥、勇于担当,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始终树牢宗旨意识,牢记“公仆”身份,深入基层一线,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把汗水和青春挥洒在农村的“大舞台”上,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写下“生动注脚”。

  常问“怎么做”,主动担当作为,做干事创业的“实干家”。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只有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才能扛起肩上的担子、走稳脚下的步子,扎扎实实干事创业,为党分忧、为民解难。要坚持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奋斗目标,对标对表上级要求和村民需求,强化政治能力,提升组织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强村级战斗堡垒;
要抓牢抓实农业产业发展,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产业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等,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选好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驻村干部要常捺“腿上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坚持派强用好、严管厚爱,严格人选标准,加强管理监督,注重关心激励,确保选得优、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出水才看两腿泥”是一句俗语,常比喻事情到最后才见分晓,既朴实又富有哲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驻村工作实际成效如何,关键就要看党员干部腿上的泥有没有、深不深。只有党员干部真正入了水、沾了泥,成为“泥腿干部”,常捺腿上的泥多不多、厚不厚,驻村工作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走过场,才能真正获得广大群众的满意与认可。

  政治坚定、热爱农村是“泥腿干部”的初心所指。《意见》关于人选的基本条件中,第一条便是政治素质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村工作;
同时指出“按照个人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选派人员。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不是去“镀金”的,而是去“接地气”、干实事的,必须政治过硬,能够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自觉彰显党员先进性;
必须发自内心热爱农村工作,热爱质朴的农村生活,热爱淳朴的农村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感情是朴素的。如果党员干部驻村工作中“身下”而“心不下”,没有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真情,弯不下腰、趴不下身,头上淌不下汗水,手上磨不出茧子,身上染不了灰尘,腿上沾不了泥土,群众是不可能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的。腿上泥多了,群众的心就近了。驻村干部只有把群众当亲人,心贴心与群众交流,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才能在村里驻得下、驻得深,才能明白什么是群众最关心关切的事情,什么是群众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什么是群众家长里短中流露出的小愿望、小期许。

  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是“泥腿干部”的职责所在。党员干部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宗旨决定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肩负着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重要工作任务,且任期一般不少于2年,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两把刷子”,遇到困难不敢担当,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没有开拓创新精神,是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倘若在群众遇到困难时,给予不了及时有效的救助;
在村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时,只会纸上谈兵,没有清晰的思路、有力的措施;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时,不熟悉村情民意,找不到突破口、着力点,拿不出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这样的驻村干部,非但发挥不了帮扶作用,反而只会让基层忙中添乱,让群众失望,甚至影响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腿上泥多了,本领也就更强了。作为驻村干部,就必须在平时善于学习、善于进步,不断磨练过硬本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特别在驻村期间,更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既能够从各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工作重点、难点,制定任务清单、具体措施,又能够充分调动村“两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抓好各项任务的推进落实,还能够帮助健全完善村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长效机制,逐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怕吃苦、甘于奉献是“泥腿干部”的使命所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落脚点,就是要行之有力、行之有效。在全党上下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中,作为驻村党员干部,更要将学习党史与开展驻村工作相结合,通过深入系统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汲取做群众工作的智慧与力量,传承好、发扬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动各项帮扶任务落地见效。有的干部长年在机关办公,深入基层少,接触群众少,不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开展工作不自觉地“闭门造车”“想当然”,难免脱离基层实际。腿上泥多了,作风就更硬了。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就要经常走出机关,到基层入入水、沾沾泥,吃一些苦,磨砺一下意志,切实剔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特别是驻村干部,更要以开展驻村工作为契机,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大力发扬能吃苦、甘奉献的过硬作风,多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共同劳作,在一身汗水、一层泥土中密切党群联系;
在攻克一个又一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走在前面、作出表率,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选好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驻村干部要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排兵必排头兵,布阵必布头阵。脱贫攻坚战刚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又开启新的征程,广大驻村干部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只要当好“排头兵”,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规定了选派的标准条件,明确了派驻的对象范围,强调了工作重点和要求。特别是在严把人选关上,既提出了最基本的条件,又突出了优中选优、强中派强的鲜明导向,年龄上突出年轻,能力上突出优秀,经验上突出涉农,可以说,继脱贫攻坚之后,乡村振兴必定又是一场尽锐出战的伟大斗争,必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但是共同富裕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事业有需要,组织有重托,群众有期待,广大驻村干部应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怀着“赶考”精神,秉承奋进态势,弘扬实干作风,争当推进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排头兵”。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当前,我们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将人才、政策、资金、项目等优势资源平稳过渡到乡村振兴中。脱贫攻坚是人类减贫史上从未有过的宏伟壮举,集中力量推动“三农”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共同富裕同样是前所未有的伟大探索,这就要求广大驻村干部在工作中扎实工作、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大力弘扬“三牛”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交出合格答卷。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伟业。除了要优中选优、强中派强,还要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聚焦主要职责任务,摸清掌握基本情况,找准发展目标定位,面对矛盾不避责、不退缩,面对困难敢担当、善作为,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要坚决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有利于农村发展的要坚决执行好贯彻好落实好,把群众当亲人,把岗位当历练,顾大局、讲奉献,守纪律、讲规矩,俯下身、沉下心,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多谋产业发展,多办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必须不断巩固拓展;
乡村振兴势在必行,必须毫不懈怠乘势而上。广大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战场上要以“排头兵”的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创新巧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快捷搜索:选好  管好  用好  驻村第一书记  工作队心得  

推荐访问:工作队 选好 感想 心得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