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综述暨2023年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

文∣张志先

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强调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新时代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紧扣时代情境,凸显民族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积极回应了时代重大关切,注重个人与时代同频共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好地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坚持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关照了我们伟大的时代,将考生引领到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知上来,以达到命题为核心素养服务的目的。作文命题厚植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深刻感受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意义,体现积极的价值引领,彰显全新的高考育人功能,接续时代奋斗,助推新高考综合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高考作文命题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有机融入高中生语文素养考查中,凸显民族自信,引导考生关注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所走过的不平凡之路。命题注重引导考生思考未来发展,注重个人与时代同频共振,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续写新的篇章。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主题为“跨越,再跨越”,选自双奥之城——北京,紧扣时代情境,以图表的形式从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等五个方面对比两届奥运会、残奥会,较好地展现了大国力量、民族自信,心系家国的时代精神。命题直接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爱国”,体现高考命题对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孜孜追求。

命题引导高中生勇担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立意深远,意境开阔。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过程中,新时期的高中生以极大的热情融入其中。如此命题,符合高中生关注自身、实现自我价值的定位。考生在写作时,须重点关注为了国家发展自己该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从而体现出青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2022年新高考Ⅱ卷的作文题目设置彰显了新时代的发展。2022年5月10日,恰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当代青年作为民族复兴的生力军,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新时代,新气象;
时代在召唤,青春当奋进。

作文材料呈现了科学家、摄影家、建筑家等优秀人物在“选择·创造·未来”主题下的伟大理想、艰辛付出与辉煌业绩,他们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是社会的栋梁。从他们身上,青年学子激起奋进的力量,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功立业。面对伟大的时代,新时期的青年学子该怎样选择,如何去创造、去赢取无愧于时代的前程,相信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都有了答案。该作文题在主题设计上把握“三贴近”原则,即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青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考生在认识、思考、落笔的过程中接受思想的启迪,构筑精神谱系,肩负时代使命。

2022年浙江卷的作文材料紧扣浙江元素,具有浓浓的浙江气息。结合时代背景,新时期的高中生如何定位自己,如何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应当说,该作文题坚持立德树人,较好地把握了育人功能,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浙江这个点,凸显国家、时代大发展这个面。

材料第一段涉及的背景是浙江省的创新与人才发展战略,核心话题是“时代与青年的关系”。材料第二段谈到了三个具体、鲜活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确定文章论证的方向与角度。因此,“实干奋斗”“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才是核心的有效论证角度。考生可从人生观、世界观、择业观和当下时代背景等多角度思考,注意结合自身体验,不得脱离个人本身而只谈时代,也不能脱离时代只谈个人,要有“小我”与“家国”的关联。

2.扎根传统文化,注重“以文化人”,突出传统文化价值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贯通古今,既承载历史,又连接现实并开拓未来。我们知道,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国家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高考作文命题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让考生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这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新时代的高中生,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发展史,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应当意识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会有文化的大繁荣,也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文化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其文化传承的使命,教师应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引领学生汲取丰富的文化养料,培养文化视野,形成自己的文化思考。语文教学以古今优秀作品为载体,高考语文则是规模最大的母语考试,两者都备受社会关注,原因在于通过古今融通实现传统文化转换以及在落实“以文化人”方面,语文教学和高考,尤其是高考中的作文具有天然优势。应当说,2022年高考作文题在这方面持续发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2年全国甲卷的作文题目出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试才”是这一回的重点,选取其中一处景点为亭子命名,来突出贾宝玉的文才。贾宝玉总能根据景点所处位置、景点特征、造景用意等来给景点命名,体现出既创新又适宜的较高的水平。

此作文题目,具有很好的命题导向,需要学生扎根传统文化,加强名著阅读,真读深挖,提高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审题要求学生具备精准解读文本的能力。作文题目的难点在于读懂材料,并联系其现实意义,要做到这两点,必须依靠丰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和日常的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经典时多讨论、多研究,在读懂经典的同时,还要能够联系现实。要想正确理解材料,就要对材料背后包含的文化内涵、情感色彩细细体会,并突出传统文化的价值转换。

2022年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的作文题一经公布,即引发热议。“本手、妙手、俗手”,不仅是专业的围棋术语,还充满着人生哲理,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四大艺术门类。其中的“棋”,主要指围棋。一盘围棋,背后蕴含的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人生如棋,落子不悔”;
“你的对手是你的朋友,真正的敌人只有自己”……这些深邃的棋理,也可谓是人生的真理。

作文材料的开头解释了围棋中“本手、妙手、俗手”三个术语的含义,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从而难免下出俗手。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材料思哲理。“本手”是夯实基础,是长年累月的点滴积累,是反复锤炼后的熟稔贯通,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妙手”是丰厚积淀下的思索,是历经挫折后的顿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俗手却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心境表现。

三者关系的议论,给了考生充分的思辨空间,考生可以从中感悟三者蕴含的思想、道理、价值观,通过自身的经历或者思考去论证,从而得到结论。人最怕学本手而不勤,遇妙手而不知,惯俗手而得志。应当说,“本手、妙手、俗手”表面是围棋的下法与技巧,背后藏着下棋者、学棋者的本心和胸怀。

3.重视课标理念,突出思辨色彩,注重考查认知感悟能力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突出对学生核心素养和思辨性的考查,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作文命题注重从整体上挖掘材料的含意和考生思维的深度,引领学生辨析核心概念,在比较中加以鉴别论证,强化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因此这类作文题,不仅能有效防止套作,而且还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注重对考生认知感悟能力的考查。

认知感悟能力是一个人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也是考生写出富有独特思想的文章的必要条件。认知感悟能力的基点是建立在考生独特的感受之上的。[1]高考写作考查的要求,即使没有明确地提出对认知感悟能力进行考查,但命题是基本朝着这一方向设计的。作文是用来表达思想的,高考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是要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思考。新时期的高中生需要借助辩证唯物法思想,全面地、多角度地分析与思考问题,才能写出认识深刻的高水平的文章。加强思辨与反思,引导高中生严谨地探究新闻背后的实质,引发多元思考,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职责所在。

2022年上海卷的作文题保持一贯的思辨风格,以评价性材料入题,需要考生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就生活现象展开思考。考生须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充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时间对比关系;
小时候的“喜欢”,长大后的“往往”,这是一种“发自内心”和“身不由己”的维度;
“喜欢发问”是侧重于对“过程”的探究和思考,“往往看重结论”是侧重于对“结果”的追求,这是“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维度。应当说,该作文题关键词明确,提示语清晰,思考点集中,分析多组概念,聚焦辩证思维能力。写作时既可以有所侧重评析,也可以辨析主客观要素关系,更可以以点带面,品评得失。

2022年北京卷的大作文是二选一,这里选取第一个作文题来谈。“学不可以已”是《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也就是今天俗话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万世师表的孔夫子,算得上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典型代表。但在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的当下,有些人还是做得不够好。

“学习今说”这一命题作文,侧重考查论述能力、理性思考水平。“学习”一词外延宽广,人人有话说。“学习今说”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对考生的思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考生审题立意要注意比较古人、今人对学习的理解,借鉴古人智慧、汲取精神力量,同时还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提示语“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既是对考生的善意提醒,也是一种必要的限制。

考生在写作时,要认真审题,注意作文主题为“跨越,再跨越”。考生可以自拟标题,体现创造性,但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再”字。考生可以从“跨越”入手,但一定要注意从“跨越”到“再跨越”动态发展的过程,须体现出对个人未来、国家未来发展的规划。在写作时,要体现出思维的逻辑性和层递性。

4.设置具体情境,凸显生活体验,加强真情实感的表达

聚焦当下生活,让每一个考生有话可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出发点。高考作文命题应该给考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考生套构作文和虚假作文,才能让考生真正表达属于“我的”感悟与思考。

2022年高考作文题,强调高中生内在的人生反思,强调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与表现生活。这就要求设置具体的情境加以考查,从而窥见考生的阅历和生活体验。

2022年北京卷大作文是二选一,这里选取第二个作文题来谈。“在线”作为命题作文,侧重考查记叙能力、形象思维水平。这道题命题平易,视野开阔,命题人充分考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考生学习、生活的特殊性,题目情境与社会现实、个人生活和学科特点贴合。

2022届考生,有多次在线学习的经历。“在线”这一题目,为学生的思考与拓展,留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考生可以大胆来写,大胆选材,从责任担当、青春成长、经受挫折等角度来深化主旨,灵活写作,生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022年天津的高考作文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身体验,围绕一则“烟火气”的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题目引导考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进而学会生活,最终感受幸福,创造幸福。

“烟火气”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材料提示“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国泰民丰,岁月安好”,“是温情,是祥和”。“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提示考生关注“寻常”生活,于寻常生活中发现“最美”,珍惜“最美”,创造“最美”。“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则提示考生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样去珍惜“烟火气”。这样,考生就“烟火气”进一步展开深入思考,获得独特的感悟。

作文命题代入感强,立意层级丰富,考生可以拓宽思维联想生活现象。在对寻常烟火成为最美风景的思考中,在平凡人物、普通小事与城市精神、思想境界彼此关联、对照、碰撞、升华中,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论,能够进行个性化写作,展现个人写作水平。[2]应当说,该作文题目本身就具有“烟火气”,非常“接地气”,考生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论,是一个有胸怀、有温度、接地气、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秀范题。

1.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伟大时代,家国情怀使命担当

青年是有梦想的群体,乐于追梦、勤于圆梦,将民族梦想和个人梦想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个人梦想,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新时代的青年,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人的责任担当。

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注重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理想信念、生活习惯、家国情怀等方面的综合考查。将国家大事与个体感受有机融合,彰显伟大时代与贴近考生实际有机结合,仍将是接下来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这样安排,目的是充分发挥高考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青年一代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努力奋斗。[3]

这表明,青年人不读书不行,读死书不行,不思考不行,不闻家国大事更不行。新时代的高中生,一定要走出“象牙塔”,走向实践,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去关注时事,关注我们伟大的时代,真正从实践中、现实中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如果到现在还坚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会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也就会落伍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2.注重感悟生活,注重体察人生,作文做人紧密结合

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仍然会重视写作的源头,在实际生活里培养情感,畅谈人生体验。作文命题将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让作文伴随着学生的生活。可以说,高考作文命题还将会以抒写“我”的真实情感为中心。在这一中心的引领下,侧重写“我”的真切感受。学生必须把现实生活作为写作的触发点,将自己的思考写出来,从而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是高考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有些高中生的作文中则看不到感悟生活的痕迹,相反却存在着伪情感化的现象。有了真情实感,文章才会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抒发“我”的真实情感,侧重写“我”的所思、所想与所感,这是高考命题不变的追求。文中真情人见人爱,文中有“我”天地宽广;
抒真情实感,写自己切身体肤的经历。用心感悟,真情写作,作文先要做人,力求达到作文人格与真实人格的完美统一,那么写文章将不再是难事!

3.研读课程标准,研读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奋力出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目标”中提到要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在新时代新形势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的意义重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考查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能够检测出来的。学生的辩证思维、思辨能力,通过作文命题亦可考查。

切实强化阅读能力,多阅读、多积累的确是一条通向高质量文章的必经之路。2023年乃至接下来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会更加注重发挥高考作文对阅读的导向作用,更加注重引导高中生关注经典,关注祖国灿烂的文化。

研读名著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必须读深、读透。学生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育人的源头,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阅读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永恒魅力,这是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4.强化课堂阵地,呈现教学成果,深化基础合理迁移

作为高中语文新课标所设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整本书阅读”在近两年的讨论中显示出较高的关注度,尤其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更成为热点话题,这其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考查也就更有意义。北京卷“学不可以已”,出自荀子的《劝学》。北京2022届考生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首批使用者,在新高考方案、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方案、新高考教材“四新”落地的背景下,北京新高考呼应了部编版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的写作任务《“劝学”新说》,巧妙突出了任务群学习“读写融合”的典型特点。

高考就是如此,很多考试内容来源于课堂,又高于课堂,这也是作文命题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的生动体现,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有效体现。这种考法,可以很好地呈现课堂教学成果,展现教学与应考的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契合。适度关联课堂教学内容,意在强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高考作文命题的选材从课堂中加以合理地迁移,其目的是考查高中生知识积累的广度与应变、迁移能力。

1.关注社会热点,阅读时评文章,解密热点

高考不回避热点,高考作文更不回避热点。紧扣时代主题,融合生活热点仍将是2023年高考乃至接下来几年高考作文题的显著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追求,身为新时期的高中生,我们要坚决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尽心尽责,将人生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绚丽的篇章。

作为高中生,应当关注当下社会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热点事件,关注新闻背后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时事评论就需要我们格外的注意。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新京报》《半月谈》等主流媒体撰写的时事评论员文章。这些文章写得大气磅礴,掷地有声,能够很快帮助我们指明方向。

2.坚持文化传承,加大阅读力度

不知从何时起,“心灵鸡汤”泛滥了起来。为数不少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喝点“心灵鸡汤”,刚开始他们或许会从中得到些许安慰和启发,但是慢慢地发现“鸡汤文”带着套路,毫无逻辑,让人觉得厌烦。

作为教师,我们要让高中生多阅读含金量高的名著,少喝一些所谓的“心灵鸡汤”。阅读的过程同样是思考的过程,教师应提醒高中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文明的承继、文化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和精魂,是国家强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典阅读对于提升语文和作文的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在日常学习时保持阅读世界经典名著的好习惯,读多读精,那么就可以轻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4]

3.关注“两个等级”,立“基础”重“发展”

作文考试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来评分,并对“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分别作了具体规定。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发展等级分要与基础等级分相匹配,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重点围绕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方面来评分。

学生写作时先要立足“基础”:符合题意,显现文体;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在此基础上,再求“发展”:努力使立意深刻,使内容丰富,使语言表达有文采,使构思行文有创新。考生在写考场作文时要想方设法在发展等级上做足文章。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追求,考场作文尤其如此。每名考生不论原来水平高低,都应该追求一定的发展等级分。

总而言之,在基础等级中,考生要做到的是“入格”,写合格文;
在发展等级中,考生要做到的是“出彩”,写个性文、精彩文。[5]这一评分标准的导向是很明确的,既注重基础,又发展个性,引导考生练好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同时又要追求特色和创意。关注“两个等级”,立“基础”重“发展”,高分作文将会信手拈来!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作文题命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8期)2022-11-21高考作文的得分点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高考作文如何用“词”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19年11期)2020-01-13高考作文两关注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19年1期)2019-05-31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解读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18年9期)2018-11-08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各省高考作文题汇总:你觉得哪套作文题最难写?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对联(2011年24期)2011-11-20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对联(2011年18期)2011-11-19

推荐访问:命题 年高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