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气磅礴\妙思深邃的力作:大气磅礴

   2010年金秋十月,我惊喜地收到王迪教授寄来的他刚出版的学术专著《妙法红楼》,这是王迪倾情奉献给世人的一部令人耳目一新、大气深邃的力作。    2003年,我曾在鲁迅文学院聆听过王教授的讲课。因有师生之谊,曾为他写过一篇《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迪印象》一文,发表在某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上,后又入编我的第三本报告文学散文文集《岁月留痕》一书中。
   2007年我赴京拜访他时,他正坐在电脑前敲书稿,亲眼见证老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高尚品格,和关注中国电影事业的激情,令我敬佩、仰视。
   王教授有一句名言:“电影艺术最终目的是净化人的灵魂。”他深悔在职时未能给学生开设《红楼梦》专题课。于是在75岁高龄,动笔撰写长达32万字的学术原著,为期五年,终于在八十高龄付印出版。
  为了顺利完成心愿,他远离家人,借了一室一厅蜗居笔耕,平时生活简朴,几片面包抹点咸盐、奶油,加一点蔬菜色拉,以此果腹。后来,决心不为一日三餐所累,他干脆搬进太申祥和山庄国际老年公寓。耄耋之年,矢志不忘电影艺术,在这五年中,三次夜半脑梗抢救……王迪以其健康和生命为代价,呕心沥血完成视为自己今生最后一个孩子的《妙法红楼》。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将影视剧创作与曹雪芹及其《红楼梦》融汇赏析的研究专著,分上下两篇。
  上篇讲述曹公的“境界”、“理念”、“创作”、“人物”、“语言”、“结构”等,既述说雪芹创作之妙法,又宕开笔墨,讲传统、社会、人生、佛学,娓娓道来,别开生面,令人回味无穷。
  下篇“艺技探胜”,对1990版电影和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展开研究评鉴,结合解读原著,对其影视作品检阅艺术长短剖析创作得失。
  王迪在1961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获艺术学硕士学位。是中国电影文学家、评论家、教育家、资深教授。其电影艺术成就,为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夏衍和时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章泯等器重。学院领导在他归国前就为他招收首届电影文学系学员,回国后他又首次开设编剧专业。执鞭讲坛50年,连任两届系主任直至离休。
  通过对《红楼梦》文学艺术的匠心诠释,王迪希望当代中国影视剧作家、艺术家从曹公的巨著中,吸取无限丰美的精神营养与艺术乳汁,大大提升影视剧创作艺术水准,创作出具有中国风范的影视力作,无愧于伟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王迪特选曹公和《红楼梦》(不含高鹗续作)研究解读,他说要感谢三位外国文学与电影大家:黑泽明、歌德、爱森斯坦。
  黑泽明是日本电影导演,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达20遍,从经典文学中吸取营养。王迪认为,中国名著能和《战争与和平》媲美的,首选《红楼梦》。
  歌德称道中国人生活中独特的美,在《红楼梦》中信手拈来。
  爱森斯坦是举世公认的电影大师,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并用于电影,得出结论:“与电影本性最为接近的依然是东方艺术。”
  该书的学术研究和语言艺术生动形象,独树一帜:“黑泽明是站在云端上看世界。苏联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是从另一个星球看世界。而曹雪芹是从佛的境界看宇宙,整个宇宙都在曹雪芹的视野之中。”
  王迪赞美曹雪芹从宇宙的混沌鸿蒙开篇,显示出曹公的大手笔,而女娲炼石补天,弃下一块未用,更是作者的奇绝妙想,他赞叹绛珠仙草用眼泪报答灌溉之恩,既体现中华民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更引用日本物理学家通过科学实验证明,“水是有灵性和感情的”结论。由此得出结论:还泪报恩的神话,比《灰姑娘》《白雪公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更可信动人。
  作者精辟分析,宝玉是大爱之人,对黛玉如痴如狂、死去活来,无以复加的爱,只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相比。黛玉是他读过中外作品人物里“悟性最高、容貌最美、超凡脱俗、情感纯真、才思敏捷、极富幽默感的女孩儿”。王教授对黛玉文学形象的分析准确到位,堪称精典。
  王迪还客观指出,高鹗的后四十回,并非一无是处,有的局部还写得很不错。
  该书对红学、影视研究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红学爱好者,具有较好的欣赏启迪,对影视创作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王教授50年教研与创作生涯,桃李芬芳,译著颇丰,硕果累累。“艺术净化灵魂”的理念,贯穿其学术研究、理论教学与创作实践全过程。发表著、译作百万余字,出版著作主要有《电影剧作探索》《现代电影剧作艺术论》《通向电影圣殿》《电影剧作导航》等。
  该学术专著令我赞叹不已的是,它决不枯燥无味,其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感人肺腑,如果不是熟悉作者,根本不相信是出自八十岁老人笔下。在自序中,他这样写道:“……在山庄独居一室,读《红楼梦》读到妙处……不自主地会心大笑……在山庄几百位老人中,此时此刻的我是最幸福的。”
  在后记中,王迪描述完成书稿,敲上句号的那一刹那,坦诚向读者敞开心扉:“鼻子一酸,脸埋到胸前,直想哭,想使劲地大哭一场……”把一个真实坦率的作者展现在读者面前。王迪还说:“是雪芹和他的《红楼梦》给我的生命以提升,给了我不可思议的幸福。”
  老人再一次提到幸福,他的幸福观,就是阅读与创作,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多么高贵的人格和品质!
  后记中,他激情洋溢、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地写道:“如果真的有天界幻境,我会到那里拜会雪芹师,看望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
  篇幅不长的自序和后记,使王迪教授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极富立体感,对读者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不愧为中国电影文学家。
  从该书中,我阅读到王教授的一颗赤子之心,永远在为电影艺术事业而跳动,他的语言张力、活跃思维和心理年龄,仿佛正值年富力强的创作兴旺时期。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撰著五年之中,三次脑梗都能完全康复,有一次竟然是他自己打120,简直是奇迹!大约是曹公在天之灵的庇护!而2009年的北京之夏热得厉害,使王老的血管没有堵塞,他得以完成书稿的多次增删,这肯定是老天爷对作者的保佑和厚爱,应了“苍天不负有心人”的名言。
  亲爱的读者,曹公和《红楼梦》本身有许多“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难解之谜,而王迪和《妙法红楼》,又有不少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奇存在和人生密码,这本书能不引起你们的阅读兴趣吗?
  最后引用王迪教授的原文:“我愿凭借虎年春回大地的自然力,将雪芹先生的爱意,融入你们美好的心灵。”

推荐访问:大气磅礴 力作 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