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生态园林设计【浅谈现代生态园林设计的有关问题】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不断升华,对现代园林的美感、艺术感、生态感要求更高。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现代生态园林设计所需遵守的原则、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及设计要点,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自身的体会,以供交流。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现代艺术
  园林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给人以美的生活感受,是自然风景和艺术设计在空间上的结合。园林设计的优劣,绝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是否符合生态学的原则,是否新颖可人,能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巧妙地将自己的审美观、艺术思想融入到具体的环境与地域中。
  现代园林建设中,合理、新颖、有意义的设计是首要条件。用生态学的观点进行园林设计与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如何把握现代生态园林的设计要点,将现代艺术与生态园林结合,进行植物设计配置等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谈谈自己的观点。
  1 现代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种群的植物相互协调构成有机的群落,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平衡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1.1 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反应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植物种类,避免物种之间的激烈竞争,尽量形成种群稳定、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用物种之间的相互补充,在形成优美景观的同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和人们的不同要求,种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
  1.2 统一的原则
  现代生态园林设计时,植物的种类、线条、质地、色彩及比例都要有一定变化和差异,在充分显示植物多样性的同时,又要使植物群落围绕同一个主题,保持统一感,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1.3 景观性原则
  现代生态园林设计在遵照生态原理的同时,要充分体现植物群落的美感,充分体现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和谐。根据人们对植物群落的观赏要求和美学原理合理配置,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季节景观和动态变化有较强的预见性,提高观赏价值。
  2 现代生态园林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2.1 科学制定系统规划
  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生态量和系统的恢复力要符合人与自然的比例关系,符合当地环境与自然群落的特点,符合自然的演变和更新规律,要将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2.2 尽可能地保持较大绿量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要通过乔木、灌木、草木、藤木和地被的复层群落结构提高叶面积指数。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在合适的环境、土壤、气候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造景。在符合植物生态特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光合效率高的植物,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人们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
  2.3 要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努力突出地方特色
  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应该在园林的空间布局、园林小品、园林绿化等方面充分融入现代艺术。城市园林是一个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大型立体空间,该空间是由各类建筑物、山水、树木、草花、石头等组合而成,其层次感则通过空间内物体的起伏、交错、变幻等方式来呈现。要想让空间布局充满艺术性就必须使其具备合理性与美观性,这就要求设计者灵活运用有限的空间,注重园林的空间融合、动静分区。植物绿化是生态园林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生态园林设计的精髓所在;植物绿化与现代艺术结合主要体现在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使之与园林中的各类建筑、山石等匹配,将植物的形色味等特点发挥到极致。此外,还可以通过植物造型的多样化,来增添园林景观的艺术感和美感。现代艺术与园林设计应该是相通的,只有将二者充分的融合为一体,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园林设计者应汲取古今中外之精华,挖掘当地文化遗产融汇于园林设计中。由于地域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地域文化、历史文脉差异很大,园林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融合地方特色,只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味。
  3 现代生态园林的设计要素
  3.1 遵循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平衡及植物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内的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此时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城市园林设计时,要利用城市所处的地形地貌特征、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造。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特征和景观格局,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趣味性、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要遵守种类多样才能保持群落稳定的生态学原理,除了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外,还要积极引进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逐渐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形成多样性、色彩丰富的园林景观。
  3.2 因地制宜,突出生态位
  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如街道绿化要选择易于成活,对水、土、肥要求不高,耐修剪、抗烟尘、枝叶茂密、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在污染严重的工厂等处,应选择抗性强,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种类;水边绿化,要选择耐水湿的植物,与水景相得益彰等。
  植物配置还要遵从互惠共生的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如兰科植物桦木、云杉、雪松等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有些植物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如皂荚、白蜡等生长在一起时,相互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它植物的生长不利。如松树、苹果与云杉、白桦等都不宜种在一起。
  3.3 用创新、动态的思维进行园林设计
  生态园林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不断演变、不断更新的系统,人类的设计只是对自然绿地的模仿而已,是自认绿地演变与更新的一个阶段。因此,设计者要有创新、动态的设计思维,遵守自然发展演变的规律。
  4 结语
  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不能只是绿色植物的堆积,更不能是简单的返璞归真,而是在各种生态群落的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要与林业、农业等行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设计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结合在一起,遵照自然发展规律,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展示自然魅力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
  (收稿:2012-07-06)

推荐访问:园林设计 浅谈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