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找爱办公族
事关爱情,永远好玩。
上至生(生孩子),下至死(殉情),没有什么跟它不相关。
这样的大事,怎么条件如此出色的大多数办公族就参与不上呢?没理由“找爱”比8 轮面试和兢兢业业取得今天的事业难吧?
我们也很纳闷,于是决心此次单纯带领大家疯狂吐槽,不提工作,只提如何找到爱情。
那怎么叫疯狂呢?
你看我们这次只写了三大块文章,除了第一块正经地分析了你单身的始作俑者外,另外两块,一块号召办公室恋爱,一块用一切专业理论,比如金融投资、心理咨询、管理理论去解释爱情,这抓救命稻草、利用一切机会的劲头够疯狂吧?反正我们是专业的,而且——爱情方面,你永远不会知道是哪个“馊主意”奏效了!疯狂找爱办公族 1
谁阻止了我的爱情?
The Obstacles of Love
文/王默 莫海燕
单身们被牢牢拴在工作上,时间缺乏、社交圈浅窄;社会流动性增大、选择性增多、人们缺乏稳定感;心理上的老单身情节、人们对精神的过度追求……这等等因素都在给我们的疯狂找爱行动增加难度。
职场单身爱情现状大调查
◎ 只有14.7%的人享受单身状态;
◎ 单身办公族们中46.7%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是27~29 岁,24.4%认为24~26 岁结婚比较适宜,希望26 岁以下就结婚的只有17%,觉得无所谓的为7%,理想结婚年龄越来越靠后是不争的现实;
◎ 目前这些单身中,找寻另一半的主要方式前三名分别是朋友聚会(25.5%)、父母或朋友安排的相亲(19.2%)和通过互联网认识(14%),在公共场所偶然相识的几率只有7.6%。因为工作关系认识的比例为20.5%,这是我们后面那一篇文章的主题哦!
◎ 如果老板在下班时分突然交代给我一份紧急工作,而我今天早已经和处于热恋中的男/女友约好一个甜蜜的晚上约会,那么63.7%的人会选择“电话通知另一方不能出席,好言安慰,然后踏踏实实完成工作”。可见大家有多爱工作!选择“向老板解释自己的情况,表明约会对自己非常重要,请老板找别的同事帮忙”的有11.7%,想“敷衍了事”的只有6.8%,真是出乎意料的少。还有一成略多的人会选择让男/女朋友来办公室陪自己工作。
(小数点精确到十分位)
Hane,男,单身,80 后新一代青年才俊,青岛慧知企业咨询公司合伙人,同时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内地从事企业管理、投资咨询工作。“你知道吗?新加坡有62 万单身男女,职场单身已成社会问题,新加坡政府会专门拨款资助婚介公司和单身男女的交流项目,2006 年就拨了60 万新币。”Hane 用一种调侃的语气跟我说,似乎自己的单身状况让政府头疼,对他来说是一件和投资一样好玩的事情。
在中国,单身男女的数字更加庞大,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根据艾瑞资讯的统计,中国网络交友市场正在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长,2006 年中国网上婚恋交友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400 万,“社交圈狭窄、工作压力大、时间和精力不足,是职场单身男女难找另一半的主要原因。”这是Hane 总结自身和周围单身同事一直处于single 状态的原因时得到的结论。
他答对了一小半,原因不仅仅如此。
办公室化倾向
如果一周你有超过50 个小时都在工作,那么刨掉你睡觉、就餐、交通的时间,所剩寥寥。这就是所谓的办公室化倾向。想到要花费时间经营一段感情,尤其是每周挑出两天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选一个餐厅等位,请女朋友吃上一顿,花掉路上共计3 个小时的交通时间,回家要赶着做PPT,偶尔还要应付吵架,你就心有余而力不足。
《泰晤士报》报道:去年一项由欧盟赞助、历时三年的研究指出,工作满意度与快乐的相关度,首次超过家人团聚与休闲生活带来的满足。是啊,既然生理都可以调整得逐渐满意起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满意呢?只有放弃生活,一门心思往前冲了。
社会的不稳定性
在新加坡,最时髦的约会方式是午餐约会。“快餐公司只帮你约好时间、留好座位,关于对方的情况他们一概不知,你们在一两个小时的午饭时间里自行了解。”Hane 介绍,我不知道这个昂贵的需交纳1000 元新币年费的会员服务能否满足新加坡人告别单身的愿望。当香港的单身男女以朋友带朋友的方式参加party 活动、彼此自然结识的时候,内地绝大多数结局圆满的爱情仍主要发生在这两个稳定的地方:学校和工作场所——无论社会怎样变化,人们潜意识里还是把爱情和稳定联系到一起,而要寻求稳定,理应倾向从稳定的地方着手。
这也正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找不到另一半的原因——稳定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增大了这种不稳定性。“在社会心理层面,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不稳定的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显洋说,“当你知道1000 或1 万条知识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很明白,但当你知道10 万甚至100 万条知识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一无所知,这就是现代社会带来的问题,太多的信息加大了人们的不稳定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面对合适的人,人们也持观望态度,因为他们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改变甚至消失,直到能够确认对方的稳定性为止。
当婚姻的功能只剩情感
传统婚姻有五种基本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人口再生产功能、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功能、满足家庭成员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功能,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化、教育机构大量出现、非婚同居现象、育龄推迟、老龄化社会的出现,社会越来越多地分担家庭旧有的功能,婚姻越来越多地朝着“伴侣式”家庭的方向发展,恋爱更强调情感的满足,也看重精神和心理的需求。
婚姻的功能性减少带给人们的影响是期待也随之减少。“在我们的年代,不结婚你就不能分房子,在职场会被认为不成熟,但这些现在都次要了,大家在一起只是因为情感需要。”于显洋说,“而恰恰是这唯一的情感需要最难满足,情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很多职场单身想把它理想化,觉得靠不住;想把它物质化,又接受不了,所以很痛苦,找不到对象。”
于显洋认为,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拿前一段时间引起很多人议论的“姜岩跳楼”事件来说,于显洋认为悲剧就在于他们都想不清楚:“姜岩男友实际是一个事事依靠家里的人,他到底清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分手?姜岩到底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呢,还是只是为了不分手而不分手?”
“老单身情结”和相处危机
在韩国,“阿尔法女孩”(Alpha Girl)正越来越多,这些不受传统性别角色约束、在各方面都力争第一的全能型女性正在受到韩国人的追捧,有30%的韩国年轻女孩认为自己是“阿尔法女孩”,她们不愿意放低姿态选择“贝塔男孩”,大多数保持单身。
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吗?每个人都拥有自由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的权利,女性的地位和尊严的提高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保持单身没有问题,但“阿尔法女孩”应该注意别让自己陷入“老单身情结”。“老单身情结”首选表现主要表现在缺乏冲突管理能力上;其次,有‘老单身情结’的人总是抱着I want what I want 、I want it now 的态度,不会妥协,更不能牺牲,在感情里面不合就拉倒,把职场上的坚决、不能妥协带回到私人生活上,缺乏爱人的能力。”张怡筠说。她是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活跃于众多电视媒体的人气嘉宾和主持。张怡筠认为,成功是维持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包括了5 个平衡点,除了工作之外,还包括亲密关系(爱情跟家人)、社交关系(朋友关系)、身体健康、自我实现。“当单身的你生活只剩下工作,就很容易生出‘老单身情结’。”
除了“老单身情结”,许多办公族还有其他相处危机。比如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单身办公族,很多是80 后一代独生子女,受网络影响深远。没有兄弟姐妹决定了他们缺乏和同龄人相处的能力,而爱情主要就是同龄人间的相处。再加上在虚拟网络中,因为不涉及真实利益,所以人们多是互相赞同、认可,所以现在的80 后不太适应真实的磨合,也不会忍让。
除此之外,于显洋还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理论”:“我发现青年男女在相处的时候,不很快地进入角色反而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一旦两个人开始想着这个将是我老婆/丈夫,反而不会表现出原本的特点,交往不正常。”
“每个人都应该谈恋爱”
耶稣对所造的什么都满意:光也好、生命也好、动物也好、树也好,但只有一件事不满意:“那人独居不好。”这是詹姆斯•林奇在他的新书《我的哭声无人听见》中引用的圣经故事,这位1965 年开始身心健康领域研究的医学博士提到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美国各种死亡原因中,离婚、单身和丧偶的人,不分性别和种族,在各种年龄层里都居于领先地位。无婚姻关系人口中增加的死亡率,甚至十倍高于同年龄层的已婚人口。
《纽约时报》的特稿指出:“如果将性爱次数从一个月一次增加到至少一星期一次,其快乐的程度,等于在银行多存5 万美元。”同篇报道还指出:“一个单身汉跟一个已婚男士,如果所有在工作、教育等条件均同的情况下,单身汉要比已婚男士每年多赚10 万美元,才能享有与已婚男人一样的快乐。”可见告别独身的重要性。
心理专家张怡筠认为,恋爱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任务,就是从恋爱里更理解自己,更培养自己爱人的能力。因此,她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谈恋爱,不管你要不要结婚。这是心理成长必经过程。”
不过尽管如此,爱情被阻碍,也不一定就是旷男怨女,如果你确保自己已把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些社会上的、心理上的负面影响调整到最低,如果你已确保自己是一个客观基础非常好、只等待一次成功击中目标的话,我们建议你姑且先不用操心自己的大事,为社会做做贡献吧!统计资料表明,单身人口的储蓄倾向比家庭低,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单身人口会增加消费总量,而且单身会导致未来社会的劳动力越来越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