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入朝鲜:最保守神秘的国家正在悄然改变]比朝鲜还神秘的国家

  从2009年到2012年4年间,我先后4次到朝鲜采访。几十年来,朝鲜都一直被外界视为最闭锁、最保守、最神秘的国家。所幸的是,通过四入朝鲜的采访观察,我看到了朝鲜这个最保守神秘的国家,正在重重压力中出现诸多难得的改变。
  秘密主义的威力
  2009年4月,我第一次去朝鲜拍摄《朝鲜纪行》系列。在出发前,我们只能通过传真函件和朝鲜中央广播电视委员会进行沟通,因为电话、电邮这些便捷的联系方式,对朝鲜官方而言并不适用。虽然朝方有提供一个平壤的联络电话号码和电邮地址,但电话经常找不到人,电邮发出之后也如同泥牛入海,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打电话碰运气、发传真催促,然后坐等朝方回电。要初步落实一项安排,一来一回要经过两三个礼拜甚至更长时间,每次接到他们的电话,都像中奖一样欣喜。
  两地沟通只是“初步落实”;摄制组抵达平壤、当面再磋商行程和访摄项目,算“中度落实”;直到最后实现了预定安排、完成访摄,才能算“完全落实”。
  第一次去朝鲜时,印象最深刻的还不是这种随时会发生变化的工作方式,而是一次独特的经历,让我充分领略到这个国家以秘密主义控制一切的威力。
  2009年4月14日,金日成诞辰前一天。我们摄制组一大早从平壤出发,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颠簸几个小时,抵达90公里外的桧昌郡,准备拍摄当年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矿洞里的中国志愿军司令部,以及附近有毛岸英衣冠冢的志愿军烈士陵园。谁知司令部还没拍完,朝方陪同官员就急急忙忙冲进矿洞里,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命令我们说:接上峰通知,停止拍摄,马上赶回平壤!不管我们怎么追问原因,对方就是不肯透露半句。
  虽然我们一再向朝方解释志愿军遗址和烈士陵园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朝方态度还是非常强硬,但也没法把我们强行架走。僵持一番后,朝方终于勉强答允:赶紧拍,拍完立刻走。就这样,在朝方的不断催促中,我们匆忙完成了拍摄工作。在后来播出的《朝鲜纪行2009》一片中,志愿军烈士陵园的镜头占了一定篇幅。
  从桧昌郡回平壤的路上,我们的心情都颇为忐忑。让我们担忧的,有一个大背景,也恰好在那段时间内,因为朝鲜发射“光明星二号”卫星,联合国安理会正准备谴责朝鲜当局、计划扩大制裁,而美韩联军也磨刀霍霍进行大规模军演。在巨大国际压力下,朝鲜会有什么反应?在我们离开平壤的几个小时里,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时间,我的脑海里都是不祥的预感。
  等我们回到平壤,在酒店停车场碰见几位中国大使馆的官员,悬着的心才稍微回落:有他们在,事情不会坏到哪里去。当我们终于知道紧急赶回来的原因时,真相却叫我们哭笑不得——当天晚上有大型焰火汇演,名为“强盛大国的火花”,朝鲜最高领袖金正日将莅临观看,所有在平壤的外国人、驻朝使节都获邀出席,共襄盛举。按照原计划,这个焰火汇演,原定在4月15日金日成诞辰当天举行,就因为这一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谴责朝鲜的“发射行为”,朝方把焰火汇演紧急提前一天,以焰火展示“强盛大国、一心团结”,反击联合国的谴责。这就是朝鲜对国际社会的回答。
  无处不在的“朝鲜法则”
  外国人初到朝鲜,总是对一切充满好奇,什么都想看、想拍。其实,这个好奇心很大原因是因为朝方处处设限而被放大的。外国人在朝鲜不能随意出外,一定要集体行动、当地人员陪同。因私自出外而被人民群众举报、被警察带到派出所最后要地陪人员前来认领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朝鲜街头,外国人一下就被认出来,人民群众的警觉性极高。
  世上有两种法律,一种是只要法律没禁止的,你都可以做;另一种是只要法律没允许的,你都不能做。朝鲜社会明显就是后者。例如整洁大街可以拍,寻常小路不能拍,军人、平民特写不能拍,连建筑工地、工厂烟囱也不能拍。即使你毫无恶意,朝鲜人还是会觉得那种画面不好看,有损国家形象。他们竭尽所能地只让“美好的”画面流出国外。
  2010年秋天,我们第二次赴朝,其中一个拍摄项目是农村的情况,朝方答应了,带我们去沙里院的嵋谷合作农场。
  沙里院在平壤以南约100公里处,是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志愿军撤出朝鲜的地方,嵋谷合作农场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示范农场。因为小时候曾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我见到农民特别有亲切感,还和朝鲜农民大哥说起自己童年时在水稻田里摔成泥人的糗事。
  在现场采访中,我们用轻松诚恳的态度,和采访对象分享一下相关的个人经历和趣事,很好地纾缓了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所以一路过来我们的拍摄气氛都很好。
  但最后还是有了一点小波折,按计划我们本来应该是和社员一起吃午饭,这个镜头朝方事前也没有明确反对,但到最后关头,朝方负责人却怎么也不同意,态度之坚决让我很惊讶。
  事后我追问陪同人员到底怎么回事,她才隐约透露说,前几个月有另外一个外国采访队来过,和社员一起吃过午饭,现场气氛明明很开心,采访队还赞不绝口说好吃,说一定要把社员的幸福生活介绍给观众,结果他们回国后播出的片子,却把朝鲜农民的伙食说得很不堪,所以,农场方面再也不让拍了。
  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朝鲜人也和你我一样,都是人,他们也想拥有更好的生活,但不能忍受歧视。面对朝鲜,任何谨慎的尝试一旦被发现上当被骗,门就会再度关上,要再打开就更难了。保持接触、维护渠道,才有将来一切发展的可能。
  在朝鲜采访要很小心,不能说“北韩、南韩”,要叫“北朝鲜、南朝鲜”;同样在韩国也是,称呼要注意反过来,我们说惯的“朝鲜半岛”也要改成“韩半岛”,“朝鲜民族”要说成“韩民族”。万一不小心说错,南北两边的人都会觉得你冒犯了他们。
  未被张扬的渐变
  种种历史因由,造就了朝鲜的现状。现在南边的韩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朝鲜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基于此,朝鲜近年来有了不少尝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措施,尤其是当金正日在2007年年底提出,要在2012年实现“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口号后,经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和中国的经济合作也飞速发展。
  2012年4月我们四入朝鲜时,采访到了朝鲜一位重要的经济政策智囊。他说,2003年中朝两国的贸易只有10亿美元,2010年已经发展到近35亿美元,在朝鲜的中国商人越来越多。这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中朝合资企业,是位于平壤郊区的一家饲料厂,生产多种禽畜和水产饲料,供不应求,而它的中方大股东,就是当年名噪一时的“白卷英雄”张铁生。   不仅和中国的经贸往来大增,这位经济智囊还透露,朝鲜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加强发展多元经济,改变以往的单一模式。这里指的是,拓展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金正恩时代开始的2012年,朝鲜领导层率领经贸官员出访的次数更是大幅度增加。从2012年5月到8月,朝鲜劳动党第二号人物金永南,就先后率团出访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随团者包括投资部门、轻工业部门、矿业部门的高官。这几年每次我们去朝鲜,都能发现平壤市的灯光明显增加,尤其以前一到夜里就黑乎乎的住宅楼,也逐渐变成了万家灯火。
  2012年4月13日,朝鲜发射卫星失败后,官方在半天之内向国内外宣布,这是一个创举。过去发射的两颗卫星,尽管国际社会一致判定是失败之作,但朝鲜官方至今还坚称卫星在天上飞得好好的。而在此次卫星发射前,朝鲜还破天荒地邀请了100多位外国记者入朝采访,并提供现代化的通信设施等等。
  4月14日上午,第二场庆祝金日成百年诞辰的万人大庆典在金日成体育场举行,八十多岁高龄的最高人民议会委员长金永南发表了一个多小时的长篇讲话。那时我们在场内还开玩笑说,金正恩这次这么多新创举,会不会很快就打破传统,亲自发表一下演说。没想到,这个猜想很快就成为现实。
  4月15日,金日成百年诞辰,金日成广场举行了有史以来最盛大的阅兵式,而金正恩也在这个重要场合发表了他的第一次公开讲话,为时约20分钟。比起他的父亲金正日在1992年人民军建军60周年阅兵时短暂的五秒演说“光荣属于英勇的朝鲜人民军”,金正恩此举不但备受外界关注,连在场的朝鲜高级官员也惊讶不已,他们完全没料到能亲耳听见最高领袖的声音。
  金正恩上台后,朝鲜整个社会的气氛似乎没有以前紧绷得那么厉害。我们接触到的官员在镜头外都比以前敢说话,没以前那么千篇一律。我们到处拍摄的时候受到的限制也没以前那么死板,甚至在街上对朝鲜路人点头微笑的时候,对方也同样报以微笑,人们似乎没有那么怕外国人了。虽然男士们还是那传统的“朝鲜三装”:军装、西装、劳动装;但女士们的服装越来越多姿多彩。如果有一天平壤街头出现牛仔裤或T恤,我一点也不意外。
  2012年以来,来自朝鲜官方和外国媒体不断传来金正恩即将推行新政、重点发展经济的消息,其中包括朝鲜农村开始进行改革、军队控制的部分金融机构被裁撤、派遣大批干部赴华学习等等,我想起金正恩在4月15日阅兵典礼上的首次公开演讲,他在大段重申主体思想和先军政治的重要性后,如是说:“我们的人民经受了种种考验,战胜了无数困难,不再让忠于我党的人民遭受饥饿之苦,让他们享受社会主义的荣华富贵是我党坚定的信念。我们应牢记金正日同志的遗愿,把朝鲜建设成为经济强国,真正提高朝鲜人民的生活水平。”
  朝鲜正在悄然改变。我们为2400万朝鲜人民祝福!

推荐访问:朝鲜 悄然 保守 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