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为什么能获奖 [有感于莫言获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都颁发,有的年份还颁发给几个人,有些理论被后来人超越了或者修正了,但每位诺奖得主都真实而独特地开启了某个新的课题和领域  最近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常拿电视作为消遣,有时,这些节目能够暂时让人忘掉烦恼,有时,它让人更加烦恼。
  这边看到的是星光大道的月赛,记住了蒋大为的一句点评:真实是美的基础,要让歌曲自然流露,不必扯破嗓子喊。深以为然,蒋大为的点评比歌手的表现还要精彩。转头调到了新闻台,央视13频道。记者正在采访莫言,此人因为得了中国人崇拜的诺贝尔奖而备受关注。所以静下心来仔细倾听这位诺奖得主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我看到的采访不知过去了多久,只听到莫言谈他早年的饥饿记忆,那种和姐姐抢东西吃的四五岁孩子的记忆,他说小时候饥饿的记忆伴他一生,在后来的许多小说中都复活这种记忆。再后来,他谈到自己的阅读,因为没有书,因为家里穷,因为那个年代,他学会了用耳朵阅读,老人们讲的鬼神的故事和各种各样的传说都是他的文学营养。他还谈到为了读带图片的《封神演义》,他要给邻居推磨,推十圈换一页书读,就这样在邻居家磨房里把书读完了。他还说,因为没有书读,就在周围的十几个村庄借书读,结果把能借来的书都读遍了。我想这种饥渴对于莫言的成长一定有巨大帮助。他还说了不少话,我觉得从他嘴里流淌出的语言,颇似蒋大为对歌唱家的评论:真实是美的基础。我觉得莫言具备了这个基础。
  非常惭愧,莫言的小说我一本也没读过,其实,由于本人的偏好和职业的关系,不仅是莫言,差不多所有的小说家的东西,我都很少读。要读,也是选择其中的一些散文、随笔,领悟一下其中的哲理和意境。很遗憾,莫言大概不是我喜欢的那种有哲理型作家,我怀疑,我读不懂他的作品,或者即使懂了,也缺乏兴趣,因为可能缺乏这样的生活。但有一点我是肯定的,莫言童年耳朵里的记忆、肚子的饥饿和书籍的匮乏都滋养了这位作家,这位长得颇似没文化的农民作家。
  我在想这位其貌不扬的农民作家到底凭什么获得了诺奖,是诺奖发疯了,还是这位作家身上有什么令人着魔的东西,眼前的这位让人羡慕又嫉妒的家伙到底是个怪物还是个天才。
  我不太知道文学的诺奖口味,但我知道诺奖经济学得主个个都必须有所创造,并且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我想,依我对经济学诺奖的理解,莫言得这个奖一定不会浪得虚名,他一定有他独特的贡献,独特的价值。
  有人说,外国人对中国的口味,永远是那些土得掉渣的东西,比如妇女的裹脚布、比如男人的大辫子等等,所以,有些人知道了这些口味,量身订做,拿到国际去获奖。即使这样,文学也不是简单的东西,需要情节、需要故事、需要生活,那么怎么可能仅凭裹脚布、大辫子就可以得奖呢?说这些东西能够说上几十万、几百万字吗?其实,文学揭示的是自我,是生活,是每个个体的独特感悟,这种感悟一旦超越了个体,超越了民族,就成为人类的文化财富。
  中国是一个独特的民族,一个历经苦难依然坚韧的民族。在漫长古老的泯灭人性、抹杀爱情的残忍封建统治史中,不就造就了《梁祝》这样伟大的文学作品吗?不就造就了《红楼梦》这样的不朽名著吗?饥渴、贫困、无知、苦难、扭曲只要凝集为血肉记忆,又何尝不是一笔精神财富呢?
  联想到经济学诺奖,我领悟了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其实,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都颁发,有的年份还颁发给几个人,有些理论被后来人超越了或者修正了,但每位诺奖得主都真实而独特地开启了某个新的课题和领域。我想,莫言一定具备了这样的特质,真实而独特,这就是创造,何必模仿,何必东施效颦?
  听说,莫言的代表作是《丰乳肥臀》,有时间一定要拜读。很高兴,有位大陆作家达到诺奖的高度。祝贺莫言,shut up!

推荐访问:获奖 有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