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书 [农业专业研究生人际交往归因的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从农业专业研一、研二分层随机选择有效被试261名,探讨了农业研究生对人际交往成败结果的归因特点和性别、文理差异。结果表明:农业研究生人际交往成功时归因风格呈现内控倾向;成败结果差异显著;能力原因上的性别、成败的交互作用显著;能力原因上的性别、文理和成败的交互作用显著。
  关键词:农业研究生;人际交往;归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69-02
  归因是指人们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1]。农业研究生人际交往归因即农业研究生对交往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有意无意地进行寻查或探索。当交往成功时,他们可能把成功归于自身的努力或他人性格;当交往失败时,可能把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或者归于偶然事件。根据归因理论,学生的归因一般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学生往往把人际交往的成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和能力,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信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交往行为,即使失败了,也能够保持良好心态。相反,如果学生把交往的成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原因,就会降低他们的交往动机,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对将来交往成功的期望不高,也不愿付出努力与人交流,这种错误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后果。
  到目前为止,除了韩仁生等人对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成败的归因特点进行过细致研究[2]以及一些研究者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归因进行相关研究外[3],鲜有学者对农业研究生群体进行人际交往的归因研究。本文希望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农业研究生人际交往的归因特点,以及对农业研究生群体中存在的错误归因方式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使高校农业研究生提高交往动机,增强自信心,保持较高的交往成功期望和积极的情绪体验。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团体施测,无时间限制,共发放300份,剔除无效问卷39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61份。
  2.测量工具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由lefcourt等(1979)编制,共48个条目,24个涉及学业成就,24个涉及人际关系,基于研究需要,只取其中24道人际交往归因题目。该部分涉及成功和失败条目各12条,该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都是0.62,表明该量表是可靠的测量工具。
  3.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统计使用SPSS17.0版,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及事后多重比较进行比较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农业研究生人际交往归因的一般特点
  从表1可以发现,农业研究生对人际交往的成功归因时,各因素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努力、背景、能力和运气,即他们认为人际交往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努力,其次是背景,再次是能力和背景。我们还可以发现,努力、背景和能力明显高于运气原因,是农业研究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原因,而运气是交往成功的非主要原因。农业研究生对人际交往的失败归因时,各因素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努力、背景、能力和运气,但四个原因上得分的差异较小。
  内部归因是指把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归因于个体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外部归因是指把成功或失败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背景、运气等。从表2可以发现,在成功结果上,内部归因的平均分均高于外部归因的平均分,并且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
  2.四种原因知觉在性别、文理科和成败上的差异
  从表3可以发现,在决定各种原因的方差方面,成败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p<0.001),在各项原因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性别因素的作用上,能力、努力、背景和运气四项原因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交互作用方面,性别和成败的交互作用只对能力一项原因的认知影响较大(p<0.001),对其余各项的影响均不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成功结果上女生在能力上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在失败结果上,男生在能力上的平均得分高于女生。
  三、讨论
  1.农业专业研究生人际交往归因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农业研究生对成功结果的归因明显倾向于内控,且较少的归因于运气,而对失败结果的归因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与国内关于大学生的交往归因研究基本一致[4]。其原因可能是农业研究生归因中存在“自利性归因偏差”[5]。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趋乐避苦的欲望,它能作为动力而激起人的行为。农业研究生把交往成功归因于自身原因,这是为了保护自尊心、消除焦虑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防御归因,也是建立在动机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归因偏差。但农业研究生并没有把交往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和积累后,逐渐意识到人际关系不融洽不仅与他人、运气有关,而且也跟自身的能力、努力和性格有关。因此,在对失败的人际交往归因时,并没有明显的归因于外部原因。
  2.农业专业研究生的人际交往归因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农业研究生的人际交往归因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国内的有关大学生的研究不一致[3]。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学历的升高男女生对人际交往成败的原因认识更加深刻,并逐渐趋于理性,在性别上的差异逐渐缩小。
  3.交互作用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能力原因上性别因素和成败因素的二次交互作用显著。在成功结果上女生在能力上的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在失败结果上,男生在能力上的平均得分高于女生。
  四、对策
  1.立“内控型”的归因方式
  由于归因偏差是产生人际交往矛盾和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应当减少归因偏差,引导研究生建立“内控型”的心理控制点。内控型的人能对社会信息进行独立判断,更有内在动力以稳定地追求既定目标,而外控型的人更倾向于依从或从众,更倾向于接受外部信息的暗示,依赖于外部环境与他人的指示或诱导。本研究发现,研究生在交往成功时总体趋于内控型,但交往失败时内控倾向不明显。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改善研究生在交往失败时的归因方式。如何使外控的人逐渐转为内控为主,这种“自我监控”的人格特质,近年来成为影响组织人格基本归因的主要因素,是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校管理机制上应把培养研究生内控型人格特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着力培养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决断能力,引导他们用理性思维来应对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避免人际交往障碍的产生。要引导研究生克服归因从众,就要提高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对大多数人认同的意见和看法,也要作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分析,引导研究生在群体的“讨论”中做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同时要提高元认知水平,改进心理认知策略。教育者应在教育过程中,包括研究生的生活指导中,有意识地提高研究生元认知水平的指导与训练,使研究生能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应对策略,逐渐了解和把握自我认知的主要方式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适应社会图式的应对策略,避免个体归因的偏差[4]。
  2.开展人际交往的归因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改变消极的归因方式
  本研究发现,与文科女生相比,男生和理科女生在能力上的归因方式比较消极。消极的归因模式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所以我们要给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沟通环境,增加他们人际交往的成功机会,丰富他们的成功体验,提高人际互动的自信心。通过开展人际交往的归因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改变消极归因模式,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具体可采用在真实情境下的自我评估法及其他一些训练方法,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倾向于让受训练者在成功时作能力归因,在失败时作努力不够归因,通过反复训练,来增强和保持对将来成功的期望,增强交往动机,提高行为的积极性,从而改变以往消极的社交归因模式,形成有利于增强交往信心的积极的归因模式。同时,还要结合一定的社交技能训练,培养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积极归因模式的良性运转[4]。
  3.提供良好的学校、家庭环境
  研究生教育应该改变重技能、轻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人际交往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当中。改变单纯的师传生学的教育方式,建立良好互动的学习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另外,由于家庭内部结构的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等会影响研究生的归因方式和归因风格,所以家长应为孩子树立榜样,努力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反对专制、单一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雅明.国内大学生同伴接受性人格特征及社会归因倾向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2000,(3).
  [2]韩仁生.中小学生交往成败的归因研究[J].心理科学,1998,(5).
  [3]王军.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归因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4]姚天保.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归因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6).
  [5]井维华,韩仁生.中学生交往成败结果的归因分析[J].心理科学,2003,(3).

推荐访问:归因 人际交往 调查研究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