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吧Vespa]奔驰a200l

  当比亚乔企业二代Enrico Piaggio在1943年在航空工程师Corradino DAscanlo设计一款针对大众市场的2轮运输工真时,D’Ascanio一点都不感兴趣。这也难怪。他的人生梦想可是将达・芬奇曾绘制的单人飞行器草图化为真实――制造出直升机;能够上青天的话,谁想理睬又吵、又不舒服、又穷酸的摩托车?
  
  飞行灵感
  
  但那是二战后,原本经营航空、铁路等重工业的比亚乔家族因战争损失惨重,就像他们战败的国家意大利一样。社会经济低迷、道路千疮百孔,百姓需要便捷又实惠的交通方式。D’Ascanio最终还是拿起画笔,只消几天,一张历史性的草图便诞生了。他聪明地运用了航空工学概念――仿造飞机起落架的前轮单侧悬吊系统,车身直接安装在底盘上创造出可放双脚的空间,舍弃链条、让变速箱与引擎接合的直接驱动结构被包覆起来,既美观又不会弄脏衣物。这一切原创性设计加起来后,“简直是一只大黄蜂!”Enrico对着那台纤腰丰臀的速克达惊呼;而意大利文的大黄蜂,就此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单字:Vespa。
  人文精神浓厚的D’Ascanio后来继续完成他的直升机梦想,而Vespa则承载着他从美丽诗文与飞行的快感中所得到的灵感,奔驰在不同国度的大街小巷间:
  二战后的意大利虽然百废待举,在设计上却是重要的重建期。对浮夸荒诞的法西斯主义做出反动、强调艺术与生活结合,将盛行的流线主义优雅调整,“艺术家仿佛从学校放出来的男孩般,活蹦乱跳!”这是美国建筑师Walter Teague当时访意心得;而“意大利式”也逐渐成为“时髦”的代名词,设计出法拉利的Pinifarina工作室是个代表,而Vespa则将这印象更全面扩张。电影《罗马假日》尤其帮了大忙。落跑公主奥黛丽・赫本与美国记者格利高里・派克骑着Vespa在罗马玩耍、冒险兼谈恋爱,巧妙地连结了这台摩托车与城市、甚至意大利民族的印象,是那么机灵、聒噪、趣味横生又难以预料。电影上映来年,Vespa便卖出了10万辆,是首批销售量的40侣之多!
  很多老一辈的人对Vespa的印象是酷但不易操控,因为引擎关系转弯时会稍微偏右,打档也有点难伺候。这些同样相当“意大利式”、有些情绪化的“特色”已随时日大幅改善,然而有些品牌引以为傲的特色依旧维持,当中最著名的便是其钢制的单体式车架。相较于一般以塑料车壳加上钢管车架组合的摩托车,Vespa在高速行驶时更平稳、使用年限更久,被冲撞时也具备较佳吸能效果,换言之人身保固效果好上许多;如此耗时又费力、并且在全世界的速克达(Scooter,踏板式两轮轻便摩托车)中无人能出其右的制作方式,在Vespa60多年的历史中是没有妥协过的坚持。
  
  低潮再起
  
  即使由上世纪70年代中叶开始,由于小型房车的兴起与便宜轻巧的日本摩托车大量进攻,Vespa度过了不算短暂的低潮期。但2003年比亚乔集团几近破产时,企业家RobeKoColaninno挹注了1亿欧元进行重整,在效率、研发与规模上都成功翻新改造,化解危机;而集团内第一个在财报上出现盈余数字的品牌,不出意料之外,就是Vespa。
  随着近来因石油危机与复古成为主流等因素,不止亚洲,速克达在好莱坞与欧洲某些大城市同样开始风行,促使Vespa摩拳擦掌准备迎向下一个战场。不能永远只是美好回忆,Vespa那可爱的圆灯也该开始照向前方,载着年轻世代快意奔驰去了!
  (编辑/唐馨)

推荐访问:奔驰 Ve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