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戏曲的认识【中国传统戏曲的行当与表演】

  内容提要:行当乃是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所演不同的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表演乃是由演员综合歌唱、动作、念白、舞蹈(即唱、做、念、打)等多种艺术手段,扮演人物,敷衍故事的歌舞型戏剧艺术,它是我国独有的戏剧形式。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 行当 表演
  中图分类号:J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981(2008)05―0059―02

  我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和戏曲工作者的伟大创造。戏曲剧本一般都兼用韵文和散文,分“折”或“出”,现代戏曲则多分为“幕”或“场”,剧种人物分为生、旦、净、丑等角色行当扮演,表演上按角色行当而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和唱、念、做、打的不同特点,它富于舞蹈性,技术要求很高。下面详细谈一下戏曲的行当与表演。
  中国戏曲的行当,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表演程式的一种分类系统。每个演员在学戏的时候,总属于某一个行当,即一般所说的工某某“行”。在演戏时观众对人物属于什么“行”,可以一目了然。目前,中国传统戏曲分为四种基本行当:
  生行(简称“生”)、旦行(简称旦)、净行(简称“净”)、丑行(简称“丑”)。当然,也有再细分为末行(简称“末”)的。每一种行当又分为几个专行。

  (一)生行

  在我国戏曲中,“生”这一行当出现最早,扮演的都是男性角色。根据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生行又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生行,这些专行在表演上各具色彩和特点。

  1、老生
  老生主要扮演年纪大的中年老人。唱腔用真声,念韵白,动作造型端庄、稳重,多演性格正直的正面人物。根据表演艺术特点的不同,老生又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靠把老生、武老生和专演关羽的红生等。其中唱lT老生以唱为主,大部分扮演帝王、官员、书生一类人物;做工老生以做为主,大多扮演衰老的人物;靠把老生唱、念、做、打并重,大多扮演武将一类人物。

  2、小生小生主要扮演青年男子,一般不挂胡须。唱用尖声假嗓,念白兼用真假嗓。根据人物的身份不同,小生又分为扇子声,纱帽生,雉尾生和穷生等。其中,扇子生因持折扇而得名,多扮演儒雅的公子、书生一类人物;纱帽生以头戴纱帽为标志,大多扮演青年文官;雉尾生因在帽盔上捕两根雉尾而得名,大都扮演文武双全的将领;穷生身穿多种布料缝制的“富贵衣”,专门扮演穷困潦倒的落魄文人。

  3、武生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着重于“打”。武生有两种:一种是长靠武生,扮演大将,与老生不同的是不挂胡子,有更多的武功;另一种,则是短打武生,多扮演江湖好汉。

  (二)旦行

  在我国传统戏曲中,旦行扮演的都是女性形象。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和表演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旦行大致可分为青衣、花旦、闺门旦、武旦、刀马旦、花衫和老旦等基本类型。

  1、青衣(又称“正旦”)
  青衣多扮演端庄、正派的中青年妇女,一般是贤妻良母贞妇烈女。青衣以唱工为主,服装以穿青褶子为多。

  2、花旦
  花旦扮演年轻的女孩子,一般是小家碧玉、丫环、侍女一类角色,花旦以做工和说白为主,多穿短衣服。

  3、闺门旦
  闺门旦扮演比较稳重的大家闺秀,唱、做并重。

  4、武旦
  武旦扮演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重武功,不重唱念,善跌打。

  5、刀马旦
  刀马旦一般扮演女将,武艺精、长于做工,说白和工架,穿长靠,顶盔贯甲。

  6、花衫
  花衫将青衣与花旦的特长,以及刀马旦的工架融为一体,唱、念、做、打并重。

  7、老旦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角色,唱、念用本嗓,以唱工为主兼及做工。

  (三)净行(又称“花脸”)

  净行脸上都用各种色彩勾勒出鲜明的图案,也就是脸谱。净行大多扮演性格、气质豪迈或粗犷的人物,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幅度大,顿挫分明。根据人物身份和表演特点的不同,净行大致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大类。

  1、正净(又称“大花脸”)
  正净多扮演朝廷重臣、将帅,以唱工见长。

  2、副净《又称“二花脸”)
  副净多扮演勇猛豪爽、刚烈强悍或阴险奸佞而又有势的人物,以做工见长。

  3、武净(又称“武花脸”)
  武净以武工为主,一类重把子功;另一类重跌、扑、摔、打。

  (四)丑行(又称“小花脸”)

  丑行表演诙谐幽默、滑稽风趣,化妆时一般都在鼻梁及两眼之间涂一块白粉,这就是戏曲中丑行的标志。丑行表演不重唱功而重唱白。程式比较灵活自由,但有自己的规范和风范。丑行主要分为文丑和武丑两类。

  1、文丑
  文丑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三教九流,正面、反面人物都能演,以念白、身段和表情为主。文丑叉分为袍带丑、方巾丑、褶子丑、茶衣丑、老丑等几种。
  (1)袍带丑,身穿蟒袍,腰围五带,扮演帝王或当官的喜剧人物,重唱、做和舞蹈身段。
  (2)方巾丑,多头戴方巾,扮演儒生、谋士、书吏、方士之类人物,身段动作舞蹈性强。
  (3)褶子丑,多穿红色褶子,常扮演花花公子、纨绔子弟一类人物。
  (4)茶衣丑,穿蓝布短衣,扮演下层平民,念白口语化。
  (5)老丑,一般挂白胡子或花白胡子,扮演幽默诙谐的老年角色。

  2、武丑
  武丑是长武艺的丑角,武丑性格机警、语言幽默,既善于翻、打、扑、跳,又口齿伶俐,俗称“开口跳”。
  以上是戏曲中各类行当的划分及说明,下面再谈戏曲表演。
  中国传统戏曲以表演为中心,强调技艺性和观赏性。因此,要求演员掌握唱、念、做、打等方面的表演基本功和技巧,这是作为一名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唱
  唱在戏曲中占有主要地位,我国的戏曲唱腔通常分为联曲体和板腔体两大类。其中联曲体由若干个各自独立的曲牌组成,板腔体则由若干个不同的板式组成。唱腔对演员演唱的要求十分严格,吐字、行腔都有十分严谨的规范,要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二)念
  戏曲中念白的地位并不亚于唱。戏曲语言在展示剧情、塑造人物的同时,还充分展示了它的语言美。例如,剧的韵白,要求演员在念时要富有音乐感,它以“中州韵”为读音归韵的标准,“四声”有特殊规律:阴平最高,阳平较低,上声上挑,去声转折人低。由于“四声”分明,组合在一起,因而可以形成一种抑扬顿挫,节奏感强的语调。
  (三)做
  做,主要指舞台上的表演。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都是从生活出发的,且以剧本规定的情境为基础,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因此,演员必须深入角色。投人情感,掌握技巧,并且严格遵循程式的规范,创作出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人物。
  (四)打
  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格斗”与“开打”场面统称为“打”。打的套路有单打和群战,技巧有把子(又称“武器”),对拳、出手和下场等。
  1、单打,是指两个人交战。单打有使枪交战的(小快枪、大快枪);有使大刀和枪交战的(大刀枪);有使棍交战的(十八棍);有一人徒手,一人持刀或匕首交战的(单手夺刀)等。

  2、群战,是指多人交战。敌对双方人数相等的对打,成为“荡”;一人对数人的对打,称为“攒”。
  除唱、念、做、打“四功”外,戏曲艺术的表演还有“五法”即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发(头和颈)、步(台步)五项形体动作。戏曲表演中的程式动作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它鲜明地体现出中国戏曲的美,是戏曲舞台表演的重要手段。
  由上得知,行当乃是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所演不同的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表演乃是由演员综合歌唱、动作、念白、舞蹈(即唱、做、念、打)等多种艺术手段,扮演人物,敷衍故事的歌舞型戏剧艺术,它是我国独有的戏剧形式。

推荐访问:行当 戏曲 中国传统 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