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伟人的足迹 追寻伟人足迹手抄报

  “孩儿立志出现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少年时代就立志出乡关学有所成的毛泽东,似乎一生都在践行他的诺言。   《红色地理――毛泽东地理寻踪》带着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重温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观察世界最基本的轴线。在时间这一轴线上,人们思考问题需要有历史观;在空间这一轴线上,人们思考问题需要有地理观。
  按广义的理解,所谓地理,不仅包括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日月星辰,山岳平原,江河湖海等;也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交往的媒介物,如大气,风云雨雪,动物植物等;还包括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现象,如社会,风土人情等社会各种生活以及村落、都市等。毛泽东对地理的理解,就是一种广义的地理观,比如,他在1915年给萧子升的信中,就将风俗列为研习地理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对地理非常重视。学生时代,他赞同顾炎武“足迹半天下”、“考其山川风俗”的治学态度,1917年和1918年两次与同学在湖南徒步旅行,考察山川形势和民情风俗。1920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教语文,给学生出的第一道作文题就是:“试述本地方的风俗习惯”。他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时,除了讲授“中国农民问题”这门课外,另一门课就是“地理”。毛泽东在地理课中讲述学习地理与革命的关系,要求学生除对全国性的地理概况有所了解外,还要了解本省的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习惯以及地理对政治的影响。他每到一处,都尽量阅读当地方志,以了解该地的风土人情,地貌物产。
  海伦・斯诺说,毛泽东是一位天生的地理及智力方面的探索者。从韶山到北京,83年的时间里,他在中国版图上匆匆地行走。中国20多个省份的城乡留下了他的足迹:从韶山的农家小屋,到井冈山的八角楼,延安的窑洞,再到中南海游泳池,他的一生行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住过的地方在1000处以上。
  海伦・斯诺把毛泽东的地理探索与思想发展并列而论是有道理的。在毛泽东的思维框架中,有地形、地利、空间以及依附于空间的各种生活现象这样一套东西。因此,他思考问题有全局观,也更务实。毛泽东的思想是通过吸收各种来源而形成的,地理因素不仅影响了毛泽东思维的方式,也影响了他思想的内容。而毛泽东对中国最持久的贡献,正是他的思想。
  地理因素影响着毛泽东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本书正是试图将这种关联揭示出来:揭示毛泽东的足迹曾跨越哪里,那里又发生了什么?融合时间与空间这两条轴线,探究毛泽东的思想的形成与演进,以历史随笔式的文字,发现地理,经纬历史,缩放事物。

推荐访问:伟人 足迹 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