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 [革命故事需“三品”]

  苏教版语文教材有很多革命故事,如一年级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二年级的《朱德的扁担》、《歌唱二小放牛郎》,三年级的《军神》、《菩萨兵》,五六年级更是专门安排了一组革命题材的课文,如五年级下册的“八一壮歌”和六年级下册的“正义必胜”。这些课文一般既有精要生动的语言,也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更有崇高伟大的人物,因此,在教学时,要做到“三品”:品文、品事、品人。
  一、品文——习得精要语言
  作为叙述性文体,革命故事一般是由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部分构成。所谓人物语言,即故事中人物的对话、独白。人物语言是性格化的语言,它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所谓叙述人语言,是指作者在故事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等使用的语言。语言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教学革命故事时,要强化语言训练,领悟精要语言。
  1.选好语言训练点。语言训练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着力,而要选好语言训练的点,选择内涵丰富、表达精当的语段进行细致分析。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彭德怀下了三次命令,第三次命令是这样的:“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彭德怀在什么情况下下达这个命令?如果副官长不开枪,彭德怀会真的会向他开枪吗?不会真的开枪,彭德怀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层层递进,联系环境描写,通过人物语言的理解和品味,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彭德怀关爱战士胜过自己。
  2.用好语言训练法。语言训练的方法很多,我们要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还要提供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以文本语言为范例,引导学生内化迁移,读写结合,学用结合。历史故事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中学写。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在枪杀大黑骡子之后,彭德怀缓缓摘下军帽,此时的彭德怀内心是痛苦的,他有多少话要对大黑骡子说呀!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挖掘彭德怀的内心世界,设计这样的练习:“彭德怀缓缓地摘下军帽,他 地说: 。”
  二、品事——走进峥嵘岁月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革命故事主要是通过描写革命战争期间的峥嵘岁月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弘扬革命精神。这些故事大都非常感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走到故事里,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接受精神的洗涤。
  1.了解故事的背景。革命故事大多发生在解放前,学生一般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帮助学生融进故事,走近人物。例如,《金色的鱼钩》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学生对长征的资料知之不深。为了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可以让学生联系学习过的毛泽东的诗歌《长征》,并补充长征的相关历史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进一步的认识,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
  2.把握故事情节。笔者认为,对革命故事与其作微言大义式的细致分析,还不如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这个故事,因为语言的内化、思想的熏陶需要过程,需要载体,生动的情节就是最好的载体。比如,在教学《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聂将军救下小姑娘、送回小姑娘、四十年后小姑娘来看望聂将军。在梳理、分析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聂将军的高大形象自然而然就浮现出来,并慢慢被学生所接受,所理解了。
  3.理清故事线索。线索是贯穿课文的主线,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思路。小学高年级的革命故事结构稍稍复杂了一些,都有一条甚至多条线索。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抓住故事的线索,就是把作者的思路、学生的思路整合起来,使阅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卢沟桥烽火》一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在写法上突出两条主线:一条是日寇蓄意已久、气势汹汹的挑衅;另一条是中国军民的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两条主线并行推进,碰撞成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紧紧扣住这两条主线,抓住关键性的细节描写,通过敌我双方语言、行动和战斗表现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正义性。
  4.创设故事情境。故事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的形象,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领悟语言的神韵。以语言描绘故事情境,以音乐渲染故事情境,以表演体会故事情境,以想象丰富故事情境……这些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在革命故事的教学中广泛运用,可以让学生接近和走进文本,促成学生与人物的共鸣。但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一是要考虑整体性,要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的整体;二是要注意精要性,过多情境反而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体验;三是要关注生动性,创设的故事情境要与学生的实际相吻合,受到学生的认同和喜爱。
  三、品人——感受崇高形象
  革命故事所蕴含的意义往往都是通过人物而体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在阅读革命故事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聚焦故事中的人物。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聚焦故事中的人物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例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嘴里”这句中,一个“悄悄的”,饱含了彭总对大黑骡子的爱;而彭德怀的三次命令:“一出口就是命令”、“不耐烦”、“怒吼”,更体现出了他对战士们的爱。文中这一类的词句还有很多,需要去认真挖掘,使之成为感受彭德怀人物形象的有效资源。
  其次要引导学生分析事件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这个感人的故事讴歌了聂将军的大爱无私、至仁至义。教学时不但要关注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亲密相处的场景,还要特别注意文中这样一句话:“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但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这看似简单的一句命令,却很好地诠释聂将军的至仁至义,体现了他美好的品质,并呼应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我们的教学就要在这样的地方下功夫,精心设计问题,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高大起来。
  再次,可以引导学生到课外去阅读拓展,立体感受人物形象。高年级的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已经较高了,我们感受人物的形象需要全面、立体。如何让人物形象立起来呢?我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去阅读主人公的另外一些故事,之后再来归纳总结,在阅读中感受一个个立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只有多角度地聚焦人物,感受他们的形象,学生才能加深对革命故事的理解和体验,才能在与文本潜心对话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黄华萍,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212323)

推荐访问:三品 革命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