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汪遵苦学成才】 唐代诗人汪遵

  晚唐诗人汪遵以写咏史诗著名。《全唐诗》收集他的诗共六十一首,全部都是咏史诗。他的作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表达了对历史问题的见解。寄托了对实际生活的深沉感慨,如《淮阴》一首:
  秦季贤愚浑不分,
  只应漂母识王孙。
  归荣便累千金赠,
  为报当时一饭思。
  这首诗是咏韩信的。韩信年轻时贫困潦倒,在故乡淮阴市上受辱于胯下,只有那位漂母不断地供给他饭吃。后来,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荣归故里,便以千金来报答漂母的恩情。
  韩信的遭遇之所以引起了汪遵深沉的感慨,是因为汪遵自己也有过相同的遭遇。
  汪遵年轻时家里十分贫苦,为了生计便到县衙里当了一名衙役,可是他对自己鞭笞乡民、催捐逼税的走狗地位很为不满,为了摆脱自己这种可悲的处境,他开始拼命地读书。家里仅有的几本书读完了,他就向别人借书,并连夜抄�,苦读强记。就这样,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秦汉散文,六朝诗赋,他几乎都读遍了。而且在读书之余,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悄悄琢磨诗艺,练习写诗。时间久了,绝句诗越写越好。可是他对自己的身份处境很自卑,作品从来不敢让别人看。所以,一直没有人知道这个在县衙里做差役的年轻人会写诗。
  当时,汪遵在县里认识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许棠。这个许棠始终不知道汪遵刻苦读书、琢磨诗艺的事情,自以为满腹经纶,根本就看不起汪遵。可是他自己应举二十余次,却回回名落孙山。
  这一年,又要进行科举考试了。许棠早早来到长安,准备再次应试。有一天,他偶然到灞桥送一位朋友,忽然看见汪遵背着简单的行李,风尘仆仆地向长安走来。许棠觉得很奇怪,便问汪遵道:“汪都头来长安有什么事呢?”
  汪遵回答道:“来参加科举考试呀!”
  许棠一听,先是吃了一惊,接着又冷冷一笑说:“你这个小小的衙役,也太不自量了,还想与我许棠同坐一张考桌吗?”汪遵见许棠这样傲慢,也没理睬他,径直向长安走去。
  谁知,这一年,汪遵果然考中了进士,而许棠再次名落孙山。这件事深深教育了许棠,他一改过去妄自尊大的毛病,苦学五年之后。终于也考中了进士。
  (以上均由白晨摘编《晶报》)

推荐访问:晚唐 苦学 成才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