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刺激与浮针疗法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协同康复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振动刺激结合浮针疗法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协同康复作用。方法 将60例发病3个月内的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理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浮针疗法和全身振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Fugl-Meyer assessment,FMA)、平衡功能测试(Berg Balance Scale,BBS)、10 m步行测试(10 Meters Walk Test,10MW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and-Go test,TUG)和6 min步行能力测试(6 Minute Walk Test,6MWT)评估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BBS评分、10MWT时间、TUG时间和6MWT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FMA评分、BBS评分、10MWT时间、TUG时间和6MWT距离较对照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振动刺激结合浮针疗法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风偏瘫;全身振动训练;浮针疗法;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2-0063-03
  中風(stroke)发病率高、残疾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及并发症多,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成人致残最主要的原因以及致死的第二大原因[1]。而且,早期偏瘫患者由于运动功能障碍较为严重,患者若不及时康复,致残率极高[2-5]。在临床上,许多患者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时,主动康复积极性不高,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全身振动训练(whole body vibration,WBV)基本上适合于大部分早期偏瘫患者,只要患者能扶着扶手站立到振动平台上即可进行治疗[6-8]。笔者采用全身振动训练结合浮针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中风(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和西医脑卒中(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会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②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GCS评分大于8分;③单侧偏瘫;④无严重认知障碍;⑤无人工关节、金属植入物等;⑥愿意接受浮针、全身振动训练和康复治疗;⑦病程在3个月内的首次中风患者;⑧并且能够在全身振动平台上抓住扶手,独立站立2 min以上的偏瘫患者。
  1.2 排除标准 ①短暂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者;②多次中风的患者;③有其他继发性改变的患者(如出血并梗塞的患者);④合并患有其它足以影响本研究之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例如脑干梗塞、脑栓塞、脑外伤、脑肿瘤、脑寄生虫病、颅脑各种术后的患者;⑤心脏病合并房颤并脑血管病患者;⑥血压过高者(>180/120 mmHg)、合并其它骨骼、肌肉、关节等病变足以影响患者进行全身振动训练的相关疾病;⑦无法理解或完成整个实验流程的患者。
  1.3 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康复科住院,确诊并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患者,共60例。按照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脑出血19例,脑梗死41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类型和入组时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价(Brunnstrom"s recovery stages of stroke,BRSS)的分期等各项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明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4 治疗方法 2组入选的研究对象均进行基础治疗,按照神经内科诊疗常规,予控制血压、血糖,改善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
  1.4.1 治疗组 ①根据患者的患肌位置,选取3~4个进针点,运用一次性使用浮针,进针后进行扫散1~2 min,并配合被动的再灌注活动,治疗结束后留置软套管6~8h。每日治疗1次,每次20 min,每周6次,共治疗2个月。②全身振动训练:偏瘫患者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穿着舒适的鞋子(不能是运动鞋),在坐位下进行5 min的热身运动后,然后站立于全身振动平台上,双手抓住振动平台的扶手以维持平衡,双脚与肩同宽进行站立。全身振动的治疗参数:选用垂直的振动平台、振动频率为30Hz,振幅调节为1 mm,加速度的峰值为5.25地心吸引力。接着在节拍器声音的引导下,按每分钟40次的节拍进行半蹲、重心左右转移、重心前后转移的动态运动功能训练[6-8]。每日1次,每次40 min,每周6次,共治疗2个月。③常规康复治疗同对照组。
  1.4.2 对照组 常规康复治疗:由专业康复治疗师按照《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册和下册的内容,采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MRP)等内容相结合进行训练,主要包括:正确的卧位、坐位、垫上活动,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患侧下肢负重的立位练习,患侧下肢立位时的选择性活动,坐位和立位的平衡反应再学习,步行功能再学习等,训练中穿插ADL的训练,包括穿、脱衣服,使用餐具、淋浴、用厕等,分步骤循序渐进。每天1 次,每次40 min,每周6次,共治疗2个月。
  1.5 疗效评估指标 简式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平衡功能测试(Berg Balance Scale,BBS)、10 m步行测试(10 Meters Walk Test,10MW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and-Go test,TUG)和6 min步行能力测试(6 Minute Walk Test,6MWT)。

推荐访问:偏瘫 中风 协同 振动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