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囚犯到省人大代表|囚犯衣服

  他是全国惟一服过刑的省人大代表;曾两次入狱服刑10年,出狱后他矢志重新做人;在20多年的拉板车生涯中,他曾抢救危重病人100多人,成为抚顺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为帮教服刑人员积极改造,他现身说法作报告180多场,被服刑人员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大使”。
  
  没进洞房却进牢房两次入监服刑10年
  
  今年56岁的何凤新出生在辽宁省清原县一个工人家庭,兄弟4人,他排行老二。由于家庭贫困,他读到初中一年级就辍学回家务农。年轻时的何凤新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他心灵手巧,非常喜欢玩杂技,并玩出了精彩,能在自行车上拿大顶、挑水、盘腿吹笛子。他当时被玩杂技的伙伴们推选为地下杂技团的团长。
  1971年1月,何凤新正准备在春节和一位姑娘办喜事,新婚临近,家无隔夜粮的何凤新担心姑娘娶回来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人家能安心吗。家徒四壁不要紧,但是万万不能没有果腹的粮食呀。何凤新一时急得成天团团转,眼珠子发红。17日那天,偶然路过菜社加工厂时,他发现加工厂门外有几袋子未加工的高粱。见四处无人,他顺手牵羊背起一袋高粱就走……当天下午他被民警带进了拘留所。之后,何凤新被判8年徒刑,送进营口市监狱服刑改造。即将成为他新娘的姑娘经受不了这个打击,提出了退婚。何凤新追悔莫急!这一袋饱肚的高粱让他没进洞房,却进了牢房。
  1978年,何凤新终于熬过漫漫刑期,走出大墙回到家乡,此时他已经是30岁的人了。出狱后的何凤新想白手起家重新生活,在菜社找了一份工作。他经人介绍结识了比他小3岁的姑娘沈坤玉,两人相爱了,新婚之夜他们是在菜社的玻璃暖窖中度过的。何凤新对妻子说:“坤玉,你只要不嫌弃我这个蹲过大狱的人,我心里就踏实了,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待你,重新靠我的一双手赚钱养活你。”妻子说:“只要你不再去犯法,我会好好和你过一辈子。”两人寄宿在菜社的暖窖生活毕竟不是长久之策,后来,何凤新东挪西借凑了400元钱盖起了自己的一间平房。新房是住进去了,但这400元外债却压得他透不过气来。那时的400元钱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因为在菜社靠工分,一年下来也就百八十块钱。
  何凤新开始拼命干活,想用自己的汗水洗清过去的耻辱。但是他想得太简单了,他遭到了周围人向他投来的白眼。他在菜社里分配不到好活,只能干别人不愿意干的又脏又累的活。当时菜社积肥捡粪是他的主要工作,干最苦最累的活也没什么,他最不能容忍的是耳边的冷言冷语。但为了还债,他忍气吞声。为了多挣工分,他想:要是有一辆手推车就不用挑粪了,而且还可以成倍地提高效率。何凤新有位亲戚在梅河口,他想到亲戚家借钱买辆手推车运粪。那天他徒步40多里来到梅河口,亲戚没找到。他无奈地往回走,当路过一家商店门前时,他发现这里停着一辆手推车。他当时心里猛地一动,见四处无人,三下五除二卸下了手推车的轱辘。做贼心虚的他路上见民警慌了神,当即被警觉的民警拿下。何凤新“二进宫”,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
  何凤新这一回彻底绝望了。他第一次进监狱时,因为当时还是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不知天高地厚,虽然家里有父母牵挂,但是他毕竟有兄弟在家,没什么让他担心的。这一回却截然不同了,因为他已经成家,生活刚刚有了起色,小日子虽然苦,但是他们过得挺有奔头。这个家实在是来之不易,当初妻子沈坤玉是顶着巨大压力才嫁给他,现在他又“二进宫”,妻子不会原谅他的。当警车把他拉到盘锦监狱,他被推进沉重的监狱大门时,他的两腿发软一下子瘫倒在地。上次何凤新结束改造时曾在心底发誓:此生此世决不会再到这里来。但是仅仅才过几年,他又梦一般进来了。这是命运的特意安排吗?他成天像行尸走肉一样,想一死了之。监狱教育科的同志发现何凤新情绪不正常,找他做思想工作。何凤新说:“我真是没脸见人啦,好端端的一个家就让我这样毁掉了,我哪有脸见妻子和孩子?我能对得起谁呀,还不如死了算了。”教育科的同志耐心地对他说:“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犯了错能彻底改造就有机会获得新生。你这次重蹈覆辙,不能让人原谅,但是只要你能以正确的态度投入改造,你还是有机会重新做人的,因为你毕竟刑期只有两年。”教育科发现何凤新能写会画,就让他发挥特长,监狱教育科的黑板报每周一期,何凤新成了板报员。他在服刑人员中收集新闻、故事,编写诗歌和歌词。何凤新重新找到了改造自己的突破点,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积极改造的队伍中。
  当时,妻子沈坤玉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结婚才两年丈夫就“二进宫”,她领着一岁的儿子在左邻右舍的白眼中艰苦度日。她痛恨丈夫不争气,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还是决定和丈夫离婚,一了百了。当沈坤玉来到盘锦监狱要求同何凤新离婚时,何凤新流泪了。面对妻子的要求,他无言以对。入狱后的何凤新最怕妻子提出这样的要求,越怕越出现了这样的结局。监狱领导找到了沈坤玉,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打消离婚的念头。因为根据何凤新在狱中的表现,他是完全可以改造好的服刑人员,而且何凤新刑期将满。在监狱领导的说服下,沈坤玉终于同意再给何凤新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当何凤新知道妻子最终同意不和自己离婚后,激动得彻夜难眠,他饱蘸激情地写下一首诗:“一袋高粱‘破婚’,两个轱辘‘圆梦’;谢政府,保我家中一盏灯。”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往事多误今日悔,枕边细语方知贵;知你苦受霜剑逼,寒冬过后即春归。”
  1982年7月3日,何凤新刑满释放。他又面临着一场更大的人生挑战。
  
  拉起了清原县第一辆板车,并且“拉”成了省人大代表
  
  何凤新出狱后和妻子沈坤玉立下大志:再苦再穷今生今世决不干违法违纪的事。沈坤玉流着眼泪说:“你入狱两年,我和孩子苦等了两年,我不求咱们有什么大富大贵,只求你这回重新做人,能过上平常人的日子,我就知足了。”立志容易,但是对于“二进宫”的何凤新来说,回到家乡真是无立锥之地。第一次出监狱时,他还能在菜社分配到一些脏活累活,这一次连这样的“待遇”也失去了。周围怀疑的冰冷眼光,让他透不过气来。
  有一天,何凤新为了找一份工作,像无头苍蝇在清原镇的大街上四处乱转,两手空空、急火攻心的他满口都是大泡。他在清原县火车站望着人流穿梭涌动的景象时,突然灵机一动,身逢绝处的他看到了生机!他兴冲冲跑回家,喜上眉梢地对妻子说:“坤玉,我在火车站看到一些外地下火车、下汽车的病人,不能走怪困难的,要是有一个替他们接站的人该多好。所以我决定拉人力车去接站。”妻子担心地说:“你能行吗?人家能让你干吗?”他说:“咱一不偷,二不抢,凭自己的一双手、两条腿,卖力气挣钱,咋不行?我先到工商所、派出所讲一讲。如果社会上什么活都不让我干,我就写份遗书给报社,干脆死了算了。”
  妻子一听泪水涌了出来,说:“凤新,你看看孩子,再想想我带孩子在家等你,你千万别那么做。”何凤新此时泪水也流出来了,说:“坤玉,有你对我的支持,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我何凤新要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看看,我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第二天,他就去了工商所和派出所。他们都很支持何凤新,让他试试看,然后再办营业执照。得到了两个部门的允许,何凤新心花怒放地跑回家中,给妻子报了喜信。高兴完之后,他又犯了愁,管理部门同意干了,但是家中没有钱怎么买车呀!妻子说:“凤新,你别急,我有办法啦。”说着她翻箱倒柜,从里面拿出结婚时丈夫给她做的毛料嫁衣,笑着说:“你把我这身衣服卖了吧。”何凤新拿着妻子平时不舍得穿的衣服,卖了25元钱,又从亲戚家凑了40元钱买了一辆人力车。何凤新在车上写了一副对联:“为民服务愿做老黄牛,献身社会争当千里马。”
  何凤新一腔热血地拉起了板车,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地干起来。一个蹲过大狱的人拉起了清原县第一辆板车,成了清原县的特大新闻,也是一道风景。同时他的耳间整天塞满了冷嘲热讽,但他只顾闷头拉车,因为他感到通过自己劳动的汗水换来了别人的尊重,体现了他回归社会的价值。有一次一家单位的女会计用他的车搬家,没想到这家单位的领导当着他的面批评女会计说:“你怎么雇蹲过大狱的人给咱们搬家,坚决不用。”那位女会计流着泪对何凤新说:“我看你挺实在的,我不但这次雇你,今后有活还用你。”听了女会计的一番话,何凤新感到一股热流涌遍了全身。对于何凤新来说有什么能比得到别人的肯定更重要呢!还有一次,也就是他刚拉板车不久,他在火车站接站时,有一位干部模样的人微笑着对何凤新说:“老何,你使两个车轮拉车多辛苦,不如加一个轮变成三个轮子,你可以骑着送客人,这样就省事多了。”何凤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换三轮呀!”那位领导说:“你跟我走,我帮你借借看。”何凤新当时一脸茫然地说:“你怎么认识我呀?”对方说:“你都快成了咱清原县的名人啦,我怎么不认识你?”这位领导把何凤新领到县民政局。通过和民政局同志的谈话,何凤新才恍然大悟,这位领导原来是清原县县委的孙明选副书记。在孙副书记的帮助下,何凤新从民政局借了100元钱,把原来两个轮子的板车改成了三个轮子能骑的“倒骑驴”。
  何凤新时时感到心底有一股燃烧的火在激励着他,他对妻子说:“坤玉,我出狱蹬板车以来,通过我的劳动得到了上至县领导、下至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再加上你做我的坚强后盾,我觉着越干越有奔头,我要是干不好,对不起关心我的人,更对不起你。”为了扩大生意,他装了一部电话,还买来红纸写出广告:清原镇凤新人力车为您服务:凡在火车站、汽车站、镇内各企事业单位、各居民街道,都可运送客人、病人、行李;可事先预约登记,收费合理,昼夜不停,风雨不误。
  有一次,他半夜接到火车站打来的电话,要求他把一名因车祸撞成重伤的年轻人送到医院抢救。他准时赶到,把那位满身是血的人及时送到医院急诊室,又把妻子沈坤玉找来给病人剪了头,挖出了堵在病人鼻孔和嘴里的血块,使得医生顺利地做了手术。病人终于苏醒过来。还有一次,他路遇两伙舞刀弄棒打群架的歹徒。当时的铁南派出所的李宏彬所长为制止这场械斗,不顾危险和歹徒厮打起来。由于寡不敌众,他的警服被撕扯破了。周围群众没人敢上前。何凤新见一个家伙用尖刀顶在李所长的喉咙上,危急关头,他大吼一声,上前死死地抓住歹徒握刀的手,任凭对方踢他的肚子就是不松手。何凤新协助李所长制止了这场械斗,收缴了猎枪、板斧、尖刀、铁棒等凶器。
  何凤新在20多年蹬板车的风风雨雨中,共抢救危重病人100多人(为此荣获抚顺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称号),免费接送孤寡老人病号达1万多人次。1991年,他这个蹲过大狱的人当选为中国个体协会理事,走进了人民大会堂;1995年,何凤新又光荣地当选为辽宁省人大代表。
  
  行程3万里帮教,被服刑人员称为“我们的大使”
  
  1995年何凤新参加了辽宁省司法系统组织的先进事迹报告团,到全省各地的监狱作事迹报告。何凤新的报告《告别昨天,走向新岸》在服刑人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之后,何凤新收到了近百封服刑人员的来信,纷纷表示要以何凤新为榜样积极投入到改造当中,争取早日回到亲人和社会的怀抱中。
  为了义务帮助教育更多的服刑人员,何凤新同沈阳第二监狱的4名服刑人员签订了帮教协议书,他要不定期地到监狱看望这4名服刑人员,给他们解决改造当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在4名服刑人员中,一位刑期为20年的四川籍的邹景平给何凤新写信说:“何老师,我听了你的事迹报告,激动得好几夜睡不着觉。我因偷盗抢劫服长刑,在改造当中,家中的亲人没有一个来看我的,我感到前途渺茫,是你的事迹教育了我,让我看到了希望。”这4名服刑人员在何凤新多年的帮教中重新树立了人生目标,成为改造的积极分子,分别被减刑一年、二年,有的提前回到了社会的怀抱。
  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得到了监狱服刑人员的热烈回应,何凤新感慨不已,他想起自己在监狱服刑期间,监狱工作人员为了他的改造曾像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一样。他的心底升腾起一个强烈的使命感:我要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延伸到全国,为更多的服刑人员积极改造、重新回归社会出一份力,尽力所能及的义务。
  1999年秋天,经过半年多准备的何凤新决定实现他的一个人生宏愿:普法宣传单人骑车万里行。临行前,一直默默支持他义务帮教服刑人员工作的妻子沈坤玉说:“老何,你去吧!用你的亲身经历告诉全国更多的服刑人员,让他们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家人都盼着与他们早日团圆。你就放心地走吧,家中的一切不用你操心,我做你的后盾。”
  9月1日,何凤新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顺利成行。他历时两年半,行程3万公里,途经33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城市,可谓历尽千难万险,尝遍酸甜苦辣!他的180多场《失足未必千古恨:从囚犯到人大代表》的报告,在8万多听众中再次引起强烈反响!他被服刑人员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大使”。
  2003年8月,一个在他心头酝酿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投资6万元,在自己的家中建起了一个家庭档案馆,将自己出狱以来积累的图片、笔记、实物等800件资料陈列其中,使自己多年来对服刑人员的帮教成果系统化。辽宁省清原县司法局和清原县文明办已将何凤新的档案馆正式作为县法制教育展览室。

推荐访问:囚犯 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