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重重》:间谍电影的娱乐最大化:谍影重重系列

  杰森・伯恩作为间谍电影中的新贵族,注定将与好莱坞老牌经典角色詹姆士・邦德(《007》)、伊森・汉特(《碟中谍》)一并载入影史,从2002年�2007年九年中,三部《谍影重重》�扫全球票房,导演道格!里曼将通俗小说家罗伯特!鲁德鲁姆创作于冷战时期的小说塑造成新世纪的银幕传奇,电影紧张的节奏、跟拍的手法、凌厉的动作突破了以往窠臼,完全用剧情和表演征服观众,《谍影重重》系列的成功无疑为间谍电影树立了新的标准。
  故事的主角杰森・伯恩是CIA(美国中央情报局)一名顶级特工,在一次任务失败后失去记忆,寻找身份的过程中不断被人追杀,他只能在不断逃难的过程中,利用记忆的碎片和身边的蛛丝马迹探求真相。中间,伯恩结识德国女孩玛丽,在患难之间互生情愫,在摆脱第一轮追杀后,两人隐居印度,度过短暂的幸福时光,好景不长,在一次清除内鬼的行动中,伯恩再次被人陷害,玛丽亦造暗杀,伯恩不得不重心返回西方,揪出幕后黑手,洗刷自己的清白《伯恩的最后通谍》作为《谍影重重》系列的第三部,将剧情的对抗发展到白热化,三年的亡命生涯,伯恩己身陷生死攸关一刻,正邪两方使出浑身解数,决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一个是将自身的潜能发挥极限,一个是将掌握的资源开到最大功率,整部电影节奏紧张到让人窒息,116分钟竟无片刻冷场,管卡没时屏气凝心,不敢有半秒恍惚,直到片尾音乐响起,字幕打出,才下意识长舒一口气,一个顶级特工,意外失忆,在寻回真实身份过程中揪出在家黑幕,故事俗套,但极难拍好,因为,这不是两种不同规则的对决(如CIA和KGB之间),可以借助体系的不对称营造冲突,这是同一性质的集团内部对决,双方手中的资源可以很容易互相破解,想要胜出的一方必须拥有更高效率才行,道格口里曼为了突出这种强烈的对抗,为影片选择了激亢的节奏,这一基调在以后两部得到完好继承,甚至在第三部里面,节奏的紧张有点超出一般观众的承受能力,同时,影片采取的跟拍手法,镜头左摇右晃,看上去极不稳定,很好地营造出一种纪实效果,烘托观众的紧张心理,影片快速的剪辑使那些心惊肉跳的追逐的画而从未有一刻停歇,险象环生的剧情推进,计就像乘坐过山车一样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杰森・伯恩在剧中拥有超强技能,用她上司的话说,他是“价值三千美元的国家财产”,强大的职业训练使伯恩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仿佛拥有不死之身,好像有些不真实,但他的每一次逃生都做组铺垫,解释合理,并不牵强,没有明显硬伤,影片动作戏干净利索,没有花拳绣腿,但及其实用,充分利用环境条件,见招拆招,充满实战美感。
  马特1达蒙收敛的外表,扎实的表演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他没有花哨的外表,所以将观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表演上,而他的冷静沉着想必会让银幕前的女性观众充满安全感。
  弥漫在三部曲中的人性思考使电影脱离了一般动作片的意境,那些以捍卫国家之名的滥杀无辜也为电影镀上了一层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谍影重重》这一系列,没有慢镜、没有令人分心的香艳的女主角,没有双枪和飞鸽,所有魅力系数建立在扎实的剧情演进上,故事线索明晰,角色表演朴实,这些都为间谍电影注入全新的概念,看过《谍影重重》系列,你就会发现《007》系列是多么白痴的电影,007一副并不适合特工的英俊外表,从不起皱的西装,享用不尽的女色香车、半世纪不改的冷战思维以及随意捏造神手其技的武器花样,都是如此令人厌烦,这些空洞乏味的套数,也只能满足一下英雄妄想症患者的意淫,或者用来挫伤落后国家观众的自尊了,在《谍影重重》系列的衬托下,007愈发显出轻浮的脂粉气和娘娘腔,要命的是,这样的陈词滥调竟然整整重复了二十集,至于另一部名声显著的间谍电影《谍中谍》系列早在第一集里就达到了自己的顶峰,阿汤哥在掌控了影片主导权后,计迅速摒弃布莱恩・德・帕尔玛的惊悚群戏风格,向偶像剧类型靠近,仅仅拍过一部就沦为阿汤哥贩卖微笑和肌肉的“电子月历”
  最近连续看了几部间谍题材的骗子;《暗算》是国产影视剧中为数不多的惊喜,突破了以往主旋律影片对主人公的脸谱化塑造,是一部对理想主义的由衷赞歌;索尼投拍的迷你剧集《合伙人》(《company》)展示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贯穿冷战始终的伟大博弈,是一部名副其实的间谍史诗;而这一部《伯恩的最后通牒》有现有的经验条件现,将间谍电影做到了娱乐的最大化,三部各有侧重,但都精彩非凡。

  (责编:孙 达)

推荐访问:最大化 间谍 重重 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