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这里沉思【赤水河,岁月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车在川南黔北的崇山峻岭中穿行,一路上赤水河时而融入视野,时而又被甩在车后。大约四个来时辰,一路谈笑的朋友稍感疲惫,有的已经开始眯着眼打盹。我却静静地望着车窗外。赤水河在奇峰涧谷中很潇洒地拐了一个月牙形的大弯。突然,一个像“小布达拉宫”的民居群出现在眼前,这该就是二郎镇了!
  我们率性下了车来,站在黔北习水镇的山路远眺,蓝天白云下的二郎镇,在茫茫群山中泛着金辉:一道道山梁高低起伏,向大地深处蜿蜒而去……
  这里曾是红军四渡赤水的重要战场,当今,商界叱咤风云的“郎酒”集团也在这大弯里演绎着神奇。
  随后的两天时间,在二郎镇镇政府和红军杯酒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走进红军街,静静地听,仔细地看,流连在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看着红军开仓分盐的盐号,以及凝固着岁月的斑驳墙体。再往南行,赤水河的涛声依稀在耳边响起,随行的人告诉我们,二郎滩渡口就在山岩下面,我攀着岩体,小心翼翼地下到河滩。
  站在饱经沧桑的渡口,望着两边山峦起伏的莽莽林海,倾听那穿越林海的阵阵啸风,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我从清澈的水中拾取一枚卵石,似乎能掂量出这段历史的沉重。
  在这里曾上演了一幕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二渡赤水战。
  1935年2月18日,红军的一支大部队自古蔺铁厂出发,向赤水河挺进,傍晚到达二郎滩。此时黔军侯之担部已派两个团抢先占领二郎滩东岸麻平一带,控制了把师凹制高点,妄图据险堵击红军。为了争取时机,担任先锋的红三军团十二、十三两个团,一面架设浮桥,一面乘船渡河,首先占领阵地。当时,红军仅有三只木船,每只只能载三十人,战士们心急如焚,渡过一个营以后,与敌人展开背水战。19日拂晓,红军分四路向敌人发起进攻,其中三面正攻,一路绕道把师凹制高点,集中火力向敌人射击。敌人突然遭到袭击,乱作一团。这时,红军担任正面进攻的部队,趁敌人混乱之际,猛攻猛打。敌人死伤惨重,剩余的仓皇逃窜。20日,红军大部队顺利通过浮桥到达贵州境内。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一道蜿蜒起伏的白酒酒谷带环绕在乌蒙山间,弥漫在人们心间的是那浓浓的酒香。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是长征文化的经典。红军杯酒业恰好对接了酒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节点,将品牌越做越大,已经成为享誉赤水河的一家酱香型酒企业。进入到红军杯酒业公司,沿坡梯次分明,办公区域环境雅致,管理井然。随同厂里的负责人,我们到车间实地观察了热气蒸腾的出酒场景。看着琼浆溢出,我们禁不住惊叹起来!车间师傅让我们品尝刚出锅的原汁酒,其色透明,浓香扑鼻,回味纯厚绵长,喝下去顿觉身心俱爽。
  红色的酒瓶,“红赤渡”品牌,彰显着厮守在这块物华天宝之地的二郎人的雄心大志。红军杯酒业文化的形成,是创造性的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相互发酵、升华积淀的结果。它以醉人的芳香让外界在了解它的同时,也将红色文化一同品下。
  正如郎酒一样,红军杯酒业也有其艰苦的创业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神秘的酿造环境,因为酒本身的丰富,更显得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用红色文化浇铸骨骸,用奋斗不息的红军精神拧成荣耀,这是一个企业制胜的韬略。
  手捧一杯红军酒,一缕香馥一缕真情。一滴滴进岁月深处,一滴荡漾在今天美好生活的水面……

推荐访问:在这里 岁月 赤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