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掌门人到光明使者_光明使者

     在福建师范大学面积不大的一间学生公寓里,许华楚面前的书桌还算整洁。在书架贴着的便签纸上,许华楚留下不算好看却很认真的字迹激励自己——“舍得毅然,得之淡然”。一旁的舍友开玩笑地说他是在装,随即,许华楚的脸刹那绯红。
  一年中有半数以上时间都在国家或省盲人足球队里封闭集训,学校的周遭对于已经是大二的许华楚来说显得很陌生,“系里的很多同学都还不认识呢”。当每次漫步走廊,舍友提醒他刚才擦身而过的也是同班同学时,许华楚就会觉得特别尴尬,“不了解情况的人也许会以为我挺不好接触的。”
  当福建省盲人足球队没有比赛的时候,许华楚总会在校园里健身,用跑步保持状态。到了周末,他还会在福州市业余足球联赛中客串一下守门员,“没有任何薪水,完全是讲感情”,他所在的闽城鞋业队是本联赛的翘楚,“赢了4场而且还没有失球”,许华楚的骄傲溢于言表。其实以他的水平,要在业余联赛正式立足不成问题,很多球队也希望将他招致麾下,但许华楚却一一拒绝。他说,要做一个有人爱的人,不要做一个招人恨的人。义正言辞过后,这个大男孩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无缘中超
  许多年前,许华楚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为盲人足球队当守门员,而他的足球之路,就在平淡之中经历着一次次改变。
  
  2004年,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无法照应,13岁的许华楚被动地作为“大龄青年”走上了足球之路——来到福州鼓山文武足球学校。对于一名有志于职业足球的青少年来说,这个年龄的确有点大了。不过,那时的许华楚对于未来没有太多考虑,在队中因为担任边锋感觉疲惫之后,许华楚随即申请改变位置,“舒服的”门将位置成为他的新角色,而当时启蒙教练何坚的一句教导——优秀的门将等于半支球队,就让许华楚在球门前一直站到现在。“退后一步是幸福”不过如此。
  也许是天生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许华楚喜欢站在门前时的心理感觉,他享受这种压力。“记得2004年的福州市元旦杯决赛,打到点球决胜,我一口气扑出了对方三个点球!”那是许华楚第一次体验“门神”的感觉,至今回忆过往还能露出的得意神情似乎在印证着启蒙教练的那句箴言。
  一年后,经过福州地区的层层选拨,已经小有名气的许华楚向职业足球迈出一步,他入选了厦门蓝狮的第三梯队。那年的厦门蓝狮在中甲所向披靡,在高洪波的率领下,他们以20胜4平2负夺取冠军,顺利升上中超,厦门足球的春天似乎近在咫尺。
  然而,许华楚职业生涯的春天却来去匆匆。“当时第三梯队里共有三个守门员,我的身体条件是最差的,所以不被看好。后来,队里又买进了一名守门员,我就只好离开。”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职业足球独木桥上,许华楚被不情愿地“挤”了下来,无缘中超。如今,阅历颇丰的他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曾经的失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同他1.82米的实际身高无法企及2005年测骨龄时预计的1.9米一样。
  转战盲足
  
  从厦门蓝狮回到足校之后,许华楚随队摘取了两次福州市室内五人制足球赛的冠军,但是对于未知的将来,更愿意顺其自然的许华楚还在等待,那时的足球对他来说只能算是业余爱好。不过,就当许华楚在两次比赛中挥汗如雨时,一双眼睛已经紧盯他很久,福建省盲人足球队的主教练邹宏谋已决定在队中为其留出位置,“霸气”——这是邹教练看中许华楚的根本原因。然而在起初,邹宏谋这个伯乐当得却有点一厢情愿。
  2006年年底,正在足校上晚自习的许华楚被启蒙教练何坚叫了出来。在一辆轿车里,他见到了曾经跟他通过电话的邹宏谋,后者也是开门见山,邀请许华楚加盟福建省盲人足球队。回想起那个夜晚,许华楚用“倔强”形容了自己的反应。“当时是比较抵触,第一反应就是不去。我就想,盲人足球能踢出什么啊!”不过,在这足球之路的十字路口,许华楚再次被动行事,启蒙教练何坚的怒斥终于让这个15岁的少年低下了倔强的头。
  几个月后,带着守门员的一身行头和多多少少的不情愿,许华楚在2007年年初来到福州盲校,见到了包着六片铁皮、踢起来当当作响的特制足球,见到了让他大吃一惊的水泥场地,同样也见到带着眼罩的队友“如脱缰野马”般的带球技术。许华楚说:“第一次看见他们踢球,那像是一种能飞的感觉。”而在那些娴熟带球的队员中,就有后来在北京奥运会声名鹊起的中国盲足11号,王亚峰。
  虽然眼前的景象让许华楚为之一振,但他还是琢磨着踢完2007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就离开球队,“一是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二是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
  虽然许华楚有了心理准备,但起初的熟悉期还是让他苦不堪言。水泥场地上5米长、2米宽的活动范围,让喜爱出击的他很不自在,再加上近一斤重的足球的轮番轰炸,许华楚经常鼻青脸肿。而在训练结束后的日常生活中,许华楚更是不知所措,由于不知如何和队友交流,“就怕说错了话”。那段时间,他只能用“吃饭、训练、睡觉”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躲避这个棘手的问题。终于,在集训开始不久后,如此“冷战”的状态被队长王亚峰打破了。
  一次,由王亚峰发起的牌局邀请引起了许华楚的兴趣,“原来,他们是通过扑克牌上的盲文点来辨识点数的”,随着牌局热火朝天的进行和许华楚正式踏入这个未知世界后的熟悉,原本被视作难题的沟通也就变得异常简单。“有时候他们还会扔给我一本盲文书,得意地说,‘这是无字天书,你根本看不懂’。”想起队里生活中的趣事,许华楚露出了笑容。
  作为球队中的“光明使者”,许华楚不仅仅是守门员,更是队友的眼睛。曾经为了体会队友的感觉,许华楚在不同场合几度尝试蒙眼行走,但是伴随黑暗而来的恐惧吞噬了他的胆量。所以无论在训练时还是生活中,当队友们搭着他的肩膀鱼贯而出时,年轻的许华楚开始体会到责任的力量。即便回到校园,他也时常会在下楼梯时不自觉地看看后面有没有队友跟着。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顺畅的沟通、团结的集体,随着队员之间愈发默契,福建省盲人足球队开始把目标对准2007年5月12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7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带着一起努力争夺冠军的想法,许华楚踏上了他的首次盲足比赛之旅。对于那届比赛,许华楚已经记不清他的多个“第一次”,倒是意外输给重庆队的比赛让他耿耿于怀,“要不是裁判的一个误判,冠军应该是跑不掉的。”最终,福建盲足遗憾地与冠军无缘,而许华楚曾经对于盲足的抵触、不情愿也在与队友们一起奋斗的过程中烟消云散。这里,足球和梦想依然鲜活且纯粹。
  奥运情缘
  在这次略显遗憾的残运会之后,许华楚第一次入选了盲足国家队,开始备战2007年10月的亚洲盲人足球锦标赛。对于国家队的召唤,许华楚异常激动,因为这支球队的终极目标是北京残奥会。可是,“很怕在最后一刻被刷下来”的许华楚未能坚持到最后,在2008年6月结束于西班牙的集训后,许华楚的担心成了现实。
  北京残奥会上,中国盲人足球队的银牌让这支在寂寞中倔强生长的球队成了中国足球的一个标杆。然而那个夏天,17岁的许华楚没有关注中国盲足在残奥会上的表现。“毕竟我还有自己的小生活。”时至今日,他仍然会用一些理由去搪塞自己的遗憾。
  北京残奥会结束后,回到福建队的王亚峰时不时地会跟许华楚聊起这次北京之旅。这个在决赛中打入一球的前锋在那个夏天名扬中国体育界,但细心的他不想勾起许华楚的遗憾往事,便没有说出全队无缘金牌后的痛哭,更没有提到回荡在更衣室内的《真心英雄》。王亚峰只是告诉许华楚,“北京好大,很热。”
  一次亚军,一次错过,许华楚在面对挫折时选择了坚持和等待。4年,一个衡量成功的标尺——2011年,福建盲足在4年后终于取得第8届全国残运会冠军,2012年,许华楚正式成为中国盲足出征伦敦残奥会的一员。
  在备战伦敦残奥会的周期中,许华楚和队友们接受了8个月近乎残酷的封闭集训。梦想照进现实之前,是必须经受的魔鬼训练。
  “那时每天一到训练场,就能看到倒计时牌的改动,那种感觉真是太压抑了,尤其是精神上的压迫。”在枯燥的训练中,许华楚捱过了一天又一天,他说,其实队友们比他更压抑。
  时至今日,伦敦残奥会已经结束3个月有余,但在省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的盲人足球场外,那个倒计时牌依然矗立。字迹在日晒雨淋下已经有点斑驳,上面的数字停留在12,那一天,2012年8月12日,许华楚和他的队友们踏上了伦敦残奥会的征途。
  身处“死亡之组”的中国盲足最终在小组赛关键战中再次输给了宿敌巴西,只获得第5名。在小组赛3场比赛均首发上场的许华楚说,这一次他抛开了一切杂念,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我们大家都尽力了”。如今,许华楚的电脑里仍保存着中国盲足在伦敦的比赛,点开每个视频,他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比赛的进程以及双方许多球员的特点。从曾经的抗拒到如今的不舍,在足球世界中,许华楚找到了舍弃和收获之间的平衡点。
  现在,这个以卡恩和卡西利亚斯为偶像的大男孩在历经考验后,已经开始计划不远的未来。许华楚说自己的目标不高,能到盲校当个老师就挺好,“争取考个教师资格证吧,”他掰着指头数着当老师的好处,“有假期,有周末,最重要的是还能踢球”。当然,他还希望在4年后可以前往巴西,“现在队里球员基本上都是90后,里约残奥会时还是很年轻。”
  “舍得毅然,得之淡然”。这是许华楚的信念,也是他的故事。

推荐访问:光明 掌门 人到 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