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汽车企业得势,靠的不是运气:今日运势

  民众为水,水可覆舟,民众为水,水可载舟。中国汽车得遇一件大事,一切辗转与变幻,力量之根源,皆在民众。   没有哪一种力量,可以让日系汽车品牌的销量一夜之间陡降43.75%。这力量来自世界上最大汽车市场中的众多消费者。自主品牌得势了,但靠的不是运气。
  没有人可以预言,也不要再摇头晃脑地用营销理论和数量经济学来分析,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这一切与规律无关。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直至2012年中的时候,人们还奔走在“自主唱衰论”的边缘。峰回路转,顷刻之时,民族汽车之汹汹来势蔓延开来。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04年的夏天,在北京车展吉利展台一间低矮的小屋里,李书福木讷的描述着他头脑中的吉利,“当今吉利汽车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品质,二是品质,三还是品质。”那时的他并不健谈。他一遍一遍地提醒着采访他的人:“你一定要旗帜鲜明。”
  2007年的冬季,长城汽车王凤英向笔者坦言,长城汽车陷入品牌战略的困境,“长城汽车需要品牌认知的拉升”。四年之后,长城汽车厚积而薄发,在自主品牌整体低迷的时候,依靠实实在在的市场表现,一枝独秀。不语中强大,那不是魏建军脸上新生的皱纹,不是王凤英鬓角的白发,是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在一个民族汽车企业里,得以生根,发芽,成长,开花,是长城汽车在沉默中华丽的转身。
  2008年的四月,春寒料峭。在左延安眼里,陈道明和杨澜两个大腕都不是他最重要的客人,那个满头乱发,略有些偏执的尹同跃才是他真正等待的人。可是,两个人的见面是那样的平静如水,稀松平常,寥寥数语,举重若轻。此时,江淮推出第一款乘用车——宾悦,而奇瑞,正扛着民族汽车的大旗,艰难前行。就在那时,时任江淮汽车总经理的安进告诉笔者,“我平日用的车是宾悦,我应该用宾悦。”
  十年,人们从青春到而立;
  十年,人们用梦想编织现实;
  十年,可以让企业从稚嫩走向成熟;
  十年,却改变不了那一群汽车人的执着情怀。
  广汽传祺、长安悦翔、奇瑞瑞虎、江淮和悦、中华H230,这些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小品牌汽车产品,在《家用汽车》集结。在汽车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是一颗颗充满热情、热爱生活的心。这些车主选购自己的爱车,与价钱无关,与级别无关,是品牌认知,是消费偏好,是文化承载,是当家作主的情结,是对民族汽车企业最无声和最有力量的支持。
  这是一个虚无的年代,这是一个真实的年代。这是一个病痛的年代,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多元化、功利化的价值观正冲击着太多人内心的坚守。
  曾有人说,合资正如精神鸦片,让人欲罢不能,使中国汽车外强中干。我们要说,建立在巨额利润和虚幻繁华之上的中国汽车业,如海市蜃楼般美丽,却不知在何时,会顷刻崩塌。拯救这一切的不是政府,不是媒体,甚至不是企业自己,而是我们数以亿计的民众。矗立在这个不确定年代的坐标原点,俯瞰古今,我们寄情于民族汽车的自立与自强,我们寄情于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不是窃喜,而是庆幸,是大大方方的欢喜,当机会来临,我们的民族汽车人做的准备还不错,他们正重装上阵。
  痛吗?曾经痛吗?
  喜吗?
  这仅仅是开始。

推荐访问:得势 汽车企业 运气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