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林【重读吉卜林文学作品之《丛林之书》】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同时也是一个兼具英、印双重文化身份的文学家。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著作颇多,题材、形式丰富多彩,有诗集、长短篇小说、历史故事集等,其中他在短篇小说领域成就最高,开创了英国短篇小说新的高潮,《丛林之书》就是其著名的代表作。童话寓言的故事题材使该小说不仅深受小孩子的喜爱,而且还赢得了成人的青睐,特别是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1907年吉卜林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在题词上称他具有深度的观察能力、想象新奇、思想浑厚、叙事能力超凡。
  一、《丛林之书》的文学地位
  《丛林之书》是一部以童话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分为两卷,共有15个故事,于1894、1895年出版。主要是以莫里格为线索展开的故事叙述。莫里格是一个印度男孩,一生充满了奇异的色彩,他从小生活在丛林世界里,是由母狼喂养长大的。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丛林世界的旖旎风光,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书出版后深受人们喜爱,远销海内外,是吉卜林短篇小说集的典型代表之作。虽然《丛林之书》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短篇小说集,以讲述动物间发生的趣事为主旋律,但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传达了吉卜林的思想深度、创作主题、写作风格,使之不仅成为儿童与青少年喜爱的书籍,而且还赢得了成人的青睐,特别是引起评论家的关注。同时,通过研究该小说集也能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关于吉卜林与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虽然《丛林之书》已经出版了近100年的时间,但是其魅力一直延续至今,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不仅为世界各地的孩子制造了诸多乐趣,而且给全世界的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该书为父母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父母和小孩可以一起阅读,为故事中动物们的勇气而鼓掌,为动物们的斗志而惊叹,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该书还被改编成迪斯尼动画片,片名为《森林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深受世界各地孩子们的欢迎。同时该书还被改编成漫画和电影,使其不仅在儿童文学领域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还进入到影视领域的范畴,足见其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丛林之书》在表象上为人们带来了新奇的想象,充满趣味性与温情性;内在之处引起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是对人类精神面貌的无情揭露。一直以来,诸多文学家都认为《丛林之书》是宣传殖民主义观念的作品,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的英国社会,对其文坛上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概念。布拉德布里(英国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在他的著作《现代英国小说》中曾称赞吉卜林和他的《丛林之书》,认为吉卜林是当时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向人们介绍了当时英国文学的状况,对今后人们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二、《丛林之书》的意象体现
  (一)丛林意象
  吉卜林身为英国人,深受英国思想教育的影响,但他却一直生活工作在印度,把印度作为他的第二个家乡。19世纪末英国实行殖民扩张政策,印度沦为其殖民地,这让吉卜林内心充满矛盾斗争,因为在政策上吉卜林认同英国政府的决策,但他对印度人十分眷恋,印度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仍是他无法割舍的一部分,这种矛盾在吉卜林的作品中很容易察觉到,他作品的题材大多选自印度的真实生活,描述印度普通人们的生活百态,他的作品不会为了附和英国人的思想与兴趣而诋毁与丑化印度。1893年,吉卜林的女儿出生,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及写作动机,使他投入到《丛林之书》的创作中,故事中有他对孩子的爱,有他对印度遭遇的同情,他用动物小说的写作方式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理想的“丛林世界”,通过半自传的形式为人们揭露了现实世界的虚伪与丑陋。
  该小说的丛林意象主要表现在既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理想、美好的丛林世界,也对现实世界进行了赤裸裸的揭露,将人类社会的丑陋、欲望真实地展现出来,使丛林世界与现实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提醒着人们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同时也让人们了解到丛林世界是不存在的,是虚无缥缈的。因此吉卜林将这种领悟用男主角莫里格命运的转变中得以体现,故事中的丛林世界最终逃脱不了现实世界的摧残,美好、理想的丛林世界渐渐地变形、让步直至被摧毁,乌托邦的丛林世界渐渐被现实世界所替代,被现实的丑恶所污浊。丛林世界是吉卜林制造出的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在这个理想世界里充满着温馨、快乐与美好,没有现实世界的尔虞我诈,与现实世界的村庄形成了强烈的差异,通过对比将丛林意象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虽然在丛林世界里也存在着动物间的弱肉强食与优胜劣汰,但这是生存的必然现象,不会像现实世界的村庄一样,人们为达到目的而不折手段,尔虞我诈,丛林世界与现实村庄的对比让读者清晰地看到虽然社会在不断进步,但这是人性善良的缺失换来的,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环境下人类最大的追求是利益,它高于其他事物而存在。
  (二)狼妈妈意象
  狼妈妈是《丛林之书》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动物形象,吉卜林为其倾注了诸多笔墨,它性格鲜明,与人类的母性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狼妈妈的首次出场就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温情的母性形象,四只小狼崽在狼妈妈的身旁嬉戏打闹,而狼妈妈用它灰色的大鼻子与狼崽子互动以表现母爱。吉卜林将狼妈妈塑造成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形象,既有母性的温柔体贴,又在行为上表现出勇猛、强悍的个性。狼妈妈把莫里格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照顾,熟悉他的每一个小动作,一听到莫里格喘气的声音,它就知道莫里格此时正被什么所困扰着,它就会去询问和宽慰莫里格。因莫里格是个被丢弃的小孩,狼妈妈对他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对他细心体贴,用生命来保护着他,希望以此来扫除莫里格对亲生母亲的仇恨心理。当莫里格遭遇危险时,狼妈妈似乎变成了一个剽悍的母亲,用锐利的语言、勇敢的拼斗守卫着莫里格,这时的狼妈妈完全不负她年轻时“魔鬼”的称号,她的勇气与剽悍使猛兽们都退避三舍,连狼爸爸也自叹不如,令人敬佩。
  狼妈妈的母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们反思自身的行为。狼妈妈的形象实质上是对印度传统女性形象的反驳,狼妈妈与莫里格的生母梅阿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梅阿苏能嫁给村里最富有的人可以推断出其家庭条件与文化程度应该不差,但是从孩子被丢、狼孩回来等一系列事情中可以看出她的软弱、缺乏自主性。其实,梅阿苏的女性形象在19世纪的印度随处可见,当时的现代女子教育还不普及,女性地位仍极其卑贱,甚至可以像牲口一样被任意买卖,她们没有自我意识,不能有主见,只能听任丈夫的安排。因此,吉卜林赋予狼妈妈的形象以极大的文化内涵,首先,它是所有母亲形象的代表,温柔、善良;其次,它有自主性,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勇敢剽悍,不向恶势力屈服。狼妈妈的形象是对当时印度女性地位卑贱现象的辛辣讽刺。   (三)法则意象
  《丛林之书》中蕴涵着极强的法则观念,虽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阐明,但在各个故事中都有所体现。如第二卷的第一篇故事中对丛林法则作了明确的定义,即服从,所有生活在丛林中的动物都要遵循这一法则。在《丛林之书》中,动物们的生活都要遵循既定的秩序与纪律,严格遵守的则受人尊重与爱戴,否则招人鄙视,就像莫里格之所以能成为丛林之主,就是他严守法则的结果,而猿猴的散漫、不遵守法则则遭到所有动物的鄙夷。同时丛林世界里也讲究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本事获取食物,而不是去摇尾乞怜,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更是丛林法则的最基本条例。1907年在给吉卜林颁发诺贝尔文学奖时,威尔逊(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曾说了这样一段授奖语:《丛林之书》中体现的丛林法则其实质就是现实世界的法则,要求人们做到奋斗、尽职、遵从,以维护生活中的秩序。当然,对于丛林法则也有不同的理解,文美惠(中国学者)认为丛林法则代表着吉卜林的处世之道,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本质是一样的,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与秩序,因为人类的利益关系是相互牵制的,一旦破坏了某种秩序,则有可能牵连到许多的利益并使其受损,因此人与动物都要遵循相关法则,以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
  三、结语
  优秀的作品蕴涵丰富的内涵,同一作品从不同角度解读能得到不同的见解,能领悟到更深刻的寓意。《丛林之书》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吉卜林以动物小说的童话故事为写作题材,不仅为孩子带来欢乐,也让他们在欢乐中获得人生的感悟,有利于他们对亲情、友情的理解,教会孩子要勇敢,要用智慧战胜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学会做人的原则、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而对于成人读者与研究学者来说,《丛林之书》让他们了解到19世纪末英国社会的思想、政策的状况,是研究那个时代英国文学状况转变的重要依据,了解社会法律、社会伦理观念的转型,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们的虚情假意、自甘堕落,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尔虞我诈,对印度传统女性地位的卑贱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吉卜林在英国的文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作家与诗人,对吉卜林《丛林之书》和其他作品的研究,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吉卜林的写作风格,有助于人们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状况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兵.丛林法则、认同危机与东西方的融合——论吉卜林的《丛林之书》[J].外国文学评论,2003,5(02).
  [2] 郭晓静.吉卜林的多视角阐释[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3] 孙志军.思想与趣味:经典童书的风骨——读鲁·吉卜林《丛林之书》[J].中国图书评论,2004(05).
  [4] 李秀清.吉卜林的“丛林法则”[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06).
  [作者简介]
  李敏(1983—),江西吉水人,本科,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推荐访问:重读 文学作品 丛林 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