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职高语文课堂开一味“可乐”药方] 达县职高航空服务专业开放课堂

  摘 要:针对职高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的心理特点以及语文课堂学生热情不高,激情不再,倍感学习苦涩的现状,从十年来的教学实践及中药调理治病救人得到启示,为学生开一味“可乐”药方,从教师角色、课堂气氛、教学内容和语言运用四方面进行实践,调理职高语文教学,努力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
  关键词:可乐;教师;学生;语文课堂
  职业高中的重点是培养中等专业技能的人才,招生又在普高之后,生源质量可想而知。很多学生及其家长上职高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来学专业学技能的,文化课的地位自然降了下来,本应是最有魅力的语文课,长期以来却不受学生欢迎。在抱怨牢骚之后静下心来,我们还是应该多思考如何改变现状。
  至圣贤师孔子有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乐学”,首先还得老师施以“乐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乐感。在学生倍感学习苦涩的同时,给语文课堂开上一味“可乐”,来解除学生学习中的疲乏,调理我们的语文教学。从事职高语文教学十年来,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角色要“可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也是一个表情丰富的演员。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是一个个有活力、有尊严的个性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凭借自己的“演技”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实也是一出成功的“戏”,在这场“戏”中,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同时,也应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着心灵的转换,不断创造着自我,展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情感的磁力为媒介,使得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文章的情三者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笔者力求将恰如其境的情,融于教材中,把自己变成一个情感的媒体,变成一个“可乐”的角色。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主人公,就是文中的山水草虫,就是文中抒的情;或豪情满怀,直抒胸臆;或慷慨激昂,催人奋进;或喜形于色,赞叹不已,或愁容满面,怒不可遏;或如关东大汉,唱“大江东去”,或如南国女子,吟“晓风残月”……用这种情感,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激发学生火热的情感,使他们亢奋起来,在强烈的情感驱使下,学知识,受教育,懂道理,明人生。
  二、课堂气氛要“可乐”
  精彩的导入会使职高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巧妙的开讲,会使职高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自由讨论,在课堂畅所欲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此,在课堂上,时常提醒自己,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昂扬的精神状态,从而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当课堂氛围处于低潮时,我便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和语言,振奋学生的情绪。学生在这种“可乐”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主动,也就学得有心了。
  三、教学内容要“可乐”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学生已处于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抓住这一点,取决于语文教师能否抓住教材中无穷的“乐”点。为此,语文教学就应以课堂为圆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缩短学生与外界的距离。在传授知识时,尽力把知识变成有趣的“乐点”,让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项链》一文备课时,笔者设置了一个“进行创新性赏析,超越作者,冲破框框”的环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总会在阅读时进行再思考、再创造,形成自己的理解。让学生超越作者,冲破框框,不受作者创作意图的束缚,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开展自由讨论,来个“玛蒂尔德其人大家谈”,见仁见智,自由评说。每人先独立思考,然后主动站起来亮观点,找同伴,“拉帮结派”,再按观点分组,由主动亮观点者牵头,让同一观点的人坐到一起去,共同研讨,继续完善自己的观点,力求完善说法。最后请每个观点的领头人上台演说,阐述本组的观点。
  四、语言运用要“可乐”
  职高生普遍的特点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20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学习内容单调,职高生在听的过程中,就会索然无趣、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做小动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语言艺术。
  语言作为教师授课的重要交际工具,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乐”的语言可以提高职高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清晰,而教师的诙谐、幽默,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有趣形式,它可使职高生精神愉快,使死板的知识讲得妙趣横生,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得到充分的提高。如讲解《雷雨》时,我分析周朴园对鲁侍萍说的“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说:“那么大的伤害,却是如此轻描淡写,这让我想到了一句歌词(唱出来)——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科的特点,下准这味“可乐”药方,培养学生的兴趣,那么我们的职高语文教学离孔子所谓的“乐学”也就不远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推荐访问:职高 药方 可乐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