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_抗战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的缘起

  【摘 要】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同时,向全党发出了开展学习竞赛的口号。党中央根据六中全会的决议,着重抓了延安在职干部的教育工作,为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在职干部教育树立了一面旗帜。毛泽东说:“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 ①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方面的要素,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实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介者三方面论述抗战时期在职干部教育的缘起。
  【关键词】抗战时期;在职干部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在职干部教育是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内在要求
  1919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就全党而言,对马克思主义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的情况普遍存在,原因如下: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欧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自己学说的过程中对中国关注较少,而且从传播途径上看,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日本、法国和苏联这些非马克思主义诞生地的渠道而来。马克思主义由西方走向东方的过程,是它引导东方各国人民解决东方问题、改变东方世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它不可能为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现成的答案。这是横亘在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座桥梁,更是给予党的领导干部的时代难题。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仅仅两年之隔,时间的限制使中国共产党没有深厚的理论沉淀做基础,没有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武装自己的头脑。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准备不充分,成立后立即投入到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又一直处于动荡的革命环境中,没有充足的时间在广大干部中开展马列主义的理论教育。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接受马克思主义,就开始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等,没有合适的机会和条件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曾说:“如果有人说,有哪一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②这使得早期的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教条的盲目性,而这种思维惯性一直影响着党的干部。
  二、在职干部教育是中国革命所处特殊历史环境的实际需求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扩大了,其领导的人民革命也已经在西北和华北建立起了较为独立的抗日政权,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根据地。随着抗日战争的逐步深入,抗日根据地的扩大,抗日武装力量的扩大,党的干部队伍也迅速扩大,各种新参加革命队伍的干部革命理论、革命理想欠缺,对革命形势的变化认识不足,文化知识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抗日战争的进行,这就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红军时代的老干部,由于长期进行武装斗争,没有多少机会参加集中进行的理论和文化专业知识的培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需要学习提高才能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因此,1938年11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学习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为了保证共产党员能在抗战建国大业中起应有的作用,为了使共产党扩大发展成为能担当抗战建国大业中一部分光荣任务的巨大力量,必须大批培养和提拔有胆有识能作能为的党员干部和非党员干部,并且最适当的使用教育和爱护这些干部。必须加紧认真地提高全党理论水平,自上而下一致地努力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 ③
  三、在职干部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彻底克服中国共产党对待抗日战争的教条主义倾向的实际需要。如何克服教条主义,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特别是在抗日战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概括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艰巨而伟大的历史任务,是赋予在职干部进行教育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④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这个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使其深入发展,就无法领导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在职干部如果不接受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就不能顺利的完成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任务。
  四、在职干部教育是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
  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实践,深刻认识到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尤其是在职干部的教育。毛泽东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 ⑤周恩来也指出:“必须不断地培养全国前进的青年干部,分到全国军队的政治工作的组织中去。” ⑥因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党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革命干部。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也说过:“政治路线确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⑦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鉴于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对干部的要求,就比一般的党员要求要高。干部不仅要有丰富的政治素养,还要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和精通的革命理论。
  抗战初期,面对全新的形势与时代的要求,在职干部队伍准备明显不足,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老干部文化水平偏低;新干部缺乏实际斗争经验,革命理想、革命理论欠缺。所以,“应特别注意党内老干部的重新教育与新干部的培养,加倍努力和巩固自己的队伍,到处建立起共产党严肃的坚固的堡垒。” ⑧因此,必须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他么的马列主义水平,增强对中国具体情况的认识,尤其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②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62年1月30日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658-659
  ⑤《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77页
  ⑥周恩来选集(上卷 ) ,人民出版社,1980
  ⑦《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⑧《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526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 卷)[M]. 人民出版社,1991.
  [2].高新民,张树军. 延安整风实录[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 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柴观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党的延安时期学习运动[J].兰州学刊,2011(3).

推荐访问:抗战时期 缘起 在职 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