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的碰撞:预设与生成

  【教学片段一】  先估计一下,3.6×3 3.6×2.8 3.6×1.15的积大约是多少?  (预设方法一:4×3=12平方米,把3.6和2.8分别看成最为接近的整数,把两个数都看大了,准确得数比估计的数小,所以积小于12平方米。
  方法二:3×2=6平方米,把3.6和2.8分别看成最为接近的整数,把两个数都看小了,准确得数比估计的数大,所以积大于6平方米。
  教师及时追问:所以结果在几和几之间?
  方法三:3×3=9平方米,把3.6和2.8分别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把3.6看小,2.8看大,所以积在9平方米左右。)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满期待学生能完美的出现以上三种预设,从而能使课能流畅的进行下去。然而事实上“方法二”没有出现,这打破了我追问“结果在几和几之间”的设想。为什么学生不把两个数都“估小”呢?课后询问学生,他们的想法是3.6和2.8这两个数按以往四舍五入的经验,应该“估大”,所以这里希望出现的“结果在几和几之间”只是我的一厢情愿。那如果调整为直接问“结果在几和几之间”,我想“方法二”自然就有了。在我遗憾的时候又有学生举手:“老师,我还有方法。 3.6×2.8的积比3.6×3小。”这个想法不在我预设之内,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方法呢?3.6×3是已经学过的小数乘整数,3.6×3 3.6×2.8在这里同时呈现,细心的学生会比较出两个乘法算式中都有因数3.6,只要比较另一个因数3和2.8,就能知道3.6×2.8比3.6×3小一点。这里的“非预设生成”说明学生在主动思考,所以我认为这是课堂上“精彩”的一笔。
  【教学片段二】
  怎样列竖式计算3.6×2.8和1.15×2.8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选择不同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小组相互交流。
  1、(预设列竖式计算3.6×2.8以下三种情况:A 、正确的竖式。B、受加法影响积的小数点对齐因数小数点。。C、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再在积里点小数点碰到了困难。)
  计算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你能想办法说明吗?
  (预设方法一:和估计结果比较积在“9”左右。
  方法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移动规律”,计算时把3.6和2.8分别看作36和28 ,把两个因数都乘了10,算出的积1008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为了让积不变,就要把1008除以100。
  方法三:把3.6米和2.8米分别改写成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是1008平方分米,再还原成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
  在教学过程中预设方法二没有出现。
  2、(预设竖式计算1.15×2.8有以下三种情况:A、正确的方法,先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小数位数再化简。B、列竖式时,没有采用简便的方法。C、错误的情况,先划去末尾的0再数小数位数。)
  在教学过程中三种预设全都出现。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注意将教学的重心下移,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给予每一个学生,努力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差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回收,作为师生及生生互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通过以上两个片段使我深刻明白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个体的差异决定了各自“预设生成”的可变性以及 “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性。“预设”、“预设生成”“非预设生成”发生碰撞时,这就意味着对教师回应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那学生的主体就得不到体现。进而有了“预设生成”,师生之间就能展开有效的互动。然而我们更应该期待课堂中出现一些 “非预设生成”,这样师生才能得到共同的发展!

推荐访问:预设 碰撞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