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日本】日本重读本科

  如果不是友人的提醒,我早已忘记了,今年是厦门沦陷70周年。人是容易健忘的,但沉默的历史不会忘记:70年前,日本侵略者野蛮地占领了的厦门,他们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留下了可耻的一页。当中日友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的今天,处处春光明媚,花团锦簇,我想,不仅是我,或许还有更多的人们,也包括日本人,也会忘记许多本不该忘记的事情。因此,重读日本,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崇拜乌鸦

  中日之间,一衣带水、一苇可渡,中国和日本是近邻。从上海乘飞机到日本的东京,只要两个小时,比厦门飞北京还要快。多次出国,常为浓郁的异国风采而倾倒。然而,到了日本,你开始会没有这样的感觉。走出机场,到东京的市区一看,你会感到无比的惶惑:这是日本吗?怎么好像回到了上海。来来往往的人们,穿着、长相、走路的姿势,和中国人几乎一模一样。过去,从电视上看日本人,都是西装革履,一本正经,到了日本一看,并非如此,这里百姓的穿着,居然也和我们中国的城市相同,以休闲性为主,后来才知道,他们平时穿的衣服、鞋子,绝大多数是中国制造的。中国的服装在日本太多,许多大商店的门口,都堆着来自中国的服装,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一件很不错的名牌衬衫,和日本一碗阳春面的价格不相上下。关于日本的起源,中国的民间有许多传说。有一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当年的秦始皇为了求长生不老药,命道人徐福带500对童男童女,出海求仙,结果,徐福把人带到现在的日本。如果此说成立,日本人便是中华民族的后裔了。对于这样的说法,日本许多人当然不认账。然而,从历史上看,中日之间的来往的确源远流长。日本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从建筑、人情、世俗等方面,你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然而,地理如此之近,犹如邻居,文化又是一脉相承。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残酷地践踏着中国的土地,其中的原因,当然足够写一本大书。我的感觉是,日本的文化中,除了和中国有相同或相似的一面以外,更重要的还有截然不同的一面。到了日本的东京,你会惊讶地发现,繁华的闹市之中,可以见到一群群的乌鸦在飞翔。细心询问,原来,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乌鸦像中国的喜鹊一样,是报喜的吉祥鸟。这真是完全颠倒了呀!日本的乌鸦长得特别大、特别肥,抬头一看,不少高楼大厦上,居然有专为乌鸦而建的豪华“小别墅”。
  人是文化的产物。为友谊,我们固然应重视中日文化的共同性,为警惕历史重演,我们更应当注意中日文化的相异性。

  寂静,另一种语言

  中国人话多。尤其是到了国外,更是如此。或许是兴奋所致吧,在幽雅的风景区,在奢华的商店里,高谈阔论,甚至手舞足蹈,旁若无人,是常见的事情。和中国人的这一特点相比较,日本人显得特别的寂静,寂静得让人感到些许的神秘甚至可怕。
  黑压压的人群在涌动,没有一点声音,就像无声的波涛,威严而肃穆,这实在是在我们国内很难看到的情景。公共场所的自动扶梯,人从右边上,左边下,日本的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人越轨。日本的社会,很像一架运转严密的大机器,几乎纹丝不乱,在让人佩服的同时,又让我们感到有点发冷。
  根本是在教育。
  日本人的教育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们非常重视一个“严”字。从幼儿园的教育开始,就讲究标准化、规范化,而且从最普通的生活细节开始。日本的中小学生,外出游玩带多少钱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外出带一壶水,早上喝多少,中午喝多少,都有严格的标准,每一个孩子都要严格遵守。每次外出,孩子还要给父母兄弟姐妹买一点小礼物。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循规蹈矩,学会服从。这在日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个刚从中国到日本读书的小学生接受老师的问卷调查,题目是:长大你要做什么?我们这位天真可爱的小学生,回答是:长大要当首相。老师、校长、同学们见了,全都大惊失色,吓了一大跳。据说,这所学校办了数十年了,所有的日本孩子都是写长大了当工人、司机、售货员等等,连当市长都没有想过,更不要说是当首相了。在如此的教育氛围中成长的日本人的为人信条是:“安分守己,不要出风头,也不要落后。”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典型的中庸之道,这正是儒家的哲学核心。
  这个不寻常的“严”字,已经融入了日本人的血液、灵魂,成为日本人现代工业文化的重要标志。日本的产品质量之所以比较好,和“严”字有密切关系。我们参观日本的高速列车制造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子弹列车,其实,它的车头外型是鸭嘴型,极像动画片中的唐老鸭嘴再拉长腮帮加大,该厂属于日本著名的川崎重工集团。他们的高速列车占领全世界60%的市场。站在一列列非常漂亮的列车面前,我们情不自禁地伸手想去摸一摸像玻璃一样洁净的车厢,立即被厂里派来陪同的技术员礼貌地制止了,他告诉我们,不能碰,客户要求很严,上面不能留一个指印或指痕,否则客户会要求退货的。
  遥想70多年前,日本上层的军国主义者之所以胆敢发动战争,除了其他原因以外,和日本这个民族近似机器人般的绝对服从意识,应当有一定的关系。

  走筑波

  筑波是日本著名的科学城,它是在一片荒野上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典型的田园城市。里面有20多万的科技人员。令人感到新奇的是,它是日本高新产业的研发中心,而周围却是保存得很好的农村。明丽如云的楼群和整洁的乡间村舍相映成趣,全新的现代意识和古朴的乡村习俗和谐一致,让所有来访的人们,都感到心情特别舒畅、愉快。
  最吸引人的是日本的现代航天中心。里面包括宇航员训练中心和现代的宇航设备。全是真的实物。日本籍的宇航员曾经乘坐美国的宇宙飞船上过太空。门口高挂着他们满脸是笑的照片,他们就是在这里训练的。要训练在脱离了地球吸引力的飞船中行走,日本人想出了在潜水中学习的简易而科学的办法,因此,里面有一个设备很特殊的潜水游泳池。有一艘真的宇宙飞船,是从美国购买来的,据说上过太空。爬上梯子走进去一看,有大半个列车车厢那么大。里面有数不清的仪表。大家很好奇,有人轻声地问:“宇航员怎么上卫生间?”,技术人员轻轻地按了一个按钮,从舱壁上弹出了一个抽水马桶的座椅,上面还铺上金黄色的绒布,人坐上去,用皮带扣好,就可以方便了。
  以前,我们总是认为,日本的电器特别好用,到了日本,我们才知道,日本的钢铁、机车、船舶制造等重工业均让人不可小看。和国防、军事密切联系的日本的航天业,正悄然崛起。日本已经有相当现代的火箭、卫星发射基地。一位日本的专家在陪同我们的过程中,曾经悄悄地透露:如果局势需要,只要三个月的时间,日本的许多企业就可以从民用转入军工生产。这正是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分子之所以死灰复燃的经济基础。当然,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希望的是和平友好的邻居,而不是过去那个好战的邻居。
  筑波有一个很大的科技展览馆。在一个院子里,我们发现了二战时日本的各种舰船的模型,仔细一看,当时已经很先进了,在我的感觉中,比我们现在海军中的一些舰艇先进多了。战败后的日本,国际上对它的军事工业和武装力量的规模是有严格限制的,但由于美国的纵容和扶持,日本已经突破了许多“禁区”。日本的自卫队早已走出日本的本土,走到了海外。世界走向多元化,世界的格局也走向多极化,跟美国特别紧的日本的未来走向如何?当拭目以待。

  广岛:一个被气化的人影

  广岛,位于日本太田川三角洲上,著名的水都。
  日本人的伤心之地,全世界瞩目的地方。1945年8月6日8点15分17秒,美国人的第一颗原子弹,代号叫“小男孩”,有4吨重,在这里落下,只顷刻间,广岛变成了一片废墟。三天之后,又一颗代号叫“胖子”的原子弹在长崎落下。两座城市相继有22万人死亡。美国人这样描写原子弹爆炸的现场:“就像一块墓地,墓地里没有剩下一块墓碑。”
[ 2 ]   60多年过去,今日的广岛已经成了现代的繁华都市,高楼林立,灯红酒绿,很难找到当年的痕迹了。或许,经过原子弹袭击的日本人,要后人永远铭记这场劫难,在广岛的和平纪念公园附近修了一个原子弹爆炸博物馆,经常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并要敲响祈求和平的钟声。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当年原子弹爆炸现场留下的实物以及大量受害者的照片。其中,在一片烧焦的石壁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奔跑着的人影。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
  我请教核物理学家们,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被气化的人影。因为,原子弹爆炸的时候,爆心的温度非常高,沙、石头、水泥包括钢铁,都会被高温气化,也就是说,变成气体挥发了,这个奔跑的人影,就是气化留下的特殊痕迹。一个活生生奔跑着的人突然变成了一个影子,原子弹是人类毁灭性的武器,它造成的巨大杀伤力和可怕的后果可见一斑。
  2007年11月3日,我国最有权威的媒体新华社发出一篇特稿,主标题是:62年前广岛上空,他驾机投下原子弹。副标题是:美国飞行员保罗・蒂贝茨逝世。同时附在文中的还有保罗・蒂贝茨的两幅照片,一幅是他当年在轰炸机前的留影,他一身戎装,两手背在身后,犀利的目光注视着前方。一幅是他晚年的照片,满头白发,连眉毛也白了,穿着浅色的衬衣,虽是饱经风霜,但脸上却无老态,一双眼睛乜斜着,颇有精神地打量着世界。文章的后面,非常有意思地附上一段2005年蒂贝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此是原声,可谓是力透纸背,让人浮想联翩。这位人类第一个投下原子弹的美国人说道:
  很多日本人主观地认为我会为轰炸广岛内疚,生活在良心的谴责中,事实上,我为什么要内疚?我亲眼看过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片子里的日本兵用刺刀把胎儿从中国孕妇肚子里挑出来的暴行并不比我向他们扔原子弹仁慈多少。日本人只强调他们挨了原子弹轰炸,却没有想过为什么挨原子弹。最后,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作为一名5个孩子的父亲,10个孩子的祖父,20个孩子的曾祖父,我现在每天都快活地和我的儿孙们共享天伦之乐。
  蒂贝茨的话很是耐人回味。他不仅义正词严地纠正了许多日本人对他的误解,而且以当事人的身份,还历史以公正的评述。日本军国主义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它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其悍然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付出了3500多万人牺牲的沉重代价。当然,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但冤有头、债有主,应当算在他们本国始作俑者的军国主义头上。相比德国,日本历届政府中的不少政客最缺乏自我反省的精神。正因为如此,蒂贝茨的逝世和他的心里话,才会牵动正义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深沉的情感。

  上野:流浪的精神贵族

  崇敬鲁迅先生。到了日本,特地去寻访鲁迅当年留下的踪迹。真是太巧了,我们在东京住宿的地方,就在鲁迅先生所写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描述的上野公园附近。鲁迅先生笔下的樱花很美,如“绯红的轻云”。很遗憾,樱花是四月初开的,我们去的是秋天,不是樱花开放的季节。然而,上野公园的樱花树却非常多,一棵棵树的树杆有两人合抱之大。问日本的朋友,他们告诉我,这些树已经快百年了,它们曾经见证过太多的历史,我想,也曾见证过鲁迅先生在这里度过的寂寞而惆怅的岁月。
  上野公园很美,中间是碧绿的湖水,湖畔,全是樱花树,设想,樱花开的时候,真的如鲁迅先生所说,是个烂漫的时节。游人如织。到了夜晚,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在浓密的樱花树林里,会突然冒出几百顶雪白的蚊帐,里面有人。是流浪汉吗?日本是个福利国家,全民的购物款中有5%是用于公民养老福利等用途的,怎么也有流浪汉呢?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流浪的人,不是穷人,而是富人,他们是流浪的精神贵族,是自己自愿背起蚊帐、行囊,用行走的方式,磨砺自己。晚上,就在上野公园里露营,警察和公园管理人员是不会干涉的。第二天一早,我跑去一看,居然缈无痕迹,这些流浪汉全走了,而且,地上干干净净,连一张纸屑都没有。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日本人真是有点让人不可理解。

  我在东京市区喧闹的立交桥下,还看到睡在一个长纸箱里的日本人,旁边端端正正地放着一双铮亮的高档皮鞋,又是流浪的精神贵族,据说是故意考验在汽车的噪音里生存能力的。有如此的必要吗?
  近十多年来,日本的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原来的泡沫经济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日本专家这样评价日本人:“创新意识不足,但对工作和工艺却精益求精。”我认为是很有见地的,到了日本,你只要细心地观察,就可以发现,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机械设备,无论是高楼大厦的建筑还是普通的桥梁,都可以让人感到特别的精致,有一种精雕细刻的感觉,这正是我们中国的缺陷。
  去日本之前,有朋友告诉我,注意他们的“自杀文化”,自杀也能成为文化吗?现在毕竟不是天皇陛下的武士道时代了。然而,到了日本才发现,报纸上经常有自杀新闻,一般都是企业倒闭,董事长以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以谢天下。在日本,好像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实在是有点冷酷甚至残忍了。理解一个人难,理解日本的民族更难。

  美哉!富士山

  日本人是很讲究礼貌的。
  每到一个地方,凡接待我们的单位,都会送点小礼品,当然,我们也要还礼。因此,去日本,要准备一点精致的有特色的小礼品,以备需要之用。日本人送的小礼品,都有非常精致的包装。习惯和西方不一样,不能当着主人的面拆开。我得到的礼品有日本人扎在头上的丝巾、小型电子计算器等。有一次,兵库县的县长请客,日本的县长相当我们的省长,官衔不小,他特地找到一家家庭餐馆。日本人的宴席绝不像中国人那样铺张,县长请客,只有四道菜:一只大虾、四个肉丸子、一块煎豆腐、还有一碟青菜,外加一碗味道怪怪的汤。酒是日本著名的清酒和中国青岛啤酒,饭是管饱的,如此而已。这家餐馆的主人非常高兴地接待我们,他家的客厅里,挂的全是有中国书法碑刻的石碑,也不知怎么从中国弄去的。他送给我们的礼品特别精致,是一个可爱的日本的小布偶。日本人对中国人还是很友好的,中日人民之间的情谊就像日本的富士山,美不胜收。到了日本,你才会感觉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的领袖人物,创立并实行的中日友好的大政方针是正确的。
  富士山是日本的标志,也是日本的骄傲。那是非常美丽的风景区。有世界最长、最高的空中缆车,横跨山中的大峡谷。富士山山腰是美丽的湖泊,山顶终年积雪,因此,湖水是雪山流下来的水,清澈明净。湖里盛产一种小鱼,瘦长,像我们厦门的梭子鱼。味道无比鲜美,主人特地让我们尝尝鲜,每人五条,每条一指长,余味无穷。山里有庙,走进去一看,居然是中国式的观音庙。我们正碰到“观音大典”,参加的人要恭恭敬敬地净手、饮水、拍手、合掌、鞠躬。据说,日本人还要香浴,可见对观音的崇敬。大典开始,随着穿着法袍的主持人一声喊,鼓乐齐鸣,依次走出来的人让我们吃了一惊,怎么全是中国古代武将打扮的将军,是护法的大将军们吗?听不懂日本虔诚信众的高声吟唱,我的思绪却悄然飞越巍峨的富士山,飞越茫茫的大海,落在碧波荡漾的杭州西湖里。在乾隆皇帝留着“柳浪闻莺”遗墨的小岛上,矗立着一块三米多高米黄色的花岗岩石碑,上面镌刻着刚劲有力的五个镏金大字:日中不再战。那是1962年10月日本歧阜市市民访华团访问杭州时立的,碑文系该市市长松尾吾策先生的手迹。抗日战争期间,该市有不少青年被强迫应征入伍,到杭州打过仗,这次访华团中还有几位当年的“皇军”。化干戈为玉帛,向来是传奇的佳话,历史已经翻过了血雨腥风的一页,但愿中日之间共同编织更美的和平篇章。
  (作者系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苏惠真】
[ 1 ]

推荐访问:重读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