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愚蠢法|高明和愚蠢是反义词吗

  聪明和愚蠢是一对矛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聪明。以智取胜,也常常成为人们的美谈。然而,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有时,愚蠢比聪明更管用,有时,聪明的人不是以聪明的办法来获取成功的,而是以愚蠢的方式来达到目的的。类似的事例,现实生活中还为数不少呢!
  美国第9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小时候,他很文静,也很怕羞, 人们把他看作是个小傻瓜,经常捉弄他,他们常常把一枚五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上五分的,于是大家就嘲笑他。不捡一角,捡五分,可谓愚蠢之极。但正是他的“愚蠢”,使他有继续“捡”的机会,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为了不断地证明他的“愚蠢”,就一次次地把钱抛给他,当一位好心人可怜地问他“难道你不知道一角比五分更值钱吗?”时,他说:“我当然知道!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的,恐怕他们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原来,愚蠢的举动下掩盖着惊人的智慧,愚蠢的恰恰不是威廉,而是那些想嘲笑他而又扔钱给他的人。
  以愚蠢取胜的另一种表现就是装作不谙世事,不精业务,不学无术,就是装作粗人,装 作外行,装作糊涂,装作是“马大哈”。在巴黎一家商店橱窗的广告中,文字总是错误百出。当有人善意地指出时,老板却微笑着悄悄地告诉客人说:“我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人们以为我是糊涂虫,我不够精明,而愿意到我商店里来购货,因为广告有文字上的错误,我的生意比别人要好许多。”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是《红楼梦》中的一句名言。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一些公认的聪明人、机灵鬼,总不免到处受挫或失败,而那些貌似愚蠢的人,却往往不声不响地占了便宜,或者获得了成功。其主要原因,大概就在于人们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心理:不大愿意与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打交道,以免上当,而喜欢与比自己更老实、更愚笨的人打交道。在与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打交道时,总是小心翼翼,时时提防,而在与比自己愚蠢的人打交道时,往往麻痹大意,失去防范。正是根据这种心理特点,真正聪明的人常常以愚蠢的面目出现,甚至故意干出一些荒唐而可笑的傻瓜事情来,达到一般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大智若愚,这才是真正的智人。
  高明的愚蠢法,有时还表现在明显的反常,其举动往往不可思议。在英国,流传着这样一则趣事:一位中年妇女在法庭上与丈夫离婚,理由是丈夫有外遇。她边哭边诉道:“我20 岁嫁给他,可是结婚不满一星期,他便偷偷摸摸到运场场上与情人幽会去了。如今,他已经50多了,照旧迷恋着那个可恶的妖精。无论是白天黑夜,他都要到运动场与那个‘第三者’见面。”法官问:“‘第三者’是谁?”她爽快地说:“‘第三者’就是臭名昭著、家喻户晓的足球!”法官苦笑一声,只得劝道:“足球不是人,你只能控告生产足球的厂家。”谁知,这位妇女傻乎乎地果真向法院控告了一年生产20万只足球的英国宇宙足球厂。要不是愚蠢到了极点的厂长,是断不会给这位纯粹是无理取闹的妇女以半个子的赔偿,因为她与她丈夫的感情与足球厂根本没有一点儿的必然联系。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宇宙足球厂的老板居然表示,愿意赔偿这位太太10万英镑的“孤独费”。真是多么不可思议!但是,这一极其“愚蠢”的赔偿,立即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注意,记者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主动作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事后,足球厂的老板对记者说:“这位太太的控告词为我们足球厂做了一次极好的广告。”正是这高明的愚蠢法,使这个厂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得以大大提高,自然,产品的销量也明显增加了。
  (摘自《交际与口才》2001年第4期)

推荐访问:愚蠢 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