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爱心两难选择】一片爱心

  如果说这是一本写给父母们的书,并不过分。罗素在导言中宣称:他书中的意见是他“为自己的孩子感到忧虑的结果”,因而这些意见“不是间接的或纯理论的”。他是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父亲,以切身感受,再加上一个思想家的深思远虑来写这本书的。爱孩子,是人的天性,大概没有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而教育孩子则是成人的责任和义务了。应该说,教师担负着育人的重任,但儿童教育并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对品德、个性、思维方式的塑造,在这方面父母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他们从孩子出生起就与之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完成于有意无意之间。在罗索看来,孩子的品性教育在六岁前基本完成。这并不意味着以后不再需要品性教育,而是说学龄前的基础十分紧要,这段时间孩子主要是受家长的熏陶。
  作者用了全书大部分篇幅探讨学龄前婴幼儿教育问题,他认为儿童的本性无善亦无恶,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完全在于教育、习惯、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罗素提出理想品性的四个特征:活泼、勇敢、敏感和理智。这是一利教育目标,是针对正常的普通人提出的普遍品性,它旨在培养健康的公民,至于孩子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特殊品性可在以后各自发展。
  对于早期教育,罗素强调要顺应儿童的天性,用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循循善诱,反对强迫硬性灌输乃至威胁,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按理说,父母都是从儿童时代走过来的,并且舐犊情深,应当足以使他们充分了解、理解孩子的想法、愿望、趣向,并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然而实际情况却差别极大,令人吃惊,家长们往往想当然地用成人习惯要求孩子,把成人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家庭专制之风流行既广且远。幼童是孱弱的,无力与家长抗衡。可悲的是父母们都认为自己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着想。难道这也是所谓“代沟”?还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心理在潜意识中起作用?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爱心是必需品,但还有一个什么是爱,怎样爱的问题,罗素认为那不应是刻意追求的东西,而是“恰当对待孩子的自然结果”。我们虽然在书中可以时时感受到作者那一颗挚爱儿童的心在脉动,但他却不放任这种感情,把它溶入了理智叙述与冷静分析之中。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他关于儿童的认识过程是双向刺激反应的论述确是中肯。儿童学习消化陌生事物、适应外界变化的过程是一种不断打破心理平衡,又在更高层次上构造新的平衡的过程。从施教者角度讲,教育同样是双向的活动,在培育孩子成长时,也会从他们那里感受到新鲜的体验。为此父母首先应摆脱居高临下的位置,做孩子的朋友,平等相处。自然,这需要有富于同情、敏锐而年轻的心。儿童总要长大成人,从天真幼稚走向成熟,童年时光值得留恋,尽管岁月无法挽留,保持一点童心却是可以作到的,那于己于下一代都有益处。
  儿童教育有一困难所在,就是如何使孩子认识丑恶的问题。人们都愿意孩子向善,愿意他们纯洁的心永远不要受到污染、蒙上灰尘。可人生、社会、历史中毕竟存在许多阴暗丑陋污秽的东西,这是事实,即使不告诉孩子他们也会逐渐自己获知,扬善讳恶并不能造就健康心灵,反而会使儿童在突然看到阴暗面时受到更大的思想打击。很多人都有体会,幼年的心理创伤很难痊愈,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既要引导儿童逐步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又要防止他们受到伤害、走偏路,这个分寸不容易把握。罗素感到了这一问题的棘手,他深感采用正确方法让孩子了解丑恶之难,但他坚决反对以无知为基础的瞒和骗,无知不是什么美德。关键是要和孩子充分讨论,辨清是非,使他们感到任何形式的丑恶罪恶都是可以战胜的。教育过程中两难的抉择并非仅此一端。像我们前面提到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可是他们终究缺少生活能力、生活经验,需要成人监护,无节制的顺应放任不能保证健康发展,那么把自由约束在多大程度范围之内便是难题。此外还有公平问题,幻想与现实问题等等。这是无法定量的,只有实践中因人施教。
  
  (《教育论》,罗素著,靳建国译,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十月版,3.60元)

推荐访问:两难 爱心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