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交响乐]适合生命的交响乐

  郑敏是“九叶派”诗人之一。她出生于1920年,她的少年时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她生父曾留学法国和比利时。郑敏两岁时过继给自己的姨妈,成了郑家的独女。养父是她父亲留法的好友,较多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她从小受到的是新式教育,很少受传统思想影响,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1939年,郑敏入西南联大学习哲学,又跟冯至先生学习德文,其诗歌创作受冯至先生的影响很大。郑敏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派的手法写诗,又由于她哲学底蕴深厚和对玄言诗的爱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近年,郑敏研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否认二元对立,并开始较多的重视传统。她的诗意象新奇,带有一种哲思,往往能形成一种静穆之美,使人在这种静穆当中进入沉思状态,思想在广阔、平静的氛围下自由翱翔。这种诗思之美贯穿于她诗歌创作之中。1949年唐�在《郑敏的静夜里的祈祷》中说:“郑敏的诗仿佛是朵开放在暴风雨前的一刻历史性的平静里的时间之花,时时在微笑里倾听那在她心头流过的思想的音乐,时时任自己的生命化入于一幅画面,一个雕像,或一个意象。让思想流涌出一个个图案,一种默思的象征,一种观念的辩证法,丰富、跳荡,却又显现了一种玄秘的静凝。” 郑敏善于将思想的流动融入形象之中,达到思维与形象的完美结合。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提到过:“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郑敏的诗既有丰富的情韵,又有深刻的思理。虽然诗人不能只靠哲学的思辨去教化读者但哲理可以通过诗的形象感染读者,这种形象诉诸灵魂能给灵魂以更大的震撼。郑敏的诗就是这种震撼的成功。她既学过哲学,又受过西方绘画、音乐的熏陶,所以她的诗能天然地将哲理性的思考寓于形象之中,在繁复的画面中表现诗情,引发人深入思考。诗是抒情的,但绝不是放任感情,而是融化思想的成分,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后,将这种思考和感情用形象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读者共鸣,否则即使自己声嘶力竭、顿足捶胸,也不过让人感觉可笑罢了。
  郑敏的诗既不是空洞的哲理告白,也不是感情的单纯泛滥,而是一种冷静的“心灵的书写”。她的诗中从不见她站出来发表看法,但在她的描画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她的内心感情的发展。组诗《在黑夜与黎明之间》即是如此。
  乍看题目,仿佛主题陈旧,无非是诅咒黑暗,歌颂光明罢了。读完全诗才发现自己的猜测与事实大相径庭。组诗最后一首,即《在黑夜与黎明之间》中“黑夜如此透明/时间卷起地毯/当无边的星空为我铺开幻想/青春再撒花瓣。”“黎明蒙上我的眼睛/灵魂进入睡眠之夜……”这几句诗完全颠覆了我们头脑中惯有的“黑夜”与“黎明”的形象,诗人赋予它们全新的内容。这种颠覆的感觉本身也能给人带来新奇的快感,也能引起人的深入思考。“原来我们所知道的就一定正确吗?”这种怀疑精神很重要,它对人类的进步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而这种用艺术形象触及内心给人的感觉比单纯的“我们要有怀疑精神”的力量不知要大多少倍。
  诗中用了许多画面、意象表现“黑夜”与“黎明”并非二元对立之物,它们是“宇宙永恒的轮替”,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是小鸟振翅的刹那。所以我们也无所谓诅咒与歌颂,我们只能“承受”。既然“黑夜是透明的”,那么“我祈祷黑夜长留”,让过去的成为过去,只希望“心随海鸥们飞翔”。这首诗中出现的意象很多,比如:黑夜、黎明、宇宙、飞鸟振翅、跋涉丘林的人们、突来的狂风、阳光灿烂、地毯、星空、花瓣、白日、五彩绚烂古老壁画、海上浪花翻卷、过客、海鸥飞翔。每个意象都是一个画面,这些画面色彩斑斓,景象优美,引发人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每个意象又都是象征。“黑夜”象征人的内心,别人很难看见,然而它对于自己是“透明”的。“黎明”、“白日”象征社会,暴露于外、复杂、真假难辨。“宇宙”象征大的世界,包括外在的社会和人的内心世界。“飞鸟振翅”象征时间短暂,同时还有一种向上的感觉。“跋涉丘林的人们”象征世界上一切与命运斗争、征服自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他们的坚韧值得敬佩。“过客”可以是诗人的自况,也可以是所有人的自况,因为每个人的一生对于社会历史来说都是匆匆的过客,上承前人,后有来者。“突来的狂风”象征人生中遇到的困难、不幸。“阳光灿烂”象征人生中的温暖、幸福。“地毯”象征人世的虚荣、浮华,它由时间慢慢“卷起”表明人在经历过许多之后,在时间的磨练中逐渐走向成熟,还原本我,不再需要那些浮华了。“星空”象征内心的宁静世界。“花瓣”象征内心世界的充实。“五彩绚烂古老壁画”象征人类原始的内心的美好品质,人性古朴、单纯的美。“浪花翻卷”象征着过去的一切虽已不存在,但它如美丽的浪花,虽然短暂,自有它曾经存在的价值。
  诗的美在于它以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情感。读者在读诗时要深深体味,其韵味才会像涓涓细水一样流入读者心中,成为读者内心世界的一部分。爱默生说过:“任何事物单独的存在都很难称得上很美,美总是存在于整体之中。” 所以在了解诗中每个意象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整体把握诗的曲折感情的流动。
  这些意象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读者在读诗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优美意象,感受生命、人生。同时,在诗人所描画的氛围中思考人生:内在的心灵世界、外在的社会人生……
  全组诗的前三首意象上也有类似特点,每个意象都引发读者深深的、广阔的联想,在联想中惊讶于诗人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深刻的人生哲理。
  《等待》用了四组意象,每组中又有两个相反的词语修饰,看似相反,其实是协调的。“希腊古瓶”是文物,也是济慈写的诗,所以是“美丽”的,然而从实用角度,从时间角度看,它又是“空虚”的。济慈写过一首诗《希腊古瓮颂》,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鲁莽的恋人,你永远、永远吻不上,/虽然够接近了――但不必心酸/她不会老,虽然你不能如愿以偿,/你将永远爱下去,她也永远秀丽!”郑敏曾说:“济慈写过一首诗《希腊的古瓶》,那个古瓶上画了新婚的两个人,这两个人永远没有真正结合在一起。” 所以说“爱情的一吻 差之毫厘 失之永恒”。“偶然一瞥”表明确实看见了,是“真实”的,然而可能不到一秒钟就闪过去了,所以又是“飘渺”的。这种等待是空空的等待,“像洒在窗台上的阳光,/你白白的用手指去拾。”阳光明明就在眼前,用手去拾却是空的,这种心理感觉是希望与失望之间的落差,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蒙田散文》中曾讲到一个人伸手去打一个东西,如果没打到,落空了,就会使心里十分难受。人宁愿打在自己身上也不愿打空了。等待的滋味也是很难受的,等待是不断的希望、失望、再希望……但等待中也有美好,“怒放的夏荷”虽然短暂,却是不可磨灭的曾经。等待中也可能会有许多美好的幻想,它让你的心灵享受自由,暂时解除痛苦,消除焦虑。等待是未知的,也许等来美好,也许什么也等不来。“黑夜满天的星星”,“永远的闪烁”、“永远不属于何人”。等待不被某人占有,它是人们共有的体验。总之,等待是一种力量的积蓄,它可以磨练你的灵魂,使你更具韧性,纵然有愁苦的情绪,但不能说没意义。这正体现一种思辨。同时也表现郑敏思想中解构主义否认二元对立的观点。
  《已是一串深秋的葡萄》是第二首,它象征成熟,象征活力。可以看作是等待的结果。诗中反复出现“不再需要太阳”,表现了成熟的自信、青春的活力和美。“太多的温暖/让葡萄开裂/苹果烂熟”,表明过犹不及,在青春成熟、充满活力的时候,太多的呵护会使人窒息、使生命力丧失;太多关爱使人沉湎于享受、裹足不前,所以还是让青春的活力自由发挥吧,青春有自己的“太阳”,可以自己照耀自己。这首诗表现成熟后渴望自由,希望独自探索世界的心情。诗的第三节,“海潮呼啸”、“海浪滚滚而来”、“漂浮变幻的心灵之雾”都表明了探索中可能会遇到很多艰险,但它的神秘魅力是无法阻挡的。同时也表现了不怕困难的勇敢战斗精神和充满好奇的青春热力。
  第三首《我不知道为什么》更多的表现了对传统的回归,在情绪的渲染上、意象的选取上都更多的近似于传统。“我不知道为什么”是一种无助,一种苦闷,是人们常有的一种迷惘。诗人“翘首蓝天”问白云,可是云飘过、鸟无语。苦闷无处排遣,心灵再次经受痛苦的磨练。但最后诗人还是得到了慰藉,“晚霞”、“孤鹜”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的意境顿时扩展,似也有王勃“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感慨,或也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决心。这种情感是古今相通的。总体上这首诗是表现探索中的迷惘,不像前一首是单纯的热情的抒发,而具有更多思考,更多凝重。人生不能单靠热情,不总是一帆风顺,有时会“失去飞翔的本能”。但这种迷惘不是倒退,而是进步,因为已经懂得用头脑去思考了。发出疑问“什么是我的错?”在人生的曲折道路上这种困惑是难以避免的,但坚强的人能战胜它。“温暖解冻了我的全身/我知道‘自然’对一个孤独的灵魂充满了爱”。
  第四首刚才已经分析过,这是对人生的领悟。我们的人生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能被现实社会的复杂蒙蔽,不要太多束缚。但要敢于怀疑,要使自己内心充实、自由,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整组诗除了意象特点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各首诗能独立成篇,表达一种感情、一种思想;同时,各诗之间又紧密相联,每首诗都是感情发展变化过程的一部分。整组诗是诗人连续地对人生的思考。积聚力量的等待,虽然迷惘、无奈,不知结果的焦灼,萦绕内心。但等待自有它的价值,毕竟有所寄托,有所企盼,即使痛苦也不后悔。紧接着是诗人的成熟,有着年轻人的冲动、热情、勇敢和浪漫。在经过风雨之后,是另一种深沉。“灵魂的胃感到堵塞”、“生命用寂寞填满它”。在诗人的意象世界里,寂寞不是痛苦,而是“伴侣”(郑敏的《寂寞》)。它可以让人冷静地、居高临下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生命,乃至认识死亡。所以组诗的最后一首,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的思考。这样一个人生或心灵的变化过程体现于组诗之中,构成了一部具有震撼力的生命的交响乐。
  郑敏的创作虽然受西方影响很大,但她也很自觉地重视传统。她致力于探索汉语诗的美感,除了重视内容、意象,也重视形式上的美感,注重诗的音乐性。这组诗,每首诗的结构都很匀称,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如:《等待》四节诗结构整齐,一、四节末句押韵,二、三节末句押韵。《已是一串深秋的葡萄》首、末节照应,二、四节末句押韵。《在黑夜与黎明之间》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多是后鼻音。新诗并没有严格的用韵的规律,也没必要为了凑韵而损害了感情的表达。郑敏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好,诗中没有雕琢的痕迹,意象、语言都是水到渠成,节奏、韵律又大致整齐。
  诗要反复品,才能尝到其中的滋味。太明白的诗,虽然一看就懂,但缺少回味的余地, 就像喝一口白开水,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而好诗应该如陈酿的酒,尝过之后,让人有无限的回味,这感觉久久萦绕心间,韵味无穷。
  
  参考文献:
   孙瑞珍《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传•郑敏》。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
   《爱默生集――论文与演讲录》,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993。
  《读郑敏的组诗〈诗人与死〉》徐丽松整理。

推荐访问:交响乐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