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卷土可重来|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古今王者,战力和军事能力最强者莫过于项羽,最令后世扼腕叹息者也莫过于项羽。   郑板桥说过:“《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欣可泣,有此数段耳”。看过史记的人应该都同意这一点,项羽确实是司马迁记录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历史人物。
  可惜,如果不仔细的话。司马迁倾注大量同情和感情书写的这个人物却使后人看不到他的真实面目了。
  项羽出身名门,他爷爷就是当年击败李信二十万秦军的楚国大将项燕。项羽一生的作为,可说把世代为楚将的项家武功发挥到了极致,自然功业也达到了巅峰。
  将门虎子,一点也不错。
  项羽幼时,不喜读书。他叔叔项梁便让他学剑,哪知他学不了几天,又没了兴趣。项羽的解释是:“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项羽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如果后来项羽没有在历史上弄出那么大的响动来。看到这里人们都认为这孩子八成“废”了。
  天才自有不凡之处,其实历史上又有几个人是靠熟读兵书成为著名军事家的呢。赵括倒是把兵书读得烂熟于心了,可结果呢――一肚子兵书把四十多万赵军弄到土坑里去了。这要和人打交道的学问,是千万不能死啃课本的,一定得牢记:实践出真知。就像管理搞得好的,又有几个是管理学博士。
  虽然项羽诸般学问都是浅尝辄止,但这并不妨碍他问鼎天下的自信。那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说了他留在历史上的第二句话,也是最为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彼可取而代也”。事实上,如果秦王朝的统治者能够体恤下情,关心民生,这句话也就说说而已。历史几千年,不知有多少人说过这句话呢。
  可是就只有项羽说出来被记在史书上了,因为对于他后来的作为来说,这句话不是大话空话,而是实话。
  前209年,因不堪秦王朝暴虐的统治,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先发难。继而华夏大地兵连祸结,诸侯蜂起。
  素有大志的项氏叔侄二人自然也不甘落后,这时会稽太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都反了,现在正是老天灭亡秦朝的好时候。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制于人。我想发兵,请您和桓楚来带领”。可结果呢。项梁叔侄二人一不做二不休,把殷通给杀了,夺得了这支军队。
  以前看这一段的时候,很是不明白:第一,项梁当时是通缉犯,殷通知道他的行踪。那么两人的私交应该非常之好;其次,殷通的那段话以及与项梁交好的事实表明他也是一个有见识,有胆魄的人;第三,殷通已经表明态度让项梁领军。
  按理来说,这样的人不该被杀。
  但是继续看下去,对项梁叔侄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就知道殷通非死不可了。第一,殷通虽然让项梁领军,但他并不是准备把全部军队都给项梁,还准备分一部分给桓楚;其次,殷通难道是大公无私的人民公仆不成,自己的军队全给了别人。错,他让项梁和桓楚带兵并不意味着他交出军队的所有权,梁桓二人只是供他驱驰罢了;第三,殷通是一个有能力有眼光的领导。
  项氏叔侄蛰伏多年。难道就愿意给别人打打下手,供人驱使?所以他们必须杀了殷通,因为他们需要完完全全控制这支军队为自己打工。
  分析一下,主要是后面还用得上。
  就在项梁他们轰轰烈烈干革命,形势一派太好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革命的导师和旗手陈胜被秦军给杀了。要知道。虽然当时各地义军并不都隶属于陈胜,但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革命斗争需要,大伙儿都还是默认陈胜为革命的总盟主。现在他挂了。那么就得想办法处理这个事情。其实按项梁他们的想法,应该是希望部下们推举他为王。
  可这时一个叫范增的多事老头出现了。他对项梁说了一大通道理。大概意思就是说你们项家世代为楚将,现在应该做臣子的表率,立楚国王室的后人,这样好凝聚人心。项梁一听,觉得有些道理。问题的根本是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反驳。最主要还是他们找到的这个叫熊心的楚国遗孤是个放牛娃,估计没读多少书,阅历浅,自然能力就强不到哪里去。所以项梁放心地把这个傀儡架到了大位上,自己一门心思做起了手掌实权的武信君。
  可是闹革命总伴有流血牺牲,不幸的是,这次抛头颅洒热血的机会轮到项梁享用了。由于项家军屡战屡胜,难免就产生了轻敌懈怠的情绪。被秦将章邯钻了一个空子,导致项梁兵败被杀。因为当时那个放牛娃怀王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原楚国的遗老遗少,加上项梁绝对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容易就挂了。所以这给了楚怀王一个夺权的机会,“楚兵以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武安侯,将砀郡兵。以羽为鲁公,封长安侯。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项羽、刘邦及吕臣三个领兵将领中,只有项羽是虚职。被彻底架空了。
  章邯杀了项梁之后。便引兵渡河击赵。王离带着北方兵团的二十万人把赵国围在巨鹿,章邯的二十万兵马驻扎在其南部,帮助搞后勤,并监视诸侯救赵之兵。令人奇怪的是,秦军百战之师,挟大胜之余威,居然在数月之间攻不破一个士气低落的小小巨鹿城。何况章邯、王离皆当世之名将,那么这样的情况就只有一个解释――秦以巨鹿为饵,钓天下诸侯矣。在军事上,这个招数我们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围点打援”。而秦国的战略目的更可以深化为“围点歼援”。
  这一招很毒辣,使众诸侯处于两难之地。不救,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救,以此时秦军之兵威,谁敢缨其锋?
  所以虽诸侯拒发救兵。却都只能靠近巨鹿作壁上观。
  由是天下皆引颈以望楚。
  这主要是因为楚国是革命的发祥地,且实力在起事诸侯中最强。此时,怀王新掌兵权,颇欲有所作为。虽然司马迁没有给这位小怀王立传,但我们通看史记还是可以看出他并非平庸之辈,至少比他那被囚死秦国的爷爷老怀王是强多了。
  最后,楚国君臣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救赵,一路西征灭秦。其实。当时即使倾全楚之兵力,完成上述两项任务之一尚显不足,何况同时出击?但我们只要仔细考虑一下,就会觉得这是应对秦军“围点歼援”的最好战略。一方面是,北伐之军一定会给章邯、王离以一定压力;另一方面西征之军有围魏救赵的作用在里面。一是使得秦不敢出动兵马支援章王兵团,二是使得章邯王离军心不稳。
  事实上,从后面的战事发展看。楚国的战略意图大体上实现了。
  可是摆在楚国面前的难题是如何遣将派兵,当然。事情总会解决的,而且解决得非常之好。史记上是这样记载的: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人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强悍猾贼。项羽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奏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强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粱散卒。
  看来当时楚国朝堂还是有见识之人啊,不过君臣还有一点不便说出来。那就是怀王本乃项家所立。现在刚拿到兵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权,自然不愿项羽再独掌强兵。如果遣项羽和刘邦一起人关,因为刘邦本是项梁部属,自然无法控制项羽,当然项羽残暴可能造成的后果确实是实情。后来项羽的作为也证实了这点。
  所以楚王决定,刘邦西征,宋义率项羽范增北上救赵。宋义因为预见到项粱的失败一时之间成了楚国朝堂里炙手可热的知兵人物。而这时怀王新收了兵权,自然也需要一个懂得军事又没多少背景的人来替他领兵打仗。
  宋义这人嘴皮子肯定厉害,怀王与他交谈之后,很是高兴。估计他是一方面大吹了一下自己的军事造诣,另一方面又不失时机地向怀王表了一下忠心。
  项羽虽然很郁闷,但对于热爱战争的他来说,北上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是有激烈的战斗在等着他,二是还可以面对面地给叔父报仇。可是宋义呢,走到半路上他就不走了。他也想玩坐山观虎斗的把戏,还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来教导项羽。
  就宋义个人的作为来看,站在他的立场上无疑是正确的。一是任秦赵相斗,坐收其利在理论上是正确的,那么多诸侯救兵不都是这样做的。二是以五万兵马击秦二十万虎狼之师(王离部),无意于羊入虎口。第三,他也给自己安排了退路,因为他派了自己的儿子去齐做相国。
  问题在于他忘了要取得坐山观虎斗,“承其敝”的效果必须有两个前提:首先是争斗双方势均力敌,这样两败俱伤,第三方才能坐收渔翁之利;其次,己方必须十分强大,才能有机会控制局面。
  可惜这两个条件楚国北伐之军似乎都不具备,宋义没有看到这一点。
  可是,总会有人看到的,这就是集家仇国恨于一身的项羽。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项羽跟宋义理论一番之后没结果,反倒被宋义的一道命令捆得更紧了。本身就憋屈郁闷得很的项羽解决问题倒也爽快,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宋义,夺了本是自家的兵权。然后渡河北去。接着就有了我们熟悉的“破釜沉舟”的故事。其实这样做项羽是有其道理的:首先,楚军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必须给军队以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的压力,并将这种压力激发成巨大的战力;其次,经过四五十天的磨蹭,估计楚军粮草也不多了;第三,杀宋义夺兵权已经得罪怀王和朝廷,项羽自己本身就没退路了。
  接着历史上有名的,决定秦王朝命运的巨鹿之战开打了。
  项羽身先士卒,以万夫莫当之勇连胜九役,绝其甬道,杀苏角,虏王离,大破秦军。我们细想一下,五万兵马对四十万,而且对方以逸待劳,为百战劲旅。要赢得这样一场战役,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时机,在正确的地点,进行正确的部署,发动致命的攻击。可是,这世间又有几人有这样的勇气。并做出这么多正确的决定呢。
  这样的战事本只有大智大勇者方能为之,或许世间就只项羽有这样的胆魄和眼光。
  一战之功,项羽灭王离。征服诸侯。
  当然,巨鹿之战只是歼灭了王离部二十万人马,而章邯的二十万却损失很小。所以“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原来完全可以凭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多苟活几日,可赵高却嫌自己活得不耐烦了,逼得章邯投降了项羽。宦官就是宦官,雄不起来就看不到全局,只看到眼前成阳宫那几亩土地。他不知道没了军队就灭不了蜂起的诸侯,灭不了诸侯你在咸阳就坐不稳。
  其实这时项羽已经快缺粮了,再坚持一段时间,说不定因此军心不稳,加上他领导的本就是多国联军,就更加不好控制。如果咸阳城里的赵高和秦二世能够对前线军队多一些关怀和体恤,而不是冷漠,多一些鼓励和理解,而不是切责,那么事情还是有转机的。因为秦军的战斗力是经过历史考验的,章邯的指挥能力也是经过实战考验的。
  如果章邯趁项羽断粮击溃其军队,迅速回师关中,前后夹击,一百个刘邦也跑不了。
  历史,或许因此有另外一个样子。
  可是,这时项羽做了一件在他看来稀松平常,但非常残忍的事情。因为秦军投降,人数庞大,加上诸侯的人马大多在秦地服过徭役,被秦人欺压侮辱过,所以这个时候自然要发泄一番。造成两派的矛盾日渐加深。其实,这个时候刘邦已经攻下了咸阳,即使没有,关中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完全可以考虑分批地遣散这些兵士,只要把军官抓在手里就是了。这样处理的话,那些分散的士兵闹不起事来,也完全不会对诸侯军队构成威胁。
  可项羽是怎么做的呢,他可能一是嫌遣散、整顿什么的,或者约束诸侯的军队麻烦,二是自己本也对秦人有深刻的仇恨,所以就是简单的“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二十万活生生的人,他们也一样家有父母妻儿,亲人们也一样对他们翘首以望。可一夜之间,化作无数白骨冤魂。无论所谓的史学家如何对此为项羽辩护。他都是应该受到谴责的。而他的残暴滥杀,恰恰又是他最终走向穷途末路的重要原因。
  战国四名将的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坑杀降卒四十万。最后在杜邮伏剑自尽。项羽在巨鹿之战后坑杀秦卒二十万,最终自刎乌江。
  这就是历史的宿命吧。
  当然,很多人认为项羽乃一介匹夫,不懂政治,坑杀秦卒完全是为了复仇。这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他要给叔父报仇,最应该把章邯给杀了。可他没有,而且待之甚厚。因为他还有用得着章邯的地方。
  项羽带着诸侯们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往关中赶,大伙儿被秦人欺压了一百多年,终于可以去出口恶气了,何况还有大批的战利品可以拿。最重要的是,对于战后的秩序安排,势力划分要在关中做出决策,谁不想在这场饕餮盛宴中分块好地方呢。
  这时刘邦已破成阳,并派兵驻守函谷关。这其实怨不得刘邦,当年怀王就和众将约定:先人定关中者王之。现在他刘邦先平定了这块地方,自然以为可以在这里称王称霸。把关中看做自己的领地了。看来此时刘邦在政治上还比较稚嫩,这世道,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你刘邦先来怎么啦,怀王的约定怎么啦。
  所以项羽也不跟刘邦废话,命英布攻函谷关,长驱而人。
  项羽到达新丰鸿门驻扎下来,刘邦军在霸上。可能是还在做关中王的美梦,也可能是被项羽的气势吓坏了,刘邦一时都忘了应该去拜见这位实力爆棚的被迫加封的北伐军总司令。也难怪。也可以理解,虽然当年刘邦投靠了你们项家,但那时当家的是项梁。现在虽然项羽武功赫赫,但毕竟刘邦先人关中,而且也是西路军的军团长,和项羽的级别一般,凭什么他要去拜见项羽呢。
  这样微妙的时候,自然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是这样的人,他悄悄使人来告诉项羽:“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他说的应该是实话,刘邦欲王关中史记已经明确交代,傻子都能看出来。至于使子婴为相,有这样的考虑也很正常,因为刘邦可以利用他来拉拢关中的人心,以便顺利接收关中的统治机构。既然王了关中,那么占有这些珍奇宝物也是水到渠成的了。
  汉营有曹无伤,楚营也出了个项伯。刘邦自然也是人精,知道项羽的态度后,马上和项伯认了亲家。经过项家大叔居中一番斡旋调解,刘邦决定第二天去项羽营当面解释并谢罪。
  历史上最有名的宴会――鸿门宴就这样开场了。司马迁把鸿门宴写得非常精彩,可是在他的笔下。参加这场宴会 [ 1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的就项羽刘邦四五个人。对于手握几十万兵马的大首长来说,这个规模实在太寒碜了。
  再看史记,刘邦在里面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上厕所了。书中交代,他出来后项羽还派陈平来催过一次。看来至少已经出来十五分钟了。项羽再怎么不懂人情世故,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不让别人上完厕所吧。刘邦是准备不回去喝酒了,他可能害怕喝着喝着,酒在嘴里面,可流不到胃里面去了。
  所以刘邦准备回去,他告诉张良,要估计他快到了大营之后才去向项羽辞行。据刘邦介绍,两军走小路相距二十里,如果刘邦骑的是日行八百里的乌骓马。不考虑小路难行的问题,大概需要二十分钟。可问题是他还带着樊哙、夏侯婴、纪信和靳强等四个贴身护卫。这四个人手里拿着刀剑和盾牌,伤脑筋的是他们四人都是步行。因为古代人的体质好,可能都是猛人,那么即使他们拿着刀剑盾牌,也以马拉松的速度来计算,再怎么着跑二十里地也得半个小时吧。
  加起来一共差不多就是四五十分钟了,如果项羽认为刘邦上个厕所要这么久,估计要到茅坑里捞人了。而且,张良接着就出来了,这样的话,里面就剩下项羽在喝酒,范增在发闷气,还有项伯项庄在舞剑助兴。那场面也太冷清了。项羽的雅兴也太高了,气氛也太滑稽了吧。
  如果不是这样,宴会还能进行下去,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宴会上还有许多别的人。
  打断一下,在刘邦犹豫是否要去辞行的时候,樊哙说了一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真是行家说行话啊,谁说屠猪宰狗的没文化,人家一开口就是流传千年的成语。
  其实,宴会上应该是有许多人的,毕竟刘邦与项羽地位相当,与众诸侯地位也相当。刘邦过来虽实质是来向项羽做解释的,可表面上一定是代表西征方面军和新解放区的父老们对大伙儿艰苦卓绝的战斗以及不远千里的跋涉表示敬意和欢迎的。所以这样的宴会随同人关的诸侯们肯定是要参加的,这样才可以解释刘邦在厕所里“呆”了四十分钟宴会还没冷场。
  后人总是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太“窝囊”,好像应该一刀把刘邦这个老流氓给宰了。
  那么我们先分析一下,项羽是不是那种有妇人之仁的人,第一,他杀会稽太守殷通的时候,可没仁慈过,第二,他杀宋义的时候。他也没手软过。一个坑杀秦卒二十万,所过之处专好屠城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实在是有些高看他了。
  我们接下来再可以分析一下,在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会杀刘邦。
  首先,刘邦无罪,而且他命将把关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即便有错他也为此做了检讨;
  其次,项羽刘邦的关系应该是比较好的,因为他们曾“约为兄弟”。当时项羽被怀王夺了兵权,他就愿意和刘邦一起西进,也说明他和刘邦感情良好:
  第三,项羽已经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刘邦的臣服。他这个北伐军总司令是怀王事后被迫加封的,朝中肯定有人不服。别人不服可以不管,但刘邦的意见一定要听。因为他也手握十万重兵:
  第四。只要刘邦臣服听话,那么在项羽看来,刘项之间就没有你死我活的矛盾:
  第五,刘邦来鸿门赴宴。一定是做了军事准备的。因为他的随行人员只有张良樊哙,而主要军政人员萧何、曹参、周勃和郦商等都未前来。项羽即使杀了刘邦,也绝不会顺当地接管他的军队:
  第六,刘邦有功而诛,让随行诸侯作何想?
  第七,项羽军四十万,而他能直接指挥的应该不会超过二十万,因为当时还有多路诸侯的兵马。他出征时才五万多,随话说杀人一万,自损八千。即使在这段时间扩招补充,二十万顶天了吧。二十万对十万,最多是个击溃战;
  第八,刘邦入咸阳多时,已经收拢关中人心,而项羽坑秦卒二十万。如果战事起,关中百姓一定会力助刘邦军;
  第九,如果杀刘邦,诸侯心怀恐惧,对项羽群起而攻之,结局将如何?
  因此,项羽不想杀刘邦,也不能杀刘邦。
  事实上,项羽因为刘邦的臣服,在咸阳这场坐地分赃的豪门盛会上获取利益最多,而刘邦最惨。
  项羽因为在成阳没有坚持帝制,而是恢复了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并因此深受到历代的诟病。人们并因此认为项羽只是一介武夫,不懂政治,没有长远目光,果真如是耶。
  首先,当时没有称帝的道义基础,项羽只是怀王下面的一个将领。当时怀王才是天下反秦的总盟主。项羽称帝,置怀王于何处,置天下诸侯于何处?
  其次,项羽没有称帝的政治基础。虽然当时项羽一人独大。但诸侯及刘邦的力量加起来还是要超过项羽许多;
  第三,项羽虽然救赵灭秦出力最多,但在直接方面,他并无功于其他诸侯;
  第四,项羽因一战之功而坐得九郡,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百越新设的几个郡已经在尉他的领导下独立了)。这已经远远超过他应该得到的;
  第五,项羽在咸阳一口气封了十八个诸侯王。每个王国领地均不足两个郡,天下还有谁敢与之争锋。
  第六,项羽毫不客气地封了自己好几个亲信为王,而且地方都比较好:
  第七,项羽在分封的过程中,故意在和自己生分或有对立情绪的诸侯间制造矛盾,埋下使诸侯混战的隐患。这为他日后出兵平叛,吞并其他诸侯提供了借口。后来的发展也确实如他所愿。
  所以。此时承秦之制称帝,废分封,立郡县,非项羽不愿也,而是其不能也。不过项羽没什么好性急的,他才二十七岁。要换在今天,热爱学习一点的人可能还呆在校园里啃着烧饼看美女,而他却有了天下最大的一份产业。并且事实证明。别人虽然人数众多,但他实力最强,个人素质最优秀,有了这两点。整个天下迟早是他的。
  再来看刘邦,他被项羽这个昔日兄弟狠狠地忽悠了一把,居然还把巴蜀之地当做关中封给了他。这就像上帝对你说:孩子,我让你去丹麦当王吧。你兴致勃勃地闭上眼睛等着上帝把你送到那充满童话的富裕国家,哪知睁开眼一看,眼前白茫茫的一片,原来上帝把你送到了格陵兰岛。
  看看项羽是怎么对付刘邦的:
  首先,把刘邦封到了巴蜀汉中这块鸟不拉屎的地方,亏项羽还厚着脸皮说“巴、蜀亦关中地也”。估计刘邦听到这话当场吐血三升。巴蜀之地可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天府之国,当时一个显著功能是接受秦国流放的人犯,秦始皇就是准备把吕不韦安置到那里去。我们想一想都知道,四百多年以后,刘备占了耶块地方,被诸葛亮说的像蜜一样,可还是三国里面实力最差的,可以想见秦末的巴蜀汉中有多落后和荒凉了:
  第二,封到偏远穷困一点的地方也就算了,可这地方交通很不方便,离家乡特遥远。自己受点苦没关系,可大伙儿跟着你出来混江湖打天下,不就是想捞个封侯拜爵什么的吗。哪知九死一生,到头来竟被“流放”了。这样的话当年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搂着老婆过安稳日子呢。项羽做出这个安排的时候,一定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每天早上,值日官都胆战心惊地跑到刘邦的大帐里:“大王,昨晚又跑了一百零八个”。刘邦闻言,端起一杯桌上的老黄酒,一饮而尽,然后颓废地跌坐到那张皱了的虎皮椅子上(后来的情况好像确实是这样啊,呵呵)。想到这里,项羽一定哈哈大乐:
  第三,项羽打着和平建设国家的旗号。软硬兼施逼着刘 [ 1 ] [ 2 ] [ 4 ] [ 5 ] [ 6 ] [ 7 ] [ 8 ] 邦裁军。可怜刘大叔只好眼里流泪,心里流血地把自己的十万大军裁到了三万,裁走的人马前脚出了汉营,后脚就往楚营报到去了。也难怪,同是楚人。他们要回家啊:
  第四,如果你刘邦不老实,想杀回来是吧。那么关中有三个杀气腾腾的封王在等着你,谁愿意自己的肥肉被别人抢走呢。而且你把栈道也烧了,要翻越秦岭那样的高山峻岭可要有猿猴一般的身手啊。
  看到这里,你还会认为项羽是一个心无城府。没有政治头脑的愣头青吗。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前部分就明确告诉过我们,项羽是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小伙子,你怎么就只记着他的“力能扛鼎”,而忘记那句“才气过人”了呢。也不能怪大家,因为鸿门宴写得实在太精彩,垓下之围写得实在太凄婉,司马迁太投入了,广大的读者也跟着太投入了。
  关中大封诸侯,达到了项羽人生的巅峰。原来他肯定以为这只是自己攀登新高峰的起点吧。
  因为这里有两个事情决定项羽的辉煌不能延续得太久了,而且这两个事情都是项羽一手制造的。
  第一个事情是,刘邦到汉中就国,居然楚国和别的诸侯有许多人跟着去,“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多么有魅力的领导,难道大家以为跟着他是去九寨沟旅游啊。既然明知道这一去前途曲折,可还是愿意追随,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对刘邦充满敬佩,在心里认为以刘邦的为人和能力绝不会一辈子在巴蜀那种地方开荒种地,最后老死荒野。
  问题是去几万人也没关系,项羽不在乎这么几个人,何况去的也不全是他项羽的。爱去不去随大家,既然大家愿意跟着刘邦去看大熊猫,他项羽也可以省不少军粮。可是项羽没想到,一个人愿意主动去艰苦的地方受苦,至少说明他是有理想的。而且追随效命的人的口碑还挺好,一群有理想的人愿意追随一个口碑好的人去穷山僻壤,还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他们的革命热情很高。那他们准备革谁的命啊?项羽你最清楚。
  项羽当然很清楚,但他不怕。
  可怕的是这些人里面能人异士很多,没两把刷子敢去走蜀道吗。里面就有一个叫韩信的。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就是他革了项羽半条命。韩信当时是项羽帐下的执戢卫士,为足以横绝万世的大兵家。可惜项羽也是傲视百代的军神。一代兵仙和一代军神肯定不能并存,而且项羽是何等之人。小时候连秦始皇都不放在眼里,何况一个小小的卫士。
  项羽一定以为以后吞并诸侯的战争都是小打小闹,他自己一个人就够了,何况他还蛮喜欢这样的铁血活动。
  史记上记载韩信是屡次向项羽进言不得重用后才一气之下跳槽的。可以理解,岁月不等人,人生当趁年轻的大好时光努力进取,以博得功名。再熬几年没结果。就只能空守一身绝学终老了。
  分析一下就会知道,韩信向项羽进言应该是巨鹿之战开打到兵进成阳这段时间。可是在这段时间,项羽仗打得很顺利,捞取战利品也最多。即使采用韩信之言,顶多方式不同,效果差不多,可见韩信的见识并不一定比项羽高明多少。因为没有采用韩信的进言,他也把事情做得非常之好了。
  但根据韩信后来向刘邦提的《汉中策》,他可能也向项羽提了一个很关键的事情――定都关中以王天下。可是以当时的情况和项羽的个性,项羽认为这是没有多少必要的。但以他的才气,项羽肯定看得出来韩信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可他少年得志,王霸天下。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又怎么会懂得还要延揽人才呢?所有事情他一个人解决就可以了。
  这里就有了项羽的第一个弱点。也是他失败的第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太自负,个人英雄主义太严重,根本不相信什么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什么的。也可以理解。大凡有大才者总有这么一点倾向的,只是项羽非常严重罢了。
  所以我们看到后来楚汉相争,楚国一方大都是项羽一个人在左右开弓,四处奔波,而且他每次都还大获全胜。实在让人大惑不解,刘邦一直败,项羽一直胜,可怎么一下子就到了垓下之围,然后项羽身死国灭呢。
  我们没看到吗?项羽一直是一个人在和一个集体作战。甚至可以说他差点儿就以一人之力战胜了这个集体。可是一句老话是,一个好汉三个帮,项羽一个像样的帮都没有,而刘邦一大群。不是项羽败给了刘邦,而是项羽败给了刘邦集团,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刘邦是揽天下之才为己所用,是大才。项羽是以一己之才抗拒天下,是小才。
  说得多了一点,接着说第二个事情吧。
  前面说了项羽坑秦卒二十万给自己败亡埋下了种子。二十万人就是二十万个家庭。每个家庭再有几家亲戚什么的,那么意味着什么呢。项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他到了成阳之后,嗜好杀人放火的毛病又犯了,“屠烧成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结果“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也”。他当时可能就没想过要留在成阳这个地方了,所以再破烂也不关他的事情。
  前坑秦卒,后烧成阳,项羽把关中百姓全得罪了。但老百姓暂时拿他没办法,项羽也一门心思想“衣锦还乡”,回家乡在父老们面前卖弄自己的光鲜。他可能想到关中破一点没关系,那样的话,这三个封的降王会安分些。可他难道没想到他需要这关中三王做什么。那后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深得人望的刘邦。他把关中百姓官僚都得罪光了。自己拍屁股走人。可章邯他们拿什么去抵挡刘邦?
  关中的老百姓拿你项羽没办法,一腔怨气只能往章邯司马欣他们身上撒。也难怪。四十万关中子弟随你们出征,就你们三个人回来了。问题是还跟着仇人一起回来,并且关中又狠狠地被烧杀屠戮了一番。别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你们倒称王了。是个人都不会拥戴你们。
  与之相反的是,刘邦一到咸阳就“约法三章”,并且不接受百姓们的劳军,这样的领导哪里去找。孰优孰劣,有点思维的人都知道。
  所以刘邦毫不费力地平定三秦。因为有了关中这块基础好的稳固根据地,刘邦就可以胆气十足地东进和项羽争天下。因为有了这块根据地,刘邦才可以屡败屡战,关中就是他的胆。
  所以这第二个事情其实说的就是项羽之所以败亡的第二个原因――残暴嗜杀。
  这个后面还会讲到。
  项羽在成阳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其实,说是小故事,历史意义却非常重大。
  有一天一个人跑到大营里求见项羽,他说:“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可是,“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其实那个说客说的话很有见解,咸阳和彭城哪个城市适合成为天下的帝都,这是一目了然的。项羽肯定也看得清楚,只是他可能考虑到以下这些因素,才决定放弃关中:
  首先,如史记所说,“秦宫室皆以烧残破”,既然关中已经因为战乱残破不堪,那暂时可以放弃;
  其次,还是如史记所说,项羽及部下大都是楚国人,离家这么久了,而且腰包都塞得鼓鼓的。想回去过几天安稳日子,在亲朋好友面前抖弄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史记里有这么一句:“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 [ 1 ] [ 2 ] [ 3 ] [ 5 ] [ 6 ] [ 7 ] [ 8 ] 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本来关中是刘邦的,你项羽一声不吭地赖在这里不走了,何以服天下人心?自己走了,找几个没多少根基的降将做代理人,岂不更好,这样自己想要的话随时可以拿回来,而且可以消去许多闲言碎语:
  第四,项羽的手也不敢伸得太长,他已经有了国家的四分之一,再占了关中的话,如果要和自己的大本营江淮地区连在一起,就需把河南也占了,可这样的话,他项羽就几乎占了天下的二分之一,天下诸侯会答应吗。否则。关中就是一块飞地,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第五,项羽也是聪明人。自己坑杀秦卒二十万,又在咸阳放火抢劫干尽了坏事,应该也知道关中人民一定对他恨之入骨;与其在关中做个不受欢迎的人。还不如回到热切温暖的家乡去。
  不过项羽的回答很实在,很可爱:“在外面发达了,怎么不回去风光一把。让老乡们知道呢”。
  哪知那个说客可能是个愤青,看到自己的高见居然就换来了这个回答。居然不管死活,很负气很意气地说了一句:“人们都说楚国人只不过是衣冠下面的猴子罢了,看来果然如此。”
  哎,虽然这样的话由君王说出来不妥,显得没有气量,可人家不接受意见也就罢了,何苦说得如此刻薄,就是换了厚道的刘邦大叔也受不了这样的话啊。何况是自负得很。自视天高的项羽,哪里还有性命。成阳峰会之后,诸侯罢兵,各回封国。大家有喜有悲。有笑有泪。估计心里流泪最多的是刘邦,因为他也思念家乡,而且去的地方最窝心。刘邦“好酒及色”,但那时的巴蜀估计还没剑南春和五粮液,至于美女,也是几百上千年以后的事情,因为当时只有跳肚皮舞的土著人和大熊猫。别人多少有块啃肉的地方,而他形同流放。
  老天,这什么世道啊。
  所以刘邦决定打回那原本属于他的花花世界去。因为这时他得到了一个人,应该说是通过萧何发现了一个人才,就是那个到处混得不开心不如意的韩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毫不费力地回师关中,平定三秦。这使他对一个朴素而永恒的真理认识更加深刻,民心可用,民意不可违。
  而项羽呢,也是诸事皆顺,一路鲜衣怒马地回家乡开庆功大会。出席各种新闻发布会去了。
  风光与鲜花总是属于成功者,项羽志得意满。
  在少女们的尖叫声过后。项羽听到了战马的嘶鸣声和战鼓的擂响声,分别从西边和北方传来。这使他倍感兴奋,这才是项羽生命里最好的音乐啊。一喜一忧,喜的是北方的齐地终于如愿而乱,这给了他加兵戡乱的好借口。忧的是刘邦这老小子是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呢,项羽也和章邯交过手。他应该不至于这么不济的。
  先灭楚还是先平齐,项羽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这时刘邦又耍了一个小花招,他给项羽写了一封信:“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齐欲与赵灭楚”。这里面有些实情,刘邦刚回来需要招兵买马,需要联络诸侯。而项羽此时异常强大,所以刘邦一时不能东进在项羽看来应该是可信的。而且即使放马过来项羽也不怕。不过刘邦东进时间要久一点,齐国就在自家上面,先解决眼前的,然后回师击溃刘邦,这是理所当然的安排。
  一切都很顺利,齐国人还和当年一样不禁打,被项羽三五下便揍得趴下。
  可是,这个时候项羽的老毛病又犯了,项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殉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本来大功告成,齐地皆属楚焉。
  可结果因为这一顿烧杀掳掠,“齐人相聚而叛之”。这是项羽嗜杀残暴导致的第二个致命的后果。
  而且料想不到的是,还逼出了一个猛人――田横。对,就是那个田横与五百壮士的田横。从他后来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这人在齐地非常有人望,而且坚强不屈。也难怪,他的人望也是项羽逼出来的。要是项羽没那么喜欢杀人,齐地的老百姓估计也就在楚国的旗帜下做顺民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既然左右都是一个死。还不如跟你项羽耗上了。
  再接下来的后果自然是“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这就不好了,如此现状肯定使刘邦和众诸侯蠢蠢欲动。因为在他们看来,原来你项羽也不是传说中的攻必克。伐必取啊。一个小小的、散沙一般的齐地你都拿不下,我们这么多哥们儿估计够你喝一壶了。
  这时刘邦已经把关中牢牢抓在手中,招兵买马的任务业已完成,诸侯们也联络在一起了。所以以刘邦为首的诸侯联军整军东进,并迅速攻占楚国都城彭城。似乎项羽危在旦夕之间。一切来得太过容易。刘邦他们没有想过为什么,只知道高兴。
  刘邦爱喝酒,打了胜仗自然要喝酒,“日置酒高会”,咱今儿个真高兴啊。
  可刘邦和诸侯们都忘了,项羽即使在睡觉,他也是只老虎。
  刘邦他们喝酒,项羽自然也没闲着。老巢都被别人端了,还能怎么办,“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结果“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项羽就是项羽,不愧为一代战神。
  三万人对五十六万(可能夸张了一些,三十万总有吧),杀得刘邦一千人等屁滚尿流。
  个人认为,就项羽在巨鹿之战和还救彭城之战中的表现,他的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是不输于韩信的,但他的战力更强。所以项羽出招更为奇险,气势更为磅礴。
  千载之下,敢如此作为者,能如此作为者,有如此作为者,唯项羽一人而已。
  项羽虽打败了刘邦联军,但却给了齐人机会,“田横亦得收齐”。可见田横不但是个勇士。而且是个能臣。
  项羽因为他的嗜杀暴虐丧失一次非常好的统一天下的机会。如果平定齐地,以能臣干吏以驭之,遣一将扫荡燕赵。再鼓而向西,天下可定矣。
  在这里我们又要说一个上面提到的关于项羽败亡第二个原因的故事。
  就是齐地叛楚的时候,项羽亲征,便到九江王英布那里征兵。英布本来是项羽的嫡系,按理说要带兵亲往。可是这次他称病不去,而且也只派了几千人马。这让项羽很生气,“项王由此怨布,数使使者多次召布,布愈恐,不敢往。”项羽也算对得起英布了,可为什么还要耍性子使脾气呢。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英布也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他虽然被封王,可能心里觉得项羽给他的地盘还太小,所以不舒畅;其次,项羽更是一个自负的人,他对部下虽然关心,但并不尊重他们,英布跟着他应该受过不少气,这使自尊强的英布很难接受。关于这一点可从后来英布去投刘邦,可刘邦一边洗脚一边召见他使他感觉受辱,而准备自杀就可以看出来;第三,英布也是一代英豪,并跟随项羽多年,清楚项羽之为人。以及下面对项羽之成见,项羽很难一统天下。
  对于英布的虚与委蛇,项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数使使者诮让召布”,结果“布愈恐,不敢往”,最后彻底倒向刘邦。
  而反观刘邦是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呢,韩信平定齐地后请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不是假的,是代理的),刘邦刚开始也很生气,大骂;“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但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之后,他马上醒悟过来:“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这就是领导的水平啊。
  我们一看,在政治方面刘邦和项羽的水平高下立判,当 [ 1 ] [ 2 ] [ 3 ] [ 4 ] [ 6 ] [ 7 ] [ 8 ] 然这和一个人的性格很有关系。并不是项羽看不到这一点,而是他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总是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和感受。
  “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九江王,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击。”项羽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也非常清楚英布的才干,可即使已经闹到众叛亲离,他还是改不了自己的那个老毛病。这个时候他应该好好地安抚笼络英布才是,可他似乎除了骂人责备之外好像就没有别的方法了。自负导致眼无他人,并且宽于待己,严于律人。
  性格决定命运,再次证明。
  在楚汉相争那样混乱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统一战线政策不但是我们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也是刘邦取得江山的法宝啊。
  在这里。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人――陈平。
  看了史记一般都会认为陈平是一个牛人啊,而且他和张良一样,都是道家的子弟,而且也爱出奇谋,所以总觉得他身上就有张良的影子。之所以要写一下这个人物,就是因为他和韩信一样,原来都是项羽的部下。
  当然,与韩信不同,陈平总的来说在项羽那里混得还不错。而且陈平在项营还立有大功。为项羽所赏识。可是这么一个人怎么也跑到刘邦这边来了呢。
  还是让司马迁来说吧:“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俱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看到这里,大家想必也明白了,陈平反楚奔汉是被逼出来的。还是应了上面那句话,项羽因为自负。所以对属下要求极严。
  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陈平他们几乎一点责任也没有。可项羽不反躬自省,倒要处死有功之人,谁还愿意给这样的主子卖命呢。相比之下,刘邦的部属中有许多人曾反对过他或投降过项羽,均未受深究。所以,项羽虽常胜,人却越打越少,刘邦虽常败,人却越战越众。
  陈平对项羽的评价为“不能信人”、“意忌信谗”。诚斯言也。弄到最后,项羽就是一个人在和天下诸侯战斗。韩信、陈平都是有大才具者。得此两人。委以重任,项羽得天下J必矣。在这个意义上说,项羽最后身死东城是没有多少值得可怜同情的。
  其所果,皆其所因,如此而已。
  还是回到楚汉相争的正面战场。
  项羽还救彭城,打得刘邦丢盔弃甲,这时那些骑墙的诸侯们马上回过神来不停朝项羽抛媚眼。接着项羽兵围荥阳,数侵夺汉之甬道,饿得刘邦老眼昏花。这时,刘邦用陈平之计,离间项羽和范增。哪知一用便奏效,很快项羽就赶走了范增。
  虽然范增出场并不多,可就凭着项羽这样的牛人也尊之为“亚父”,可见他在项羽那边有着独一无二的强势地位。我们最有印象的是在鸿门宴上他力主杀刘邦的态度,从中我们也看到他应该是前秦王猛一类的人物。按理来说,项羽是个聪明人,不会被陈平这样的小伎俩蒙骗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项羽为什么要赶走范增:
  首先,从鸿门宴上的表现来看,范增是一个不太注意自己态度身份的谋臣,虽说项羽称你一声“亚父”,可范增就有些不知自处了。换了光武帝及苻坚那样的主子可能还没什么事情,可项羽恰恰又是古往今来最为自负的王者,长此以往,项羽肯定很难忍受范增了:
  其次,义帝为范增建议所立,虽然范增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人。但项羽最恨之人必是义帝,而他分封之后马上杀义帝这样的行为,肯定不为范增所认可。两人因此心有芥蒂是难免的:
  第三,从陈平施计得逞的情况看,范增在项营应有很大的权威。因为他可以单独派出自己的使者。而且这种现象应该经常发生,即范增以私人的使者与各诸侯沟通交流。国有长君。而谋臣派私人使者议事,这怎么说也是不正常的。对于有些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的项羽来说。这种情况不能容忍太久。
  以上只是推测的三个主要原因,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共事的五六年时间里项范两人肯定因为施政决策,或者性格不和等原因积累了大量矛盾,最终通过陈平这一激化,使得项羽将范增赶跑了。
  很多人因为范增在史记中出现次数不多,就以此推测范增在项羽处出力不多,才华一般。这是不对的,从鸿门宴的描述来看,范增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谋臣。他的眼光很准,手段也很刚猛。后来项羽就分封一事谋划。方案的制定者就一定是范增。再从后来范增劝项羽“宜将剩勇追穷寇”,拒绝刘邦的议和请求,急围荥阳的表现来看,他确实是一个果断有谋略的人。其实也可以想一想。以项羽那种孤高自傲。容不得臣子的人居然能够和范增相处那么久,还一直尊其为“亚父”就可以看出来,范增是何等的人物了。否则,连刘邦这样的人力资源大师也不会在评价“汉初三杰”的时候也把他拿出来说一下。这些都证明范增是一个非常出类拔萃的人才。史记记载范增的事迹少,主要可能是为了方便刻画表现项羽的形象。
  我们也看到。自范增走后,项羽集团的形势就急转直下。这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项羽驱逐范增,使得楚国人心动摇,那些功臣们都在想。贵为“亚父”,有大功于国的范增尚且落得如此下场,自己以后的结果可能都不妙。后来项羽集团土崩瓦解,将士纷纷投汉就证明了这一点;其次,项羽虽然军事过硬,但其理政外交的韬略远远不如范增。离开了这个智囊人物,项羽一筹莫展,终致局势不可收拾。
  总之,史记之所以重点记载陈平离间项范二人这件事,是因为驱逐范增确实对项楚集团有非常恶劣的影响。
  范增走后,刘邦用陈平计逃出荥阳,重新整军与项羽对抗。项羽下荥阳,进围成皋,不日破之,看到这里,觉得项羽真是一个强悍的猛人啊。也真只有刘邦这样有好几条命的人才能与之相对抗。在这里也可以看出范增的作用。他要在的话就不会让刘邦陈平假投降的计谋得逞。
  好在这时刘邦地盘已经比较大,加上韩信在齐赵地区战事顺利,同时关中因为萧何经营得好。物资兵员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所以项羽破成皋之后两军进入胶着相持的状态,这种情况对项羽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此时他的地盘加起来毕竟没有汉集团的那么大,而且他缺乏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更为要命的是,因为他把所有有才的将领臣下都逼走或逼反了,所以整个战场就他一个人在疲于奔命。
  有一次,他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了,就做了一个特大型号的高脚案板,把刘邦的老爸刘太公放在上面:“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哪知刘邦更绝:“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日‘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个场景就像我们的警匪片――一个匪徒在走投无路之际突然抓了一个紧要的人物(刑警队长的情人老婆什么的),然后威胁:“把枪放下,否则我就……”。当然旁边还有一些关心这个人质安全的妇女儿童在大哭大闹。这时我们英勇崇高的公安干警们纷纷把枪放到地下,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啊。结果……
  刘邦的危机处理能力显然远超我们现在的这些学院派电影电视剧导演。
  刘邦虽然当过派出所所长,但没有受过正规的“为人民 [ 1 ] [ 2 ] [ 3 ] [ 4 ] [ 5 ] [ 7 ] [ 8 ] 服务”的共产主义教育,他才没那么伟大崇高呢,哪怕人质是老爸老婆。项羽也算和刘邦打交道久了,还说曾“约为兄弟”。看来他真是不知人啊,他只要稍稍了解刘邦当年厚着脸皮到处赊酒喝,开空白支票诈骗老丈人的行为就不会用这一招来对付刘邦了,用这样的招数,项羽比起刘邦来实在太嫩了。
  项羽被刘邦整得没法子,难道真的去喝用刘太公煮的“人参老羹汤”?
  关于这段我觉得不应该说是高祖对其父的不孝,在那种情况下,只有这样做才能保全其父的性命吧!
  过了些日子,因为缺粮少衣。项羽实在撑不下去了。他又想了一个很有水平的法子,上次的事情后可能他也觉得喝人肉汤太不人道,太原始。这次他一上来就占据了舆论和道德的制高点,法子不但人道,而且很有骑士精神:“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思想境界真高啊,千万不能因为我们两人的一己之私而坏了天下那么多人的性命。可他在这样剑走偏锋的招数上哪是刘邦的对手,人家气度悠闲,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句“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就轻轻将项羽的万千招数化解于无形。这法子也亏项羽这个自诩“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人想得出来,人家刘邦这个时候都五十多岁的人了,你还找人家单挑,不是自取其羞吗?
  不过项羽的法子虽然没得逞,但还是为后世解决纠纷问题提供了一个方案,一种思路。那我们把它拿到现实中来看一下:如果俄罗斯和美国因为格鲁吉亚问题动起手来,是不是可以要奥巴马和普京单挑解决呢。这就值得探讨了,奥巴马人高马大,又是篮球健将,而普京呢,干过特工,也是柔道高手,两人要真肉搏起来还真有看头呢。不过这法子只适合两个人或四个人的,遇上三国那样的时期,难道开始刘备和孙权一起猛揍曹操,那估计最后统一中国的就不是司马炎,而是孙权了。更加不堪的是,要是遇到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那岂不又是群殴了?
  呵呵,觉得项羽真是可爱啊,只他这个思想诺贝尔委员会就应该追授他和平奖。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项羽和刘邦的相持中已经不堪其扰的时候,韩信又已经趁乱平定了赵齐两国,并准备赶过来帮刘邦助拳。项羽无奈,只好派龙目前去攻击韩信。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人家韩信什么人物,几百上千年都难得一出的仙级兵家,对付龙且还不三两下的功夫。
  项羽被整得没了脾气,只好委屈自己。派人去劝说韩信自立,和他项羽及刘邦三分天下。可韩信这人打仗没得说,可对于天下这样的肥肉他的胃口并不是很大。而且他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在上面及刘邦篇里有交代),并且对项羽是怎样的人心知肚明,所以游说没有成功。
  随话说,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刘邦在苦苦进逼,韩信不卖账,这时彭越那泼皮也跳出来捣乱,刘邦啊刘邦,你丫真是一煽风点火的邪道高手啊。彭越这厮捣乱,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放马过来狠斗一场就是。哪知他“下梁地,绝楚粮”。真是断子绝孙的家伙啊。
  项羽无奈,只好留曹咎守成皋,自己亲自领兵去收拾彭越。从这里也可见项羽的凄凉,每次都是自己跑出去灭火,都专业级了。可结果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他没得片刻清闲。自作孽,不可活。这局面还不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你对人宽容一点,不把那么多本属于自己的将领人才逼走了,这天下还不是你的。
  这一次他很谨慎,可能他还是很清楚曹咎的为人,所以走的时候一再叮嘱:“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多么凄凉,多么自信,又是多么无奈啊。
  哪知怕什么就来什么,项羽没走几天,曹咎还真拿出李逵式的气概来,结果自然是“汉击之,大破楚军”。曹咎等人最后皆自刎于汜水上,看到这里,觉得项羽任人唯亲的倾向很严重,曹咎和司马欣都只是一个狱吏,不过在项梁犯事时,他们照顾了一下,项羽就因此委以重任。真是可笑啊,这样的人哪里能和韩信、陈平等人相比呢。
  人才,还是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
  项羽没有政治头脑,如果项梁活着还有点希望。
  项羽适合作将(有些时候像个兵),帅恐怕已不能胜任。更别说王,他只懂打打杀杀。而政治是通过杀得到不杀的结果,可他除了杀人,就不知道其他东西了。
  不过项羽的办事效率还是没得说,没几日就搞定外黄。在这里发生了一件在他征战生涯里很有影响的事情。那就是外黄是等了好几天才投降的,这使得项羽自然很恼火,立马准备按平常的方式解决问题:“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
  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此话一点不假。就在全城成年男子眼看要被活埋的时候,一个十三岁的小孩挺身而出,前去劝说项羽:“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结果是异常令人惊喜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项羽征战无数,所过之处,无不残破。这次能听进劝谏,实为难得。或许是他多年征战,也疲惫了吧。
  结果是: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如果他早一点有这样的善举。也就不会有今日的窘迫了。
  让我们记住这个十三岁的小英雄吧。尽管史记只给了他这么几个字: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连名字都没留下。但他在百姓遭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挽救了千百条善良无辜的生命,让我们对他的高尚和勇敢致以最高的敬意,这是对生命最好的尊敬。在这个意义上。他比许多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都伟大。
  汉军破曹咎于成皋,进围荥阳,迫使项羽回军。他一回来,吓得汉军赶紧到处躲避,真是一个异形战士类的人物啊。
  大家打了这么久,虽然刘邦占了上风,可是他的父母妻儿都捏在项羽手里。没办法,也知道一时拿这个变形金刚一般的人物没办法,就提出议和。刚开始。刘邦肯定要求归还自己的亲人,项羽不肯。刘邦没办法。于是便请了一个辩仙级的人物――侯公,再次前去游说项羽。专业人才就是不一样啊,几下就把事情办成了。楚汉议和,以鸿沟为界。西属刘邦。东边归项羽。项羽归还刘邦的父母妻儿。
  哎。看来事情对双方都比较圆满。但范增在的话,估计他就不会同意归还人质。这世道,谁相信一纸协议啊。你项羽又何曾遵守过?当年你把刘邦赶到汉中去看大熊猫的事情就忘记了吗?
  果然,项羽傻乎乎地罢兵东归。以为可以回家好好洗个热水澡,睡个安心觉了。可是没走几里地,汉兵就追上来了。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就是刘邦那泼皮无赖毁约了嘛。
  项羽也不含糊。“楚击汉军,大破之”。项羽真是一恐怖级的战神啊。可惜,他太欣赏自己了,一直都是自己破来破去。从这一点上看。他只适合做一个将军,作为国君他是远远不够格的。
  刘邦没办法,又学着当年开出了空头支票――把韩信和彭越这俩傻小子骗了过来。
  项羽终于走到了他生命中最具悲剧色彩的地方――垓下。
  说垓下对于项羽充满悲剧色彩,并不是因为在这里他遭遇了一生征战的最大失败,而是在这里司马迁非常成功地给历史留下了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征战无数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8 ] 的铁血英雄在他的人生即将谢幕的时候。他能够关心的已经不是他的江山和宏图伟业,而只是那个弱小的、善解人意的、自己不知该如何再去保护她的爱人。国破家亡之际。即使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也免不了这样的儿女情长,千古之下,读来让人嗟叹不已。
  后世的人们之所以对项羽报以同情,一方面可能是对于末路英雄固有的感情。更多的是因为项羽和虞姬这段美丽哀婉的爱情。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何其凄凉,何其悲哉!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后世人们所争论的一点。那就是为什么项羽不东渡乌江,卷土重来呢。个人认为有这么几条:
  首先,垓下一战,项羽全军覆没。即使项羽暂时逃脱,刘邦也会穷追不舍,面对刘邦集团的六十万大军,项羽根本无法在短时间里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
  其次,就项羽那样残暴的人来说,肯定无恩施于江东父老,得到支持的概率很小;
  第三,项羽为人自负高傲,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衣锦还乡”,现在要他在穷途末路之际落魄而返,这让他的自尊心置于何处?
  第四。多年的征战。事实上项羽这个铁汉也已经很疲惫了。这可以从他一个自视甚高,顶天立地的英雄使出烹煮老翁妇孺这样下作的方法来威胁对手,以及他像小孩一样地提出要和刘邦单挑来解决战事就可以看出来,更可以从他在垓下和虞姬诀别的那一幕可以看出来,他实在太疲倦了。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项羽身死东城的命运都是无法改变的了。我们看看他最后时的表现――几次在汉军中杀进杀出。他无非就是在部下和世人面前证明:我项羽是一个无敌于天下的人,我的失败只是天意罢了。
  既然是天意,项羽怎么能违抗呢。
  他给自己的死找到了最好的借口,这安慰了他那颗高贵而脆弱的心。
  于是,他选择了一种最体面最能保证自尊的死法――自刎。他至死也不给别人战胜他的机会,这就是项羽。
  看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项羽的聪明。即使选择一种怎样的死法,他都可以留给后人许多的遗憾以及博得更多的同情。
  虽然司马迁因为自身的遭遇在写项羽本纪的时候倾注了大量的同情,但他并没有因为这种同情就失去了对项羽的客观评价。这也是史记伟大的地方,司马迁伟大的地方。
  司马迁最后的评价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应该说这个评价是非常客观而中肯的,项羽的失败最主要的就是两点:“奋其私智”和“以力征经营天下”。
  项羽太自负,太迷信武力和暴力。
  在项羽的整个政治生涯中,军事部分占了绝大部分。而在军事斗争中,他的屠城杀戮可说是非常骇人听闻。很多迷恋项羽的人总是替他开脱,说什么当时的情况怎么样怎么样。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是经过秦朝的短暂统一,而后的关中分封和楚汉之争,人们对原来的国别身份已经非常淡漠了。就如项羽后来攻入梁地,他又要屠杀外黄的老百姓。幸好出现了那位十三岁的小英雄,才给了历史对比的机会。又如,刘邦对于关中百姓来说应该也是一个外来统治者和侵略者吧,可他们不是照样很快很容易就接受了他。
  项羽对老百姓的屠戮怎么说都是不可原谅的。
  我们不否认项羽对推翻暴秦的巨大作用。同样也不否认他在军事领域的天纵之才和旷古建树。但就他个人的综合素质而言,他只适合做一名将军罢了,可他的悲剧就在于他还有一颗奄有天下的雄心。
  项羽坑秦卒,屠咸阳,可谓不仁;杀义帝,逐范增,可谓不义;不能用韩信陈平等有大才者,可谓不智;毁关中之约,私分天下,可谓不信。不仁不义,不智不信,又缺少那份开国之君应有的悲天悯人之情怀。项羽何以执掌天下。
  惜哉,项羽!
  悲哉,项羽!

  摘自《君临天下――千古帝王谈笑看》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推荐访问:君王 重来 卷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