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漫步走在中国的文化脉络上|西方典型文化有哪些

  如今的中国,连子虚乌有的西门庆故里都有人在暗中争夺。绍兴何幸?从古到今,如雷贯耳的文化名人或从远方而来,或土生土长,让这座古城弥漫着氤氲淡雅的文化气息。漫步于王羲之、陆游、徐渭、鲁迅、蔡元培曾经走过的小桥古巷,恃才傲物的人啊,一个个都变得好学若渴,谦卑若愚。
  漫步鲁迅路
  文字的力量历久弥新
  漫步笔记:城市广场、仓桥直街、青藤书屋、鲁迅故里、沈园
  经典故事:陆游与前妻的千古绝唱
  寻味而来:绍兴蒸菜的氤氲之美
  漫步笔记:
  城市广场、仓桥直街、青藤书屋、鲁迅故里、沈园
  绍兴的风情已经美丽了2000多年,从春秋战国开始,它就是中国最迷人的水乡泽国。水脉阡陌、古桥如织、黄酒飘香是古人对它充满亲昵的描写。到了宋朝,“船前一壶酒,船尾一卷书,钓得紫鳜鱼,旋洗白莲藕。”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文人惬意得令人嫉妒的生活。
  府山曾是越王勾践练兵的地方,有越王台、越王殿、飞翼楼等古迹。府山脚下有一座城市广场,很空阔大气,也很前卫时尚。最耀眼的是绍兴大剧院、美术馆、音乐喷泉、浮雕群,与这些现代建筑为伴的是始建于公元504年的大善塔。正是这座七层古塔,一下子让城市广场有了历史的纵深感。
  城市广场东南角连着一条老街,叫仓桥直街,长达3里的青石板路,穿着硬底鞋走过会咯噔咯噔一路响着,两旁开着茶馆、剑铺、酒肆……淡淡的酒香总是伴着微风在老巷中若有若无地引诱着人的嗅觉。一不留神就以为自己老去百岁,穿越到清末民初的水乡,像纨绔子弟一样在街市上闲逛。
  仓桥直街的北头有一座七折边型单孔石拱桥,古朴的麻石板都磨出了岁月的“茧”。此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之前,说不准陆游兄都与唐婉嫂在此漫步过。到了明嘉靖年间,宝珠桥重修,可叹“东风恶,欢情薄”,曾经的新桥又成了今日满目沧桑的老桥。
  古桥畔有几家茶楼,有叫清玩的,有叫山樱的……名为茶楼,若叫麻将楼,似更贴切些。面对古桥、流水、人家构成的江南诗画,多少人不远千里跑来欣赏,在美景中发呆,恨不能将自己坐成一尊雕塑。而有些人根本无视这样水波涟涟的旖旎,在麻将的胡碰中“蹉跎”了岁月。
  仓桥直街上有好多台门建筑,所谓台门,就是几户本家聚居在一起的院落。顺着斑驳的老墙,走进寂静的台门,水井旁晾晒着一些时尚的外衣内衣,居家妇人在里面进进出出,满脸的从容闲适。
  从北往南散步,先是茶楼,服装店,接着就是一家艺术工坊,门口挂着店主画的漫画,有奥巴马、姚明、赵本山等名人,神情夸张生动。长桌上摆着10多尊泥塑,平民百姓的形象居多。有兴趣的游人在门口的竹椅上一坐,店主很快就能让你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生活与艺术看起来如天壤,其实只隔着一层纸。
  逛渴了,喜见酷巴客甜品屋的招牌,没料到只能望梅止渴,甜品屋的排门紧闭。像我这样一大早就出来逛街的闲人太少,甜品屋的目标客人都还在酣睡呢。我想,夜色中的甜品与晨风中的甜品,吃起来必定不同,夜色中的甜品要甜很多,那是因为对甜的渴望啊!
  张桂铭艺术馆
  在窄小的直街上,张桂铭艺术馆的排场有点大,像一座豪宅似的。此人是绍兴籍的著名画家,只能怪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不过,题写馆名的吴冠中倒是认得。艺术馆正在举办《春华秋实》系列展。我是喜欢附庸风雅的人,可惜,他们没有给我机会,原因也是来得太早。每次遇到擦肩而过的遗憾,我都会想起席慕容的诗句:“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如果你想到仓桥直街漫步的话,一定要选择午后的时光去哦,这样你们就成了来得正是时候的有缘人。
  老街上的古董店早早就开门迎客了。每次见到景区附近的古董店,我都觉得它好生可疑,唐宋的瓷器、明清的圈椅长案、民国的钟表?如果你能两手空空地从琳琅满目的“古董”中逃离,我想,你最好奖赏一下自己,到隔壁的韩国化妆造型店做个脸部护理,或者弄个新发型。要不,就到几步之遥的“牛奶小姐の秘密”喝一杯蓝莓优格(yogurt,酸奶的音译)。
  看到寻宝记状元楼菜馆时,仓桥直街正好走了一半。此时的老街被府山横街一分为二。府山横街如此骄横,那是有来由的。它一头是越王台(唐、宋、元、明、清太守治皆位于此地),另一头是轩亭口的秋瑾纪念碑(也是鉴湖女侠秋瑾就义的地方)。虽然两头的时间跨越了两千多年,慷慨悲歌却一脉相承。
  震元堂老药铺
  走进仓桥直街南段,震元堂老药铺门面的精致和气派也让人生疑:一家老药铺为何如此富丽堂皇?大堂正梁之上,硕大的金字牌匾写着三个大字,很有乾隆御笔的风范,可叹的是却写着极为无趣的“不二价”。在中国,砍价是一种乐趣,“不二价”很官方,像板着脸做生意,给人不友善的感觉。震元堂如此牛气冲天,想来其中必有不为人知的奥秘。仔细一打听,原来自1752年以来,他家就以卖十全大补药之类的丸、膏等,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想阳刚不倒、长命百岁的有钱人。如今震元堂像同仁堂一样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让别人强壮健康,让自己财大气粗,也算各得其所。
  与之相比,跟震元堂算得上邻居的小绍兴菜馆,显然做的是几辈子也难以财大气粗的小本买卖,排门开得再阔,里面也不过是几张桌子和数量稍多点的椅子。不过,点菜区色彩斑斓,各种青翠欲滴的时蔬与鲜货、腌菜同台亮相,瞧那香干马兰头就是晨光中的尤物……
  陈桥驿史料陈列馆
  陈桥驿史料陈列馆的门开着,我很好奇:陈桥驿不是宋太祖赵匡胤发动兵变的地方吗?跟绍兴有什么关系呢?哦,进门一看资料介绍,才知道此处的陈桥驿不是地名,而是人名。他是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领军人物,馆内陈列着他几十年来积累的手稿、笔记、卡片、书籍以及影像资料等,还摆放着他曾经的生活用品。这是目前浙江省内首个为在世文化名人建立的陈列馆舍。这样的地方注定是曲高和寡的,然而,与其将美丽的家园悉数租给唯利是图的商人,还不如留着几间清雅,让人知道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追求,关乎生命的升华和精神的崇高。
  古桥水畔
  逛仓桥直街最不能忘记的是,不时要拐到横向的小桥或水畔的小楼之上,眺望一下与直街并行的环山河。娇小迷人的环山河上分布着7座古桥。石门桥夹在中间,站在桥上北望,河道两侧的台门民居、翠柳春花、酒旗歌扇……大有梦回明清岁月的恍惚,若真能穿越,我会是哪个风流才子呢?   在仓桥直街逛久了,对古人所创造的“前街后河”的建筑格局也就明白了大概。住在仓桥直街的人是有福的,每家后院都有一个小河埠,撑一条小船,买个柴米油盐,运个货什么的,不知要省去多少脚力。依依呀呀的桨橹声,我听起来很陶醉,也不知住家是否觉得吵?看绍兴人喜欢喝黄酒,在痴醉之中那些陌生的足音和熟稔的水声,都应该是越剧悦耳的唱段吧?
  状元轩品酒馆
  石门桥边上有状元轩品酒馆,摆着20年以上的佳酿,墙边堆了好多黄酒陶罐,空的还是满的?我也没探究。说时迟那时快,热情似酒的服务生倒了一杯,“你尝尝”的软语比黄酒还香。好在我这个人天生对酒敏感,喝一小杯比别人喝一大碗更像贪杯者。所以,再好的酒都留不住我的脚步。
  一路往南,仓桥直街的市井生活
  继续往南走,先是遇着拉着板车的菜贩子,满车鲜翠欲滴的菠菜、芹菜、芥菜……对于其他城市的居民来说,这样的送货上门已是一种奢望,而绍兴人何幸,经常还能享受着这样的便利。
  在菜贩子眼里,眼前的仓桥直街应该已经不是多年前的模样。沿街的店铺是越来越时尚了,店名也越来越看不明白了。“两年后”卖的是珍珠奶茶;“BUS STOP”有咖啡,有书,有惊喜;“大象馆”杂货店卖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花俏得几乎让男店员害羞;“彩云堂”主打颇具江南风情的原创旅行记事本、明信片,满怀心事的游客可以在店里任意张贴自己无处倾诉的文字……
  这方圆百米之内,只有十碗头菜馆是菜贩子的老主顾。这十碗头低调得简直就不像开店的,除了门楣边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灯箱,再也看不到任何标识。我一见到这样略带神秘的餐馆就很来劲,好奇心一旦萌动,非进门一探不可。院落里果然别有洞天,几个妇人在宰杀鸡鸭、清洗青菜,只有笼中的八哥闲着没事,见我进来,竟然叫道:“老板你好!”鹦鹉学舌原为贬义,在娱乐至上的年代,因为巧用,达到了宾主皆欢的效果。
  十碗头,是绍兴民间喜庆宴席的一种形式,菜肴十碗,有十全十美之寓意。菜馆取名十碗头,也摆明了做的就是绍兴特色菜。后来我在这里吃过素烧鹅、头肚醋鱼、绍式虾球等,味道不错,气氛更好。
  过了十碗头菜馆,仓桥直街又被一条更大的道路一分为二,这条大路名叫人民西路。拐角处那个巨大的“当”字很招人眼球,恒济典当的雕花排门上贴了一张白条:“此处非鲁迅幼时当铺,谢绝参观!”鲁迅文中写过恒济当铺,与他家当铺恰巧同名?这样好哇,等于鲁迅替他家白做了广告,它也不必如此绝情地将鲁迅的读者拒之门外呀!
  穿过人民西路,又有一段仓桥直街出现了。街角摆了一个小摊,是卖臭豆腐的,刚出锅的几块,被竹签串起,一对恋人正津津有味地你一口我一口地品尝着。水岸边那家远近闻名的旅行者餐厅,有更多的青年男女在里面享受着另一种浪漫:闲看窗外流水载着时光飘走,点一根8元的红烧排条,你咬一口我咬一口,此番境界比街角的臭豆腐恋人似更雅致些……
  仓桥直街最南这一小段路很清冷,显然没有列在旅游区的范畴。居民干脆在两侧屋檐之间架起一支支竹竿,晾晒着一家老少的衣服和鞋袜,让每一个行人都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委屈感,以这样的委屈去亲历绍兴人最原始的生活状态: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家门口的竹椅上眼巴巴地望着巷口,不知是目送心中的谁离去还是盼着心中的谁归来;一所幼儿园门墙上画着花花绿绿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它们的趣味争斗总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孩童心中延续着生命的精彩……
  青藤书屋
  对文化艺术感兴趣的人,这时就要从仓桥直街上拐个弯了,先是拐进开元弄,几十步之后再拐入大乘弄,这样的波折犹如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的人生。青藤书屋是他曾经的住所。小园精致幽雅,三间平屋因为有古井、鱼池、老藤相伴,加上有徐渭的手书相映衬,倒也古意盎然。
  手作生活馆
  从青藤书屋回到仓桥直街继续往南走,手作生活馆就在眼前,这是一家布艺店,包包、靠垫、衣服、玩具……无一不缝进了一个姑娘的浪漫情丝。“爱生活,爱手作”是她写在门口的宣言,宛若徐渭在墙上写“自在岩”一样,都是心志的一种表达。
  手作生活馆斜对面有一个小码头,边上停了一只乌篷船,这种行则轻快,泊则闲雅的小船犹如圆顶、卷边、前沿呈畚斗形的乌毡帽一样,皆是绍兴古城的品牌标志。从这里上船,去鲁迅故里的三味书屋,旅程很惬意,代价很昂贵。不到500米的水路,要100元银子。这意味着船只行驶不到5米,你就得付1元钱。
  嫌贵,就走路呗!这里离鲁迅西路不足百米。路不长,有一个“深深的陷阱”不得不提防。这是一家古装摄影小店,沙发上摆着几本“美人计”影集,多是以仓桥直街的小桥流水人家为背景的,在这样清幽古典的背景里每个女子都是人见人爱的妖精。看一眼就迷乱,看两眼就中计。不中计的人要一直“逃”到宽阔的鲁迅西路上,才能定下神来,继续新的旅程。
  三味书屋
  到了鲁迅西路,往东走十几分钟,就抵达了鲁迅故里。先看到鲁迅迟到被老师抓来打手心的三味书屋,关于鲁迅迟到这件事,他的书桌上刻着提醒自己不能迟到“早”字可以佐证,至于有没有挨戒尺,不详。此时,我看见那些花了100元坐500米水路的人纷纷从三味书屋的水埠上了岸,心想要是漫步累了,从仓桥直街花钱坐船过来还真是不错的选择呢。
  在少年鲁迅的眼里,“三味书屋”是全城最严厉的私塾,因为里面有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宿儒。这个名叫寿镜吾的老师读书读到陶醉时,“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多么好的老师!
  寿老先生为何将私塾起名叫“三味书屋”,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一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事实上,读书何止三味,人生何止三味?
  鲁迅故居
  从三味书屋,走几十步路就到了鲁迅故居。故居的门脸没有变,后面却在不断地在扩建着,近年又弄了鲁迅笔下的风情馆。作为绍兴的人文招牌,鲁迅以及与他相关的一切都越来越有价了。不过,好在鲁迅离我并不遥远,而他又有很多文字描绘过自己的家。借此我还辨得清哪些是先生曾经见过的,哪些是他陌生的。   穿过低矮的屋檐、油黑的木门,百草园碧绿的菜畦一如童年鲁迅所见,而我行走其间。回想鲁迅鲜活的文字,正如“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么富有趣味的男人怎么会是铁石心肠呢?
  鲁迅的长相有点酷,而且越老越酷,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模样,一看就是极有风骨的人。鲁迅给人的印象是勇敢的斗士,而且一度被放大,以致遮掩了他细致敏感的柔情。每次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总是那么真切地听到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鲁迅的文笔竟然可以那么辛辣,也可这么优美。
  鲁迅故里这段路已经成了步行街,漫步时可以来来回回地走,一会儿看水影碧波,一会儿逛玲珑小店,一会儿看名胜古迹,而那家创建于1894年的咸亨酒店肯定是不能不去的。鲁迅将堂叔开的餐馆写进《孔乙己》等多部作品中,应没料到今天的咸亨酒店已经成了五星级文化主题酒店,成了绍兴的城市客厅,文化旅游休闲的地标。好在它的“堂吃”部分还保留原貌,每个游客都可以买一碗黄酒、一碟茴香豆,在曲尺形柜台前当一回孔乙己。
  从三味书屋沿东走100多米,有一座桥叫春波桥,有一条弄叫春波弄,得名于陆游的诗句:“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继续前行200米,就到千古绝唱《钗头凤》的诞生地——沈园。
  经典故事
  陆游与前妻的千古绝唱
  我们总在羡慕“傻有傻福”的人,其实我们也该羡慕貌不出众却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方。沈园就是如此,要不是陆游和唐婉的千古绝唱,一处江南随处可见的私家园林绝不会游人如织的。
  看沈园,说透了,就是去看那堵刻有《钗头凤》诗句的断壁,和这一对苦恋着的人儿留下的足迹和泪痕。原本清丽的沈园,被这样感伤的目光看久了,不免有了几许幽怨。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扫宋词纤艳之风”的陆游竟写出这样缠绵悱恻的情诗,可见有一种心疼是可以改变人的习惯思维和创作风格的。奉母命而休爱妻,作为孝子陆游的选择该多么艰难!母亲是妻子的姑妈,既然应允亲上加亲,本不该出现如此尴尬结局的。陆家的隐私当年就不为外人所知,今人猜测的准确性更要大打折扣了。是唐琬不孕、不孝或过于缠绵而致丈夫丧志?事实上,原因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了一对男女的无限深情和万般无奈。而两人题在断壁上的诗词,为痴男怨女的凭吊和感怀提供了十分优雅清幽的场所。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据说,唐琬写完这首《钗头凤》后,不久就辞世了。愈发浓郁的悲剧气氛无比有力地击中了人们心底的那片柔软!
  这沈园原本是南宋越州沈氏的私家园林。园子的主人为讨好富贾名流,每年春季都将园子对外开放,游人可在此游乐、留宿、享受美食。遥想当年,陆游亦不过是沈园的游客罢了,开始是与唐琬一起来的,采了菊花,弄了菊枕,后来却是离异后沈园偶遇的无限怅然,陆游所有的爱意和伤心都留给沈园了。
  如今的沈园几成“陆园”。从入口处的“断云岩”、“诗境石”,到园中的“问梅槛”、“春水亭”,哪个不是出自陆游的诗句或源于他的足迹?
  经历800年沧桑,沈园被彻底地翻修遍了,留下的古物唯有几口古井而已。不过,到这里的人都宁愿相信这块断壁依然是当年陆游和唐琬题词的断壁,边上黄色腊梅的一缕缕清芳,亦曾被唐琬闻过。
  忧伤的陆游却是长寿的,活得牙齿都掉光了,他依然三番五次地重游沈园,每次都留下了情深意长的诗词。75岁时写《沈园》二首,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等妙句;81岁时犹有“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的无限忧伤;84岁时,也就是他离世前一年,依然不忘与沈园道个别,一句“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写给唐琬也写给自己。
  呵呵,沈园,陆游的爱情基地和创作基地!一代诗词大家对它至死不渝的钟爱,让沈园不朽了,而世间的爱情也因此有了万般无奈的千古样本。
  寻味而来
  绍兴蒸菜的氤氲之美
  乡和头蒸菜馆
  地址:仓桥直街110号
  电话:0575-85115977
  从仓桥直街到鲁迅路,有好几家餐馆都具绍兴特色,比如:屋里菜、旅行者餐厅、咸亨酒店、十碗头、乡和头蒸菜馆等等,菜肴各有千秋,现在只选乡和头蒸菜馆来说说事。
  乡和头,绍兴话的意思就是乡下头,也就是我们说的农家菜。迈进台门,瞧那些正在埋头苦吃的食客,人人坐在竹椅之上,挪个屁股也嘎吱嘎吱地响,一套蓑衣成了大堂最耀眼的装饰。心想这里还真够土气的!在一口绍兴农家的双眼灶台前点菜,进一步感受到了乡间的气息,只是菜色丰富得有点过分,应是到了地主家吧?灶台上有几锅色彩诱人、香气袭人的炖菜,有几盘腌的醉的乡土凉菜,还有几个蒸笼正热乎着别人点的佳肴。
  点过菜,我上了二楼,发觉这家餐馆是上洋下土。二楼根本没有竹椅,每张桌子都配着舒适的沙发,整体装饰也很时尚。再细看端来茶水的服务生穿着黑色右衽汉服,布纽扣是金黄色的;后来遇到厨师,穿得像五星级宾馆里的大厨,一身白,戴着快碰到楼板的白色高帽。这时我才觉悟,眼前的一切都经过精心设计,与十碗头这样彻头彻尾的私家土菜完全不同。每次进这样设计感很强的菜馆,我都高度紧张,要么好吃得一塌糊涂,让我想餐餐在此度过;要么一出门就发誓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哈,两道菜肴出场了!勒鲞蒸肉饼款款飘升的香气,让我想起童年的时光。勒鲞是一种咸鱼,与肉饼同蒸,既解了猪肉的腻,又让咸鱼得以翻身,属于家常菜中的精品之作。另一道菜叫芥菜头烧河鲜,芥菜头是江南人家都会腌制的酸菜,配上盎刺鱼、田螺、河虾、河蟹和黄蚬这五种河鲜,立马从下里巴人变成阳春白雪,那是鲜、香、嫩、滑的汇聚,是五种河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满腔豪气。   在乡和头,我彻底明白了蒸的好处,就是氤氲之中,营养都在自家锅里。6000多年前,华夏大地有人在饮血茹毛,有人在垒土烧烤时,越人就已经发明了以蒸汽为传热介质的蒸制法。至今,在绍兴的传统菜肴中,仍有一半以上的菜肴得益于蒸的烹调技法。正是依赖于蒸,才造就了绍兴菜的特色——原汁原味。顺便还要说一句,绍兴蒸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浙菜的摇篮。
  比起鲁菜、川菜来,绍兴菜少了煎炒烹炸,多了清蒸、干蒸、糟蒸、竹蒸、隔水蒸……都说江南软玉温香,绍兴蒸菜倒是暗合了江南水乡骨子里的温润。
  漫步和畅堂
  慢下来,人生如此美好
  漫步笔记:风则江廊桥、治水广场、塔山、秋瑾故居、慢下来、新青年书店、南方书店
  风情旅馆:伽蓝殿住人不住神
  寻味而来:在廊桥南岸品尝舒心的滋味
  漫步笔记:
  风则江廊桥、治水广场、塔山、秋瑾故居、慢下来、新青年书店、南方书店
  水网发达的地方必然多桥,绍兴的桥多到平均每平方公里31座,仅府城内就有桥梁229座,这是清光绪年间的统计数据。如果仅仅桥多,还不值得如此夸耀。绍兴老桥要么与名人结缘,要么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有创新意义,比如建宋嘉泰年间的八字桥被誉为“中国最古老的立交桥”。这就难怪到了绍兴,看桥也成了不可错过的旅行热点。
  时至今日,绍兴的古韵被现代建筑和时尚生活冲淡了许多,不过,绍兴人还是刻意保留了一些老街古桥,让古典的诗意留在原地,告诉后人这里曾经存在着一个堪与苏杭媲美的天堂。绍兴人也建新桥,而且新桥建得一点也不比旧桥逊色,比如位于古城南部的风则江廊桥。在我的印象中,廊桥大多小巧玲珑,风则江廊桥却以恢宏的气势令人刮目相看。这座长180米,宽33米的廊桥,中间青石板的桥面可以跑车(双向四车道),两侧木质桥面可以走人。桥侧有能遮风挡雨的厅廊,厅廊间有逛累了可以坐聊的休闲亭,整座廊桥素雅洁净又点缀着朱红的热烈,宛若轻盈的时光里浸透着深沉和沧桑。夜色降临时,鲜艳的灯笼亮起,这廊桥瞬即变成一道卧波的彩虹……绍兴的情侣是有福的,在如此迷人的廊桥上谈情说爱,即使语言很苍白,也会艳光四射,哪里还有感伤的廊桥遗梦?
  廊桥的一端连着绍兴最高学府——文理学院,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9年创立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曾出任山会师范学堂监督(校长);另一端连着繁花似锦的治水广场,治水广场是一个开放式的江滨公园,以纪念大禹治水的名义,让市民拥有一处能徜徉于绿树花海之间的休闲场所。我仔细看看,觉得这个广场有特别之处,不是因为治水纪念馆展示着自古至今的治水业绩,而是广场上立着古鉴湖西墟斗门遗柱(其主要功能为御潮、蓄水、泄洪),那是1675年前的文物啊!地面上还有巨幅东汉镜湖图,让遥远的历史风云一下子簇拥到了脚下,感觉很刺激!
  过了治水广场,苍翠的塔山近在跟前。山上有应天塔,传说越王勾践曾在此山上建“怪游台”以观天象,卜吉凶。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最早的天文台就诞生在这里。
  和畅堂这条路不仅连着青山绿水,而且连着琴声和书香。路上有很多家卖各种乐器的琴行,也兼办古筝培训班等等,我曾见过几个学生模样的青年人在正音琴行前集合,不知要去哪里练习或表演?音乐的魅力经常让我这个门外汉惊叹,感人的音乐总是比动人的文字更快捷地抵达人的灵魂深处。
  知道秋瑾故居就在附近,没料到真站在秋瑾故居前时竟浑然不觉,我发现以前的绍兴富人盖房子都很低调,门脸都是小小的,可一登堂入室,三进五进的院落就像五月花一样次第绽放。秋瑾家也一样,毫不起眼的乌瓦白墙老屋,一进一进地走着,就进了她家花团锦簇的后花园,翻墙出去就可以爬塔山了。
  秋瑾的祖父秋桐豫曾是东三省总督的师爷,家境不错,所以秋瑾才能从小读书习文,练拳舞剑,让长辈没想到的是她最后玩起了枪,玩起了命,成了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女革命家,并招来杀身之祸。
  参观这样的古迹,不免让人心情有点沉重。秋瑾浇灌过的桂花树年年还飘着香,她的书桌上依然摆放着她被捕之前看的书……可是,美丽的生命却在盛放的那一刻香消玉殒。
  怎么对待自己的生命,每个人都有一套生存逻辑。有人常去秋瑾故居隔壁新开的知足堂做足浴推拿;有人乐于到“慢下来”杂货铺里淘自己喜爱的东西,也有人只想去杂货铺隔壁的新青年书店读几本好书。
  “慢下来”杂货铺显然很受当地文艺青年的欢迎,满屋的各种风行亚洲的时尚设计作品(zakka风格制品)。木质的小柜,铁皮的罐子,藤编的篮子,陶瓷的杯子,布艺的袋子,质朴可爱,让人心生暖意。在店铺里有一块黑板,上面写着:“后来,我发现,你是留在我心里的一个倒影,轻轻浅浅,让我可以在某些时候想起。”这样的杂货铺既清新又清纯,可人得很!豪放是一种人生,温婉也是,我们无须厚此薄彼。
  从杂货铺出来,不经意间回了一下头,发现橱窗里还有一行字:“慢下来的不平凡,只因你来过。”泪腺发达的人旋即眼眶潮湿。
  新青年书店的掌柜一点也不煽情,更不想让读者流任何一滴泪,他倡导快乐阅读,让读者为买到打折的新书暗喜,为寻找到一本难觅的宝书高兴,为拥有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兴奋不已……新青年书店与“慢下来”杂货铺一样小,20平米左右吧,蓝色的基调,宽阔的落地玻璃大门,密密匝匝的书籍展列其间,大大突显了雅致感。
  和畅堂这条街很短,前后不足千米,钱王祠前是它的延伸。钱王祠早已不存,原址上已经建成越城区政府大厦,高墙环伺。高墙之外留下了一条安静的街道,入夜有几家酒吧暗地妖娆。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绍兴竟然有一家酒吧经营不下去了;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家酒吧变身为继续亏本经营的南方书店,并且这家书店的打烊时间也与酒吧同。在网络书店将实体书店打得落花流水的时代,是谁敢将一间没落的酒吧开发成绍兴文化的地标?
  我见到黄安华的时候,他正与一个朋友在南方书店里下围棋,全神贯注,运筹帷幄……要不是有人推介,我无法将他与版画家、雕塑家、南方书店老板等诸多名号联系起来。艺术家不修边幅往往是帅气或洋气,然而,黄安华不修边幅不仅没有将他内在的艺术气质勾勒出来,反而是隐藏起来。当然,隐藏也徒劳,他只要一开口说话,你就明白高人就在眼前,友人叫他黄大师,绝对不是调侃,而是崇敬。只要他在书店,你都可以找机会与他谈艺术、生命、旅行、自由、美食……有些他淡然说出的一句话,其蕴含的人生哲理,会让你咀嚼良久。   南方书店有很高的挑空,顶天立地的书架就是空间上的分隔墙,很有视觉震撼力。或许只有如此厚重的知识凝聚,才能让浮躁的人变得谦卑。在南方书店,咖啡、吧台、台灯、暖炉等等都只是点缀,而它的灵魂是那些别处难以寻觅到的人文书籍,是爱书如命的钱华店长,还有以传播文化为荣的黄安华。
  作为一家独立书店,南方书店的魅力在于,一个人的乌托邦情结,变成了许多人的乌托邦情结,并让这些不着边际的人有了偶遇、攀谈、相知的机会。所有爱书的人都相信:一座城市的不俗,必定来源于它的文化气息。
  风情旅馆:
  伽蓝殿住人不住神
  伽蓝殿青年旅舍
  地址:和畅堂路63号
  电话:0575-88326605
  塔山南麓有一排高高的枇杷树,叶大阴浓,每到春夏之交,累累金果犹如出墙的红杏,煞是好看。与枇杷树为邻的是伽蓝殿,它与烧香拜佛无关,与凡夫俗子的吃喝玩乐有关。伽蓝殿是一家汇聚了咖啡馆、餐馆和青年旅舍的幸福乐园。现已成为当地小资分子心目中的一块“圣地”,似乎不到这里喝一杯,吃一餐,就成了思想落伍的标志。至于睡一夜,就留给远方来的背包客吧!
  很难想象,伽蓝殿的前身是一个工厂仓库,两排青砖平房夹着一条巷道,这样的原始结构很考验设计师的创造力。在我看来,高明的建筑设计师都有一双魔手,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如此平俗的厂房,经他一点睛,立马就“换了人间”。
  原先看起来很寂寞很幽怨的巷道一分为三,一段有绿植纷披,一段有水景与玄关相连,最里头的一段成了独立的休闲庭院。这样的诗意变化延伸到左侧的餐厅(原为库房),坡顶上的大天窗白昼映衬着蓝天白云,夜晚则星月交辉,若遇上雨天更美,可以在二楼边品尝美食,边欣赏雨水漫过玻璃的抒情。二楼有一个木质平台,伸向塔山葱郁的林间,在平台上品茗或来一杯摩卡,恍若拥有了一座山的清幽与宁静。
  伽蓝殿的菜肴犹如它的建筑风格和装饰情调一样,除了没有欧美奢华元素,其他的都有,东南亚的酸,川菜的辣,粤菜的鲜,鲁菜的咸……再具体一点,有芝士焗紫薯,有剁椒鱼头,有糖年糕……我觉得叫它无厘头菜肴挺贴切,没有菜系的束缚,没有门派的隔离。每个人到这里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美味。
  伽蓝殿经营者的细心体贴,从建筑功能的分布上也能体现出来。中央玄关后面的庭院,靠近餐馆的地方有一处安静的书吧,与餐馆的热闹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主要是为住店客人准备的休闲、聊天、上网的地方。下榻青年旅舍,客房的设施好像不大重要,重要的是动静皆宜的环境,在这一点上,伽蓝殿无疑远远超出了背包客的期望。
  巷道口上的咖啡馆更像是为了那些约会先到者准备的,当捧着一杯飘香的咖啡等待时,丝丝缕缕的怨气不知不觉间就消融了,为相聚的欢乐抹好了亮丽的底色。
  舒服的感觉有时是因为自然环境的优美,有时是因为人为营造的诗意氛围,有时来自于一餐美味、一杯咖啡……伽蓝殿集大成于一身,不迷人都难!
  寻味而来:
  在廊桥南岸品尝舒心的滋味
  南岸咖啡馆
  地址:环城南路820号
  电话:0575-88377077
  在美景中饿肚子,是很煞风景的事儿。
  风则江廊桥很美,倘若没有了南岸咖啡馆,这样的美就要打折扣。
  初见南岸咖啡馆,觉得它像鲜花店,这是入口处的玻璃花房给人的错觉。大门一开,竟有空旷的舒适感。四五米长的原木长桌,那是一颗巨树的年轮做成的桌面,适合放着一杯咖啡,不喝,只是闻香,然后开始冥想……照片墙挂了几幅咖啡馆老板的摄影作品,每一幅都拍摄于全球背包客的心灵圣地青藏高原。
  南岸咖啡馆有几处独立的空间,让喜欢私聊的人不致于因为与陌生人相距太近而觉得知心的话儿如鲠在喉。我喜欢南岸的庭院,夜色中,有梦幻般的淡紫色灯光,仿佛来自遥远的苍穹。
  腊味合蒸端上来的时候,正是我想催菜的时刻,这时候进餐感觉最好。腊味合蒸本是湖南菜,可是到了绍兴,竟平添了江南水韵。一条新嫩的黄鱼横架南北,腊肉、腊肠、腊鸭分布东西,几片豆腐犹如暗流涌动,一簇碧绿的葱花洒向人间.这样的美味竟然是在一座廓桥旁的南岸咖啡馆里烹制出来的,更加令人啧啧惊奇。或许因为这道菜太突出的缘故,次日回忆时竟觉得自己没有吃别的菜。后来翻了笔记,才知道还吃了浓汤野生木耳,铁板鲈鱼等。
  通常,咖啡馆都只有披萨、意面之类的简餐,南岸咖啡馆的菜单看起来比正儿八经的餐厅菜单还要厚重。上面有总厨特色推荐:菲力牛排、台塑牛排等,而且有黑椒汁、番茄汁、红酒汁、蘑菇汁等可供选择。主食类的就有意面、日本拉面、印尼炒饭、葡国鸡炒饭等等,菜肴除了西餐,还有浙菜、川菜、粤菜……南岸咖啡馆空间够大,里面藏着好几位名牌厨师也是可能的。
  装修风格的时尚混搭,餐点上的兼收并蓄,将传统和浪漫的元素都变成了可以触摸的真实。在柔和的灯光下,充满户外阳光气息的爵士声线总在撩拨着青春或青春不再激情犹存的心弦。
  只要热爱生活的情愫犹存,谁不愿在廊桥南岸浅酌慢饮,唇齿留香?
  漫步安昌
  街河不老的好时光
  漫步笔记:街河、福禄桥、万安桥、如意桥、师爷馆、城隍庙、社戏
  经典故事:绍兴师爷传奇
  寻味而来:腊味、酒香与宝麟酒家
  漫步笔记:
  街河、福禄桥、万安桥、如意桥、师爷馆、城隍庙、社戏
  街河的水是老的,与大禹治水时的河流没什么分别,与明清时舟楫林立的河流没什么不同;安昌古镇也是老的,没有太多的粉饰,即使廊棚有点漏雨,即使河埠有些青苔,即使游客有点喧闹,古镇人依然过着闲适的小日子。
  街河由西向东流贯着小镇,河之南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两岸之间有古桥相连。街河上最著名的是福禄、万安、如意三座桥,古镇人嫁女儿时都要走全三桥。祈福的路虽然长了点,不过,比起人生的漫长来,三桥的距离还是很短很短的。
  说起来,古镇人大多都是见过世面的。他们祖上阔过,或者有权有势过,至今街河两岸还保留着10多位师爷故居便是明证。哪怕现在不阔了,可是富家子弟的那份淡定和对酒当歌的从容,依然沿袭下来,成了古镇的一种气质。有史可查:安昌曾是浙东航运线上的重要商埠码头,同时也是连接绍兴西北部、萧山东部乃至毗邻的上虞、杭州等方圆百余里之地的商品集散地。安昌这条临河的商业街开市于1489年,以棉、布、米为主要贸易品种,因其挟水运之利,仗物产之丰,繁荣局面一直保持到20世纪30年代。   经济上的衰败对一些地方来说是致命的,可能导致一蹶不振,比如茶马古道,比如丝绸之路。然而,对于安昌来说,却是浮华散去,云淡风清。那些纵横相连、阡陌交错的河道水巷依然轻灵地飘过乌篷船影,
  水气着衣时依然能闻到淡淡的酒香。每逢年节,古镇人还是快乐地舂年糕、灌腊肠、扯白糖、晒酱鸭、做米酒……
  岁月如水,古镇人最明白顺水推舟的道理。他们像驾驭乌篷船似地驾驭生活之舟,手脚并用,让本来很累的活儿变得悠闲惬意起来,变得祥和美丽起来。
  要不然,五百年的风雨沧桑,安昌怎么可能还保持着“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鲜丽色韵!
  如果不是旅游黄金周,安昌总是悠远、静谧的。街河的水盈盈的,只有在乌篷船划过时才会荡起涟漪,轻轻地拍击着厮守已久的石板路基和三五相间的河埠。那份平和与冷清恍若醇酽的诗意,很容易就在人们的心底生出根来,以致离开了安昌,也会时时想起与它互望时的那一份说不清的迷醉。
  安昌古镇有一座城隍殿,城隍殿对面有一座方形戏台,戏台挨着街河,常有社戏在这里上演。悲怆的唱腔、凄绝的琴声,经过街河的荡涤过滤,变得有点水灵,映在看客的泪光里。
  我来的时候,一场社戏正在上演,我将镜头对准了台上台下热切呼应的场景,那是我喜欢的有点恍惚有点悠远的古韵。
  戏迷大多老矣,他们听了几十年的戏,戏剧中跌宕起伏的恩怨情仇大多已耳熟能详,甚至自己也能哼上几段。然而,他们还是执意痴迷,就像那嗑不厌的瓜子、吃不腻的霉干菜。
  平日里烟雾缭绕、香火旺盛的城隍殿,已经空空如也。人都在殿外,竹椅子与乌毡帽的方阵将城隍殿和戏台连接起来,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通道给一步三回头的行人,不知是看戏还是看戏迷。
  戏台外围也热闹着呢,卖冰糖葫芦、棉花糖……还有两个女人背篓里装着孩子,很坚强地站着,听得无比痴迷。可怜的孩子如果尿急了,估计她们也未必听得见。想必孩子的尿尿声因了嘀笃板的节奏而无比欢欣。
  没等一场社戏唱完,我就走了。毕竟有些东西是专属于当地人的,无法让我分享。而旅行者能分享并带走的除了腊肠、黄酒,还有什么呢?古镇人对酒当歌的从容,街河上平和与冷清恍若醇酽的诗意能带走吗?要是能带走,就不虚此行了。
  经典故事:
  绍兴师爷传奇
  绍兴师爷博物馆
  地址:安昌古镇老街新安桥附近
  明清时期的师爷,用现代职业分类来看,类似于地方政府聘请的法律顾问、财政专员、秘书等专家型人才。以中国之大,为何只有绍兴盛产师爷,甚至多到“无绍不成衙”的地步?原因无非有四:一是这里读书人多,明清科举很低的录取率,让绍兴积累了不少落榜的知识分子;二是谋生的其他渠道少;三是绍兴出了不少有名的师爷,师爷的收入很高,示范作用大;四是出现了“师爷培训班”,有的专攻法律条文,有的专攻财务管理,有的专攻文书案牍……凡是官衙里当差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能都得学。
  绍兴师爷博物馆的前身是清末民初绍兴师爷娄心田的故居,叫“斯干堂”。此宅有两进院落,可是空间都颇为逼仄,可见娄家亦不是什么豪富之家。安昌古镇上有的是师爷故居,为什么独选娄心田故居作为师爷博物馆呢?我想这与他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中有抗日的光环有关。
  绍兴还有一个娄姓师爷,比娄心田的名气大很多。这个师爷名叫娄春藩,先后为李鸿章、王文韶、荣禄、袁世凯、杨士骧、端方、陈夔龙的师爷,一生备受礼遇,任李鸿章师爷时,凡折奏、刑钱、河工、盐务等要务,均非娄不办,足见其权位之高。
  绍兴师爷博物馆收藏了不少珍贵的展品,如师爷的工具书、书画作品、手稿、生活用具等等,许思湄编著的《秋水轩尺牍》是清代师爷的教科书,师爷姚润曾参与编纂《大清律例》……其中最能体现师爷职业道德的是一只旧书箱,据说,明清时代每个师爷都有这么一个装着回家盘缠的箱子,呵呵,他们随时准备着炒老板的鱿鱼?很难想象,在封建社会里,师爷还能自尊自强自由。如遇主官处事不公,经反复劝告依然无效,师爷可拂袖而去,另寻主官再就业。
  师爷的职业操守大致可归纳为12个字:立心要正,尽心,尽言,不合则去。这样的职业道德标准,即使到了今天也不过时。
  安昌古镇因为有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师爷群落,千年流淌的街河才像一条灵秀、清澈、深厚的文脉,让人寻访时有了探秘的快感。
  寻味而来:
  腊味、酒香与宝麟酒家
  宝麟酒家
  地址:安昌古镇老街
  电话:0575-85271630
  到安昌时正是腊月,那是古镇最迷人、最美味的时刻。街河如旧,腊肠、腊鱼和酱鸭常新。平时用来晾晒衣服的廊檐下、廊柱间,此时挂满了一串串红得发亮的腊肠、一条条被撑开风干的鳊鱼、被悬着长脖死也优雅的酱鸭,那是暗香飘浮、撩人肠胃的长廊。无论闲坐在乌篷船上,还是行走在石板路上,总要被这样的舌尖诱惑缠绕着。
  昔日的街市以棉、布、米唱主角,如今面河而开的排门老店基本上不卖这些了,不过依然做着老掉牙的营生:打铁、算命、弹花、煤球、箍桶等。当然还有一些人家缷一溜排门,摆一个柜台,卖着腊肠、酱鸭、黄酒或家常菜。
  沿着老街漫步,极有可能遇见一个“明星级”的人物,那就是宝麟酒家的掌柜。因为他坚持古装迎客而吸引了很多眼球,上了电视和报纸。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与一帮客人对酒当歌。果然是头戴乌毡帽、身着古长衫、脚穿圆布鞋、手拈几绺长须。而他的老婆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不时也出来招呼招呼客人。我点了莓干菜烧肉等菜肴,就坐下来听他神侃。三句之后知道他酒量不行,喝黄酒抿着嘴;六句之后知道他不是酒量不行,是怕老婆;九句之后知道他见过很多大人物,目前非常在乎别人尊重他……
  宝麟酒家也兼做外卖生意,主要是腊肠和黄酒。喜欢听宝麟谈怎么做腊肠,怎么酿黄酒,毕竟这才是他几十年的看家手艺。他说,腊肠的肠衣应选优质猪小肠,灌以猪后腿精瘦腿肉制成的肉糜;酿酒最好选腊月,封存几十年仍然醇香;黄酒酿造要经过浸米、蒸饭、摊饭、落缸、发酵……虽然我听得云里雾里,却知道这才是他最真实的生命体验。至于他是不是安昌古镇旅游业的一面旗帜,几人有兴趣去考证呢?
  漫步绍兴的贴心提示
  绍兴古城
  交通:1、航空:可以飞抵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机场有直达绍兴的直线大巴,每半小时一班,车程约1小时。非常方便快捷,强力推荐。 2、火车:绍兴西至杭州50分钟,东到宁波1小时40分钟。宁波始发的所有列车都经停绍兴站。3、从上海出发,上沪杭高速公路到杭州,再转杭甬高速公路到绍兴出口处下。
  住宿:绍兴住宿高中低档皆全,能满足不同旅行者的需求。建议自助旅行者下榻于和畅堂、鲁迅中路、仓桥直街或摩尔城一带,主要是交通便捷,离景点近,附近有风味餐饮。背包旅行者建议入住伽蓝殿青年旅舍,追求奢华享受的旅游者建议入住鲁迅故里的咸亨酒店。
  美食:绍兴菜以淡水鱼虾河鲜及家禽、豆类为烹调主料,注重香酥绵糯、原汤原汁、轻油忌辣、汁味浓重,而且常用鲜料配以腌腊食品同蒸同炖,配上绍兴黄酒,醇香甘甜,回味无穷。推荐菜馆:屋里菜、旅行者餐厅、咸亨酒店、十碗头、乡和头蒸菜馆。
  提醒:乘坐乌篷船时,上船和游程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随便站立起来或摇晃,这样会使船颠簸不稳,比较危险。在老街古桥游览时,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留意回纹窗格、老信箱、门板、打金店、照相馆、酒旗等富有老街特色的标志物。
  安昌古镇
  交通:安昌古镇距绍兴市30公里。绍兴汽车南站有到达安昌古镇的118路公交车,也可以在鲁迅中路等沿途站点搭乘。绍兴南站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0点,安昌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1点。此外,汽车北站也有频繁前往安昌的中巴车。
  住宿:安昌镇上有家庭旅馆,一晚40元~100元。若想住得舒适,还是推荐当晚返回绍兴住宿。
  美食:霉干菜烧肉、腊肠、腊鱼、酱鸭和黄酒。若肚子还有空间,可品尝一下裹粽子、扯白糖等当地小吃。

推荐访问:绍兴 走在 脉络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