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宗旨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秉承宗旨

  8月28日,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就关于举办《红岩春秋》杂志刊行百期座谈会的情况,向市委汪洋书记作了书面汇报,简要介绍了《红岩春秋》杂志创办17年刊行100期来,坚持“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重庆,面向全国,以严谨求实、通俗生动的叙史文风,为宣传以周恩来、董必武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光辉业绩,传播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所培育的红岩精神,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进一步把《红岩春秋》杂志办成“资政育人的主阵地”的工作思路。
  汪洋书记对党史工作高度重视,对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30日,他在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情况报告上,对办好《红岩春秋》杂志作出重要批示:“希望继续秉承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办刊宗旨,将《红岩春秋》塑造成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汪书记的重要批示,突出强调了《红岩春秋》的办刊宗旨――“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确定了《红岩春秋》的发展目标――“塑造重庆独特的文化品牌”。这是市委对本刊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职责,体现了市委对本刊的殷切希望!
  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我们惟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和质量,为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克尽厥职。
  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要从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的角度,继续把办刊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动员并组织室内相关力量,尤其是主要业务处室,积极参与办刊。同时对拟发稿件严把政治关、史实关。要始终牢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方针,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办刊。坚决做到不媚俗,不跟风。坚持主旋律,高唱正气歌,为社会提供富有资政育人作用的精神食粮;要始终把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作为刊物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历史资源,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让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和他们的优良传统作风代代相传,为新时期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要在提高“资政”水平上下功夫。自觉把党史宣传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相结合、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探索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规律相结合。加快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是当前重庆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我们要围绕这个中心,服务大局,在“打好库区牌,实现库区长治久安”、“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等方面有所作为。
  我们要在强化“育人”功能上做文章。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深入推进,重庆经济建设正在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新变化。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些新问题,必然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各种影响,增加了对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上的复杂性。特别是一些年轻干部,更需要党史知识的滋养、历史规律的掌握。我们要针对这一特点,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结合新的形势,运用重庆丰富的党史资源,不断探索党史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要运用革命先辈的坚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境界、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党史部门和党史刊物的独特作用。要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辉煌的建设和改革成就,加强大学生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办刊思路。要用开放的思维、开阔的视野,以及与时俱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找准本刊在市场经济中的立足点。要借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调整办刊机制,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以“弘扬红岩精神、培育人文精神”为主题,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读者为“评委”的办刊理念。要按照市委的要求,按照“三贴近”的原则,自觉地实现“三个转变”,即:纵向上,要把从主要研究和宣传历史上的“红岩精神”一直研究和宣传到今天对“红岩精神”的弘扬,也就是说要“纵向到底”,实现从以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为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历史为主的转变;横向上,要从主要的宣传政治斗争的历史,到在突出南方局史、红岩精神的基础上,全面反映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等所组成的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的转变,也就是说,要“横向到边”,把对红岩精神的研究和宣传覆盖到全社会;在运作方式上,要实现从自收自支、关门办刊,到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转变。
  我们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要以完善责任制为重点,建立起责权利明确的生产链和激励奖惩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切实增强内功。提高队伍素质,做到人尽其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刊技术装备,壮大办刊实力。
  总之,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继承创新,要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充分运用重庆的革命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做好这块光耀千秋的“金字招牌”,实现共创共赢的目标。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让老同志满意,让老百姓满意。

推荐访问:资政 更大 党的建设 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