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摘登:来信

  编者按:本刊从2007年第一期开始,连续刊出了四川作家刘小川所写的“品中国文人”系列文章,作者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顺序写出了品读司马迁、司马相如、嵇康、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煜、苏轼、柳永等多位中国历代文人大家的感受,细致品味了这些为人记取的大文人对中国文化乃至民族意识的贡献,和他们作为历史人物的功过。文章刊出以后,引起海内外许多读者的关注,其中也有很多作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热忱,对作者的创作过程以及相关的话题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他们纷纷致电编辑部或者是通过电子邮件表示了对这一题目的兴趣。在此,我们特选取部分读者和作家的来信刊出,以作为一种交流和互动。我们希望对此专栏有见解的读者继续给我们来信。
  
  “品”得理趣盎然  江曾培
  
  ××同志:
  您好!
  我近年已经很少阅读较长的文学作品了,《小说界》上的“品中国文人”系列,却吸引我一期期地看了下去。刘小川的这部作品,该属传记文学,却没有流水账式的铺展传主的一般生平事迹,而是聚焦于这些“文人”各自的精神世界,将他们的作品与经历熔铸一起,凸显这些“文人”各自的精神本质与灵魂历史。身受腐刑但坚决维护自由精神不被阉割的司马迁,善于开发自己而精神却被阉割的司马相如,把魏晋风度推向极致的嵇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中诗人”陶渊明,自由奔放而又及时行乐的李白,集苦难于一身皱着眉头生活的杜甫,一一跃然纸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将文史哲融于一体,视野广阔,知识丰富,以古瞻今,以今证古,不少材料随手拈来,涉笔成趣。在亦庄亦谐的叙述中,蕴藉着鲜明的理性评判,作品趣中含理,理中有趣,充溢着一种理趣,使读者在“品”味作者笔下的这些“中国文人”时,既感到好读,又觉得耐读。
  江曾培
  (作者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前任社长,总编辑)
  
  看好刘小川  曹正文
  
  读《小说界》,认识刘小川。因刘小川写活了一个苏东坡。
  吾平生最爱之古人:庄子、陶渊明、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唐伯虎、冯梦龙、张潮、张岱、李渔、袁枚。苏轼是我最爱交的朋友之一,此君是中国第一大文豪。为苏轼作传者很多,最出名的是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读来妙趣横生,但林氏笔下之东坡居士,有点西洋味。相比之下,刘小川写苏轼更接近于我理解的东坡居士。
  刘小川写苏轼,将其境遇与抱负、情感联系在一起。我读到苏轼晚年家无居室,倾一生积蓄欲为自己买几间屋。钱已付了,正待搬迁之际,见一老妇人啼哭,问之,始知其为所买房屋之主,其屋被不肖儿变卖。苏轼长叹,不购此屋,至此一代大文豪晚年仍居无定所。我不由热泪盈眶,为苏轼悲,亦为苏轼的人格伟大而自豪。
  去夏,作四川之行,过成都,访峨嵋山、乐山,又至眉山,此乃苏轼之故地,亦为刘小川之居所。刘小川为我在眉山挑选了一处古色古香的旅馆,虽不豪华,却很古雅。初见刘小川,其人个子不高,与我江南才子之风相异,畅谈知其才情不弱。当晚刘小川做东,在眉山共进晚餐,谈眉山风情,谈苏氏三杰,指点江山,不亦乐乎。
  后读《小说界》,见刘小川历史人物传记频频,评点二司马,细说李白与杜甫,文字之流畅,语言之清新,在字里行间领略到眉山才气,东坡遗韵。
  历史人物传记,不同于随心所欲或胡编乱造之戏说历史小说。历史人物传记,夹叙夹议,力求真实,不读万卷书,岂能写活古人。昔朱东润先生之笔下的历史传记,人物栩栩如生,发人深省。今刘小川兄笔下之文人雅士,妙笔生花,给人启迪。
  好的人物传记,作者一须掌握史料翔实,二要文笔清新传神。刘小川之成功,我以为他正具备两大优势。
  刘小川作历史人物传记,好戏刚刚开头,愿他才情勃发于字里行间,为《小说界》添彩增色,令读者欲罢不能,杂志广受欢迎。
  以此贺刘小川兄笔力雄健,来日更上层楼。
  (作者为上海《新民晚报》高级编辑、作家)
  
  文格即人格  李靖国
  
  “品”字,多义。刘小川的中国文人之“品”,似取“评价”、“衡量”、“品尝”之意。既为“品”,就非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而是从容放出眼光,绝不囿于前人成见。今年第一期“品”西汉两司马――司马迁与司马相如。在刘小川笔下,司马迁是以自己的雄文来影响后世的;而司马相如则靠歌功颂德、靠美女卓文君来给他撑台面。皇帝喜欢司马相如,讨厌司马迁,于是两人的命运判然有别。司马迁身体被阉割,而精神茁壮;司马相如日子过得挺好,精神却被阉割。这两个人身后,不是分别有一支长长的队伍么?刘小川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后面两期的四个人:嵇康,陶渊明,李白,杜甫,我在繁忙的教学之余还在慢慢品。不能轻易评价。
  刘小川的文章好看,耐读,一气贯通。我执教中文系四十年,教过、读过的文章无数,刘小川这样的文本不是罕见,而是独一无二。和其他朋友议论,也都有同感。
  读刘小川现代题材作品,感到他或隐身幕后,或站在高处,以犀利的眼光审视现实,沉着冷静是其基调。读他的“品文人”,富有个性色彩的文笔依旧,但沉稳冷静已凝炼成青冰似的利剑。他很睿智,但智慧中包孕着一团炽热的火焰。司马迁《报任安书》中那股充沛天地之间的正气,传导到刘小川的胸中,挥洒在他的笔下。笔者读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感到刘小川是继承和弘扬屈原和司马迁的浩然正气的,不惟文字神似,人格亦早就“心向往之”了!
  (作者为广东某大学教授)
  
  拓荒者之犁  刘川眉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系列,今年在《小说界》连载已是第六篇了。在刘小川满载激情和起伏跳跃的笔径的牵引下,我们走进一座熟悉而又陌生、历史而又当下的中国文入“大观园”,其中呈现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委实让我们做了一回大开眼界的“刘姥姥”。
  “品中国文人”,重在一个“品”字。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个性化色彩的字眼,除天生的正常感觉外,关键在于作者怎样调动自身独有的文化和生活内存,开辟什么样的路径,选择怎样的角度,进入人物及聚集于人物周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使其本真面目显现出来,从而摄取被我们称之为“精华”的东西。在这方面,刘小川给我们制作了一席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字盛宴。
  从司马迁、陶渊明到李白、杜甫,刘小川用他混合着哲学之思、文学之才和生活之智的奇特的“复活术”,让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大师们,一个个从尘封虫蛀的故纸堆中苏醒并站了起来。他们有别于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呆板的蜡像,有别于拙劣的作家或批评家们用史料加点评拼凑的档案人物,有别于当今一些文化商人泛滥于世的戏说形象。显现于刘小川笔下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鲜活的入,是灵光四射的个体生命,是披星戴月奔走于大地之上的行者,是人类诗性生活的卓越导师,是人类理想家园的忠实守望者,是历经人间大苦大难而又能超越苦难超越死亡的更高的精神存在。   (作者为四川某地区政协委员)
  
  一点感受  汪光大
  
  听说刘小川学历不高,仅仅高中毕业,但是好读书、善读书。他着意传统,又拥抱西方,于现当代西方哲学浸淫颇深,他为纪念海德格尔逝世三十周年而写的《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一文,以及“品中国文人”诸篇,已透露端倪。
  试设想,“品中国文人”之“品”,不会是传记,也不是作品赏析,更不是学术论文,却又兼而有之。品什么?品人!
  刘小川品中国文人,瞄准的是他们的人生遭遇、个性特征及各类作品,以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去探究历史背后隐蔽的意义。写古代文人的文章很多,读刘小川的文章,却有一种刚认识这些人的感觉。尤其是李白。他居然说李白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不谈爱情的人。伟大的诗人能这么写吗?
  传统这东西,常常混沌不清,我们习惯运用的理论武器又多是借来的、标签似的概念术语,用以品评丰富鲜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常常有欠准确,不得要领。“品中国文人”抛弃固化的思维和术语,运用新的思想和方法,以求获得一种源头性的领悟,力图还原人物本有的面目,让我们更逼近他,看清他生动的形象。
  我可以这么说:作者的努力卓有成效。
  每个人都有他的生命轨迹,都有他生命曲线的起落浮沉。描绘一个人的生命曲线是不难的,但要从故纸堆中,发掘文人的生活细节,描述文人的生命冲动,却是万般艰难。这里需要想象、还原、重现细节,揣摹人物的一颦一笑。我先是在网上读,后来买书买杂志,并推荐给朋友。刘小川是几本好小说的作者,又细心琢磨现象学的方法,长于细节的体验和刻画,品中国文人,生动而流畅,确实攻破了一个难题:让人物如在眼前。
  这一组系列文章,其实也包含着作者阅读考证的艰辛。文中大量穿插锋芒毕露的议论,考古问今的辨析,处处闪烁着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对现实人生的关怀;文中不时涌现的慷慨激烈的言辞、精辟深刻的警句,也显示出作者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火热情怀和深长忧思,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掩抑不住的生命冲动。读《品中国文人》,何尝不是品读这个名叫刘小川的作家呢?
  (作者为四川某中学教师)
  
  一封信  胡正清
  
  ××先生:
  《小说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情:发表“品中国文人”系列。我每篇都仔细看了,特别欣赏陶渊明、李白、司马迁。我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我认为,你们不光发掘了一系列优秀作品,还发掘了一位优秀作家。
  “中国文人”是座巨矿,已经开掘和正在开掘的人不少,可是很明显,刘小川的开掘最见成效。多少人在这座矿前迷失了自己啊,这个刘小川,却好像越干越深入,越干越起劲。
  从司马迁开始,一连串个性鲜活的文化巨人向我们走来了。从来没有人让我们如此靠近巨人。刘小川的目的不是在写文学史,但经他这么一路“品”下来,感觉有了一部“活动的文学史”。
  我平时爱读人物传。这次真是眼睛一亮:这种传记文本,没见过!刘小川的文字随意挥洒,叙述,描写,议论,评说,似随心所欲,又恰到好处;有些地方令我拍案叫案。陶渊明我读了三遍呢。
  “品中国文人”是一大工程,刘小川一个人干,不仅不吃力,还干得很欢畅。他有什么秘诀呢?我真是有点想不通。他的语言也好,有味道,耐读。
  感谢《小说界》!
  祝你们夏日愉快,多编好稿子。
  胡正清
  (作者为四川眉山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 魏心宏

推荐访问:摘登 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