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唇相讥 一种带刺的表达方式――反唇相讥

  诗人歌德到公园散步,不巧在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上,碰见一位对他抱有成见并把他的作品批得一文不值的批评家。狭路相逢,四目相对。批评家傲慢地说:“对一个傻瓜,我决不让路。”歌德面对辱骂,微微一笑道:“我正好和你相反。”说罢往路边一站。霎时,那位批评家的脸变得通红,进退不得。
  从这里我们看到,批评家的言行显然是失礼的粗野的。然而,诗人既没有气极败坏地以谩骂反击,也不想吃哑巴亏,而是接过对方的话头,以礼貌的方式,给以巧妙反击。既教训了对方,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体现了高雅风度,真是一举两得,令人叫绝。这就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回击形式――反唇相讥。
  这种对恶意的攻击所给予的反讥,从性质上说是“被迫自卫还击”,是“后发制人”,因此是正当的、必要的。从表达特点看,它是“接过石头打人”,简练而精巧,文雅且有力。这种反讥往往能抓住对方污辱性话题、机智地加以改造,运用具体丰富潜台词的话语,回敬给对方,达到“请君入瓮”的目的。显然,这是一种具有一定交际价值的以防卫为主旨的表达方式。其形式有:
  (一)点睛式就是针对对方的讥讽攻击之词,运用点睛之语,点明事物的本质、问题的要害,“拨乱反正”,使真相大白,将对方陷入不利境地。
  苏联首任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是一位贵族出身的外交家。在一次联大会上,英国工党一位外交官向他发难,说:“你是贵族出身,我家祖辈是矿工,我们两个究竟谁能代表工人阶级呢?”莫洛托夫面对挑衅,不慌不忙地说:“对的,不过,我们两个都当了叛徒。”对方被驳的无言以对。在这里,莫洛托夫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不与对方在现象上纠缠,而是抓住实质问题,指出了各自都背叛了原来的阶级这一要害,画龙点睛,一语中的,使对方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
  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生活简朴,不太讲究穿着。有一次有位注重衣着但不学无术的德国人,看到他衣袖肘部有一个破洞,就挖苦说:“在这衣服的破洞里我看到了你的博学。”罗蒙诺索夫毫不客气地说:“先生,从这里我却看到了另一个人的愚蠢。”对方借衣服破洞,小题大作贬低人,反映了他的无耻和恶劣的品格。罗蒙诺索夫则机敏地选择了与博学相对应的词语“愚蠢”,准确地回敬给对方,使嘲弄人者受到嘲弄。
  上述事例的共同特点是:反讥者并不纠缠对方的不良动机和不实之辞,而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托,着力选用精辟、准确、内涵丰富的词语,回击之。从字面上看这些词语轻描淡写,仔细琢磨却“话中有话”,隐含着事实的本质和真相,对方一旦领悟已是猝不及防,只能败北了。
  (二)作比式有些人常常用不雅事物作比,讥讽、贬低别人的人格。如遇这种情况,你不妨采用同样的思路,以作比对作比,给以反击。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后,赫胥黎竭力支持和宣传进化论,与宗教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教会诅咒他为“达尔文的斗犬”。在伦敦的一次辩论会上,宗教头目看到赫胥黎步入会场,便骂道:“当心,这只狗又来了!”赫胥黎轻蔑地答道:“是啊,盗贼最害怕嗅觉灵敏的猎犬。”有力地回击了对手。在这里,双方都“作比”,然而,赫胥黎巧妙地把两个作比物联系起来运用“盗贼怕猎犬”这一人所共知的常理,暗示宗教头目与他的现实关系,从而戳穿了宗教头目的丑恶本质和害怕真理的面目。
  
  俄罗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身材肥胖,面色较黑。一天他在郊外散步,遇到两位花花公子,其中一位大笑着嘲讽道:“你看,来了一朵乌云。”克雷洛夫答道:“怪不得青蛙开始叫了!”那两个无礼之徒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去。
  用作比方式反讥,往往是利用事物间的“相克”关系,或相连关系,附会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压倒对手,批驳对手的目的。若用得恰当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意味和反驳效果。
  (三)引入式当对方蓄意制造出一种使人难堪窘迫的局面时,最好的解脱方法莫过于把对方也引入这一局面之中,让其自食其果,作茧自缚。
  一天,英国戏剧家肖伯纳正坐在沙发上沉思,坐在他旁边的美国金融家对他说:“肖伯纳先生,如果您让我知道您正在思考什么的话,我愿意给您一美元。”“啊,我的思考一美元也不值,”肖伯纳说。“我所思考的正是你。”金融家想以一美元来耍笑肖伯纳,肖伯纳“接过”这廉价的一美元,设计了一个圈套,把它与金融家串联起来,使金融家成为被戏弄的对象。
  诗人海涅是犹太人,有一天,一位年轻学者对海涅说:“你知道在塔希提岛上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在那岛上,既没有犹太人,又没有驴子!”海涅听了,冷静地答道:“不过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要是我俩一起到塔希提岛上,那时情形将会怎样呢?”年轻学者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这也是一种引入,把双方都引入其中,就会形成相反的局面。总之,不管哪种方式的引入,都是要使自己从对方制造的窘境中脱身,而把对方置于其中,让其自食其果。
  (吴立敏摘自《演讲与口才》)

推荐访问:反唇相讥 表达方式 带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