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探析] 管理类联考 高校

  [摘 要]在高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心理契约,而心理契约的状况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论文首先对高校教师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概念作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其特点;然后分析了从心理契约的视角研究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笔者希望通过该论文的撰写为高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视野。
  [关键词]心理契约 管理类课程 教学改革
  一、引言
  心理契约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成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研究者使用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经济契约(体现在雇佣合同中)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它们构成了心理契约的内容。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Schein曾强调,虽然心理契约是未写明确的,但在组织当中却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目前,国内外对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员工与雇主之间的关系上,也有一部分学者开始把心理契约的研究内容扩展到服务业中的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上[2,3],但很少有涉及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实践表明,在高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同样存在着心理契约, 而心理契约的状况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在对高校教师与学生心理契约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从心理契约的视角研究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可行性的原因,并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二、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概念及特点
  (1)对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概念界定
  所谓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是指大学生与高校教师在相互关系中,除了制度规定的责任以外,彼此对对方的一种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期望和理解。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特点
  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心理契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敏感性
  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都是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群体,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非常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对于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非常敏感。特别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很强,对自身的期望是否受到重视、人格是否得到尊重、学习成果是否获得认可等都非常关注。这些特点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2.不对称性
  高校师生的心理契约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两方面的内容,而这两方面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主要表现在: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对于学生期望的形成和改变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二,由于在大学期间,学生的性格、价值取向等还没有完全稳定,仍处于形成和完善中,所以学生对于教师的期望会随着外界环境和自身情绪的变化而呈现出波动较为明显的状态。
  3.功能的两面性
  高校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虽然不具有刚性的外在约束效度,但其功能性极为明显。运行良好的心理契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地配合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另一方面,当学生感知到心理契约遭到破坏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感反应和后续行为,诸如迟到、早退、扰乱课堂秩序,甚至可能发展为无故旷课和正面对抗。
  三、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开展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因分析
  高校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作为衡量师生关系的重要标志,会对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可以从心理契约的视角来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以达到高校教学改革的目的。而能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开展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周期的缩短,任何人都不可能依靠大学所学的知识应对职业生涯和人生中的一切问题,一个没有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无论其大学课程考试成绩多么优秀,走出校门后都难免要被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所淘汰。因此,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必须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结合起来,尤其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帮助学生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要求的人才。而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培养起来的,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激励的过程,而师生之间运行良好的心理契约对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2.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看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日益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要求学生应该由学术型转变为应用型。社会需要高校教育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大学生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相应的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完成,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要求师生之间必须要有频繁、良好的互动。而师生之间运行良好的心理契约可以为上述互动提供基础和平台。
  3.从高校培养对象的特点看
  高校的培养对象——大学生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蔑视权威,学校刚性的规章制度对于他们的约束力非常有限,能对他们起到强大约束作用的是师生之间的信任以及那些心照不宣的约定,而这些正是师生之间心理契约的主要内容。此外,由于中国的大学生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不愿意或者不善于表达自己,所以心理契约常常是维护双方关系的纽带。
  4.从高校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来看
  高校管理类课程所具有的最突出特点有两个:1)实践性很强。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在运用管理知识时必须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而且必须亲临实际才能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解决好管理上的问题;2)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中。管理类课程作为融合了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各种专门的工程技术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知识而发展起来的综合学科,其理论知识体系会随着相关学科和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基于上述特点,高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目的,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观点和培养能力。而后两个目的的达成需要教学双方相互信任、通力配合,师生之间良好心理契约的建立恰好能为双方的信任与配合创立充分的条件。   四、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开展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中,学生的心理契约对于课程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在高校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又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管理学生的心理契约来达到管理类课程教学目的。具体措施包括:
  1.教师通过自律的敬业品格获得学生的信任,为学生心理契约的建立提供基础
  国内外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显示,企业的心理契约对于员工的心理契约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员工会根据企业对心理契约的履行状况来建立和调整自己心理契约的内容[5-8]。曹威麟等人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理契约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履行对于学生的心理契约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敬业品格维度对学生的心理契约影响尤为显著。因此,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以身作则的敬业品格和行为示范获得学生的信任,将对学生的期望有效传递给他们,为他们心理契约的建立提供基础。具体做法包括:1)遵守上课时间。每次上课都能提前10分钟到教室进行课前准备,课堂时间安排得当,能将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加以充分利用。2)遵守课堂纪律。作为教师,在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之前,必须先做到自己遵守,上课期间不接打电话、不随意进出,保证自己高度认真和投入。3)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当有学生提出问题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解答;为学生安排固定的答疑时间,尽量做到风雨无阻;对于学生们的作业,一定要做到认真细致地批改,并给予他们快速反馈;当有学生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向教师求助时,一定要热心及时地予以帮助。
  2.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满足他们心理契约的内容
  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可以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有效完成。通过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从而满足他们对于课程的教学期望。具体做法包括:1)将课程相关信息有效传递给学生。在开课之初,就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课程的学习价值、内容、结构、学习方法以及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等重要信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在现实教学中面对信息时代新的知识不断产生并且迅速传播的实际,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将有关的新成果、新进展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把学生引向科技和开拓创新的前沿。3)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方向的指引者[10]。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注意课堂上语言的使用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既严谨精练,也好不失风趣幽默,以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和想象的丰富。
  3.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积极频繁的互动了解学生期望的改变,以引导学生心理契约的发展
  由于学生的心理契约具有高度敏感性的特点,所以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候甚至周围环境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学生却主观认为其发生了变化,也会对心理契约的内容进行调整。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尽一切努力创造和学生沟通互动的机会,除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之外,可以通过与学生课后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聊天谈话、建立网上的课程论坛、参加学生举办的活动、吸引学生加入自己主持的科研项目等方式和学生建立密切的互动联系,了解他们期望的变化,并适时地加以引导,从而促使学生的心理契约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有些时候,教师可能因为一些不可控制的外界因素而没有很好地履行其对学生许下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将教师心理契约的违背归因于教师的随意、不负责任以及对契约的故意违反,那么随后的反应就将是消极的负面行为,诸如消极听讲、扰乱课堂秩序、迟到、早退,甚至可能发展为无故旷课和公开对抗;而如果将其归因于双方理解上的不一致或客观原因,随后的反应会缓和得多。因此,一旦当教师的承诺因客观原因无法履行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机会,向他们详细解释其中原因,以取得学生的理解和谅解,使学生不会单方面改变和调整心理契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Schein, H.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M]. Prentice-Hall, New Hersey, 1980
  [2] Eddleston K. A., Kidder D. L., & Litzky B. E. Who’s the Boss? Contending with Competing Expectations: From Customers and Management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2, 16(4): 85-95
  [3] 林阳.服务企业与顾客心理契约结构研究——一项基于银行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 13(1): 59-68
  [4] 胡卫红.心理契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思想教育研究,2010, 7: 38-41
  [5] Robinson S. L. Trust and Breach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 41: 574-599
  [6] Bal P. M., De Lange A. H., Jansen P. G.W., & Van Der Velde M. E.G.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job attitudes: A meta-analysis of age as a moderator [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8, 72(1): 143–158
  [7] Zagenczyk T. J., Gibney R., Few W. T., & Scott K. L.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2011, 32: 254-281
  [8] 沈伊默,袁登华.心理契约破坏感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1):155-162
  [9] 曹威麟, 杨光旭.高校教师履行心理契约责任对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8: 88-91
  [10] 石振保.创建高校和谐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88-89
  作者简介:尹洁林,女,1979年出生,汉族,安徽阜阳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

推荐访问:探析 契约 管理类 课程教学